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自然资源

永嘉:节约用地拓新局 提升发展新动能

  永嘉,楠溪江穿境而过,取“水长而美”之意而命县名,建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也是温州文化的起源地。素有“中国五金饰品之都”“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泵阀之乡”“中国纽扣之都”“中国玩具之都”的美称。

  近年来,永嘉县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作为发展的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通过“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不断引导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4.46亿元,同比增长8.6%;财政总收入56.3亿元,增长11.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293元和22190元,分别增长8.5%和9.5%。

聚焦高质量发展,盘活存量土地资源

  在永嘉县桥下镇小京岙村,一个占地约18亩的“消薄”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块18亩的土地已闲置多年。据桥下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90年代,温州市建设珊溪水库,该地块成为水库移民的一个安置区,土地征用为国有建设用地后,因种种原因,移民项目搁浅,于是成了闲置地块,其间曾被村里作为临时用地出租。如今,这块供而未用多年的土地用于建设标准厂房,招商产业主要为教玩具。届时,周边54个经济薄弱村将从该项目获益。据测算,每个村每年至少能获得7万元的分红收益。

  这是永嘉县深入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的一个缩影。永嘉出台并实施《“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属地管理,全面梳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项目清单,制定具体的清理处置方案,严格落实“一地一方案”和专人负责制;对涉及城市公共道路、公共设施、电力设施、文化教育、卫生、公益事业等公建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快办理手续;发改、规划、国土、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针对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处置工作提出简化办理流程的方案,密切配合,加强业务指导。

  与此同时,永嘉县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及任务落实到位。2016年至2018年,全县共消化4750亩,盘活存量1727亩,已供土地开工率达到了92.36%;2006年至2018年,总供地率达到了89.43%。

  为加快闲置土地处置“清零”,永嘉县逐项目逐地块研究闲置土地的处置路径和操作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处置方式,对症下药。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相关规定,对闲置土地实行核查销号制度,处置完毕一宗销号一宗。

  2017年至2018年,永嘉县共有77宗、2083亩土地被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列为疑似闲置土地。经全力攻坚,目前已经完成处置76宗,其余1宗司法查封土地正在加紧处置,预计今年8月底将处置到位。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是永嘉县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头戏。自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开展以来,全县每年均超额完成任务。2014年至今,全县累计完成再开发面积7714亩。其中,退二优二2924亩,收购储备296亩,提高容积率42亩,改变土地用途172亩,其他低效利用土地再开发4278亩。

  在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中,永嘉县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取得一批丰硕成果。瓯北街道清水埠城中村改造是永嘉县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大手笔”。

  据永嘉县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水埠地处瓯江、楠溪江两江交汇处,这一带原是永嘉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随着瓯北城市西移,逐渐成为典型的城中村区块。该片区总占地面积82.2万平方米,拆迁面积52万平方米,是目前温州市体量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如今,伴随着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启动,1200多亩土地,2400多户,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全部完成拆迁签约。新建商住项目依山沿江而建,楠溪江以北已矗立起十余幢高楼的住宅小区。据了解,根据规划,清水埠拆除后腾出建设用地约700亩,新建商住、写字楼面积约14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瓯江北岸的商住核心圈。几年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城将崛起,清水埠将重现昔日繁华。

  而位于珠岙村的时尚智造小微园,则是永嘉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精彩之作。

  珠岙村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步的同时,也进入违建高峰期,“脏乱差、低小散”成了珠岙村的代名词。2015年起,通过大拆大建,这里共拆除了12万平方米,换来了美丽的时尚智造小微园,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据瓯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占地88亩的时尚智造小微园,共有4幢厂房和1幢研发大楼,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现已入驻24家服装、制鞋等企业。园区内厂房整齐划一,食堂、职工宿舍、超市、活动室等生活配套齐全。

  时尚智造小微园的左边是占地61亩的流程装备产业园,园区建立在废弃矿地上,没有占用一分土地指标。

  据了解,近年来,永嘉针对工业用地资源稀缺的困境,创新用地模式,把小微园建设作为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撬动当地产业升级。2018年开工建设小微园288亩、竣工面积32.3万平方米,成功入驻优质企业88家。

  永嘉县还建立“标准地”制度,为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奠定基础。永嘉县制定的《“标准地”实施方案(试行)》,内容包括了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信用有奖惩等。比如,对如期履约、亩均税收高、示范效应好的企业,将给予奖励扶持,通过达产验收的亩均税收达到50、80万元以上的,分别按土地出让金的10%、20%给予奖励。未通过的、亩均税收未达到承诺指标的,还要缴纳差额部分作为违约金。

  今年3月,永嘉县首宗“标准地”成功出让,该宗地位于乌牛街道西湾村,总用地面积26249.6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0063.48平方米,浙江东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1038万元竞得该地块,将用于建设总部回归项目——东蒙智能科技研发中心。

  今后,永嘉县按“标准地”出让的工业用地,都会带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单位排放标准、亩均税收等多项控制性指标,并实行土地出让合同、投资管理合同的双合同履约管理机制,有机衔接“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落实共同责任,坚守耕地红线

  开犁垄上三分雨,一畦春水五月天;座上清茶待娇客,共赏收种好时节。今年5月30日,永嘉县茗岙乡举办了第四届茗岙梯田开犁节。此次开犁节表达百姓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寄托着百姓对土地深深的情感。

  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永嘉县扛起坚守耕地红线的责任,高标准推进耕地保护工作。2018年,全县完成旱改水面积共计1149亩、垦造耕地面积808.6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47072亩,全面实现了“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耕地占补平衡任务。

  多措并举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永嘉县明确耕地保护“一把手负总责”,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与22个乡镇(街道)分别签订年度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大工作目标考核力度,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列入对各乡镇(街道)及主要领导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责任追究。开展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将耕地保护工作列入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要点,督促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和耕地保护平衡制度。永嘉县将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落实到村、组和承包户,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签订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保护责任书,层层落实保护责任,明确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的地界(四至)、范围、地类、面积等内容。设立永久基本农田标志牌,全面建立保护监管和补偿的机制与制度,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一手抓保护,一手抓保障。永嘉县坚持有保有压,重点保障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等项目用地,提高了土地资源投放的精准度。2018年,全县工业建设项目使用新增建设用地42.12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65.95亩、民生类建设项目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8.66亩、保障型安居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1.82亩、其他用地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52.96亩。全面落实土地利用计划精准化管理要求,发挥了计划控制引导作用。

完善防控体系,严格自然资源执法

  全面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完善区、乡、村、组四级监察网络管理,确保各类违法行为能够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对违法用地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有力推进“无违建县”创建工作。据统计,2015年以来,永嘉县共拆除新建违建202宗、面积52536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21882平方米。

  永嘉县不断探索途径,将基层执法力量“拧成一股绳”。目前,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已纳入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平台,整合了基层执法力量,提升了执法效能,真正实现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2015年以来,永嘉县每年开展“亮剑行动”。2018年,共排查出1999年以后违法用地未依法处置5975宗、面积248万平方米,其中立案查处212宗、面积67044平方米;移送追究刑事责任3宗、面积53707平方米;拆除复耕1415宗、面积601593平方米;移交乡镇或县“三改一拆”办3550宗、面积1434215平方米;申请法院执行762宗、面积288516平方米;规范完善19宗、面积36072平方米。

  由于强力推进卫片执法工作,4年来,永嘉县卫片违法占用耕地比例均在5%以下,全县卫片执法各类数据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度违法用地113宗,2018年度违法用地降至100宗;2016年度初始违法用地面积为286.39亩、耕地面积97.81亩,2018年度违法用地面积降至198.43亩、耕地面积48.68亩,违法用地总量减幅达11.5%,耕地减幅达50.23%,管控效果明显。

  近日,浙江公布了新一批“无违建县(市、区)”和“基本无违建县(市、区)”名单,永嘉县榜上有名,成为全省第四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永嘉县按照“四边三化”工作要求,做好废弃矿山的治理工作。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沟通,督促乡镇(街道)、施工单位推进废弃矿山的治理进度。全县需治理的9处废弃矿山中,其中1处已完成交工验收,6处正在治理,2处将启动治理。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全县需完成1处绿色矿山建设,正在创建中。

改革破解难题,维护群众权益

  永嘉大力推进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这项改革推进到今天,措施越来越实,效果越来越好。截至目前,全县共办理不动产登记25743宗,抵押登记18287宗,注销登记20946宗,查解封登记4822宗,查档证明51986宗。

  为了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水平,夯实地籍管理基础,永嘉县积极开展城镇村庄数字地籍调查。县城镇村庄数字地籍测区为170平方公里,其中50平方公里已完成调查并通过验收,其余120余平方公里力争今年底验收完成。同时为了保持地籍调查成果的现时性,已着手制订城镇村庄数字地籍测区的数据更新调查方案,其中上塘城区约11平方公里的地籍数据更新外业调查已完成,力争年底验收完成。

  自不动产登记实施以来,永嘉县相继出台了《工业企业用地宗地分割登记暂行规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出让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为解决企业融资抵押物个数不足、规范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出让计收出让金行为等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保证了全县不动产登记平稳有效运行。

  农民建房是百姓一辈子的大事。2017年12月,永嘉县出台《永嘉县个人住房建设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率全市之先提出并启动个人住房建设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并在大若岩镇、岩头镇、桥下镇、黄田街道4个乡镇(街道)进行试点,群众反响良好。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已审批(备案)农民建房3914户,面积287424.4平方米。

  个人住房建设审批“最多跑一次”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办件透明化,将流程细分为“登记及前期服务”和“审批阶段”,同时通过全流程管理,实现审批环节透明清晰。二是办件标准化,避免因经办人员不同导致群众多跑、瞎跑,确保审查结果翔实有效。此外,进一步精简通用表格,推广一表申请、材料共享,方便办事群众。三是办件一体化。一窗受理,实现私件审批一个窗口出入件,同时提供快递送达服务,至少让群众少跑六趟;联合踏勘,国土、住建等部门联合上门踏勘,避免群众重复指界;并联审批,相较原部门间串联审批方式至少压缩16个工作日。

  开展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活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为永嘉转型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资源保障。


浙江日报 自然资源 00010 永嘉:节约用地拓新局 提升发展新动能 2019-08-15 浙江日报2019-08-1500010;浙江日报2019-08-1500009;浙江日报2019-08-1500015;10763380;浙江日报2019-08-1500011 2 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