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给明星海鲜“做手术”

运用新技术 繁育子梅鱼

  本报温州8月8日电 (记者 王艳琼) 8月8日早上7时,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洞头基地子梅鱼人工繁育车间里就已开始忙碌。蓝色的鱼苗培育水池模拟海洋环境,一群群小鱼正在畅游。人工饵料一撒下去,瞬间就被吃光。

  “生态养殖已过去30天,6000余尾鱼苗均健康长至5厘米。最长的一尾已长至6厘米。”该基地鱼类研究高级工程师邵鑫斌说,这就意味着该所已成功迈出子梅鱼人工养殖关键的第一步,这也是13年来该鱼类研究团队在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子梅鱼是温州市民餐桌上的明星海鲜,学名“棘头梅童鱼”,还是大黄鱼、鲈鱼和鮸鱼等大型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在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能量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人工捕捞影响,子梅鱼产量逐年骤减,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省渔业数据显示,2018年子梅鱼产量比2017年同期减少了18.25%。

  为了修复振兴浙江渔场,早在2003年,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就尝试人工养殖子梅鱼。“过去,我们习惯通过外观与手感挑选发育成熟的鱼体进行配对挤卵授精;现在,我们通过解剖方式,直接观察鱼体是否确实达到了繁育水准。”今年5月,团队四次出海寻觅野生子梅鱼。活体亲鱼一捞上来,研究人员立即在船上做起人工育苗“手术”,切开鱼肚,取出性腺,迅速开展人工授精并获得受精卵,工作效率提高了1倍。

  育苗阶段也非常关键。据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副所长周朝生介绍,这些受精卵被带回后,放在育苗池里悉心培育1个半月,鱼苗长至2至3厘米时,研究团队还配合人工饲料代替活饵,引导鱼苗逐步转换摄食习性以适应人工养殖,并且将育苗池水环境设计成鱼苗自然生存时的状态,以降低鱼苗的应激反应,提高鱼苗成活率。

  下一步,该所将进一步建立高效稳定的亲鱼保种和全人工繁育苗种技术,尝试用人工养殖代替捕捞野生子梅鱼,在服务增殖放流、恢复渔业资源的同时,也让生态养殖的子梅鱼尽快游上市民餐桌。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运用新技术 繁育子梅鱼 2019-08-09 10760495 2 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