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大山深处的寻“宝”人

——记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浙北地质矿产调查研究院负责人郑晓伟

  三伏天,湖州某处普查矿区的土坑小道间,碎石晒得发烫。山顶一台高耸的千米钻机正在施工,“轰隆隆”的声音回响山间,淹没了周遭的知了声。不远处,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的队旗飘扬,钻机旁垒放着刚从地下百米处取出的岩芯。

  “快看,这块岩芯的节理裂隙有清晰的矿脉。”手拿放大镜和岩芯,郑晓伟兴奋地向同伴招手。此时的他,汗水顺着脸颊“吧嗒吧嗒”落在地上。抹了一把汗,他拿出铅笔,在记录表上详细写下岩芯的颜色、结构、构造、矿化信息。这些被称作岩芯的圆柱形石块,是郑晓伟等地质人的宝贝。每天翻山越岭就是为了解开岩石的密码,他们已经在这片山上驻扎了两年多,目的只有一个:为国家找到矿藏。

  1981年出生于河北的郑晓伟,2004年从资源勘查专业毕业后,就成了一名地质队员。2006年进入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如今郑晓伟已成为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浙北地质矿产调查研究院的负责人。15年来,郑晓伟先后独立承担或主持了多个矿区的地质勘查项目,提交了一批矿产地,潜在经济价值超百亿元。

  每天清晨4时,郑晓伟就起床准备好工具,挎上军绿色地质包,带着柴刀、干粮和队员上山。深山无路,长满刺的灌木和人差不多高,只能用柴刀劈出一条路;地形多变,按照图纸上布设的线路往前走,有时却是悬崖峭壁。布设的线路到哪,人必须到哪,郑晓伟永远走在队友前面,为大家探出一条安全的路。

  石头会“说话”,关键线索就藏在岩芯中。为了不错过任何信息,郑晓伟一个点就要蹲一个多小时,等观察记录结束时,才发现腿麻得已没了知觉。

  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中午馒头就泉水。晚上就住在山脚下的简易棚里,当其他人都疲惫地睡去时,郑晓伟桌前的灯还亮着,他要整理白天的记录,并附上简易图。等完成这些,通常已是凌晨一二时。

  “他像老大哥一样保护我们,有危险,永远冲在最前面。”郑晓伟的徒弟张志强说,师父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一名干部的担当,激励着队里的年轻人更坚定地前行。

  谈工作时激情满满,但提起家里人,郑晓伟的声音一下子低了下来,话语里满是愧疚。妻子生产没能陪伴,儿子一岁就被送去托儿所。“回家抱抱儿子,吃上一口老婆包的饺子,是最幸福的时候。”郑晓伟看着手机里老婆和儿子的照片,嘴角上扬。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大山深处的寻“宝”人 2019-08-06 10689204 2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