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亲历

酱香离不开“海盐帮”

  海盐沈荡酿造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始创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泰兴酱园。当年,泰兴酱园就以酿造酱油为主。

  沈荡作为海盐第二大镇,地处平硖航道与盐嘉塘交叉点,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商业发达。“东市有木行,中市有钱庄,两头有酱园,东西还有两爿当,另有三十六爿稻米行”,民间的顺口溜记录着沈荡过往的繁荣。

  光绪年间,海宁硖石油坊老板孙职卿与杭州盐商周克公合股开办泰兴酱园,沈荡酱油自此开始了百年历程。庞卫华说,如今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海盐人在我国酱业历史发展中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追溯我国酱业历史,海盐师傅几乎独占鳌头。海盐很早就开始了制酱,清代乃至更早,在上海酱业界,真正左右一家酱园生产的,几乎都是海盐人。即使不是海盐人开办的酱园,他们的“作头师傅”也多为海盐人。

  江浙一带的酱业界,“海盐帮”更是举足轻重。2013年,沈荡酿造有限公司员工整理仓库时发现了一块长两尺余、宽尺余的“官酱园”字牌。这是1913年由两浙盐运使司颁发的“官方特许经营”招牌,“给盐字第二百六十九号开设海盐县沈荡镇诸公泰兴”的字样,清楚地记录了这块招牌的来历。招牌右侧,烫有官方火印,并标注了作保商人的姓名。目前所知,全省现存的“官酱园”招牌不超过三块。

  改革开放后,酱油生产行业开始制定国家标准,海盐籍师傅不但参与其中,还制定了主要技术参数。

  做酱和酱油是一种农产品加工技艺。沈荡酱油采用非转基因黄豆,经浸泡清洗、蒸煮、拌粉接种、竹匾制曲、落缸加盐、日晒夜露等九道工艺,发酵全程采用历经百年传下来的陶缸,时间长达一年以上。每年三伏天,酱缸表面温度最高可达60℃,翻酱师傅每天四点多起床,趁酱缸还没晒热兜底翻搅。

  由于这种民间传统技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科技内涵,已成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百年老字号的“泰兴酱园”沈荡酱油酿造技艺,于2010年列入第四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979年出生的庞卫华成为海盐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海盐不断加大宣传和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工业旅游,除了举办修缸补甏技艺展等活动外,还协助公司开发旅游产品。


浙江日报 亲历 00007 酱香离不开“海盐帮” 2019-08-06 10682945 2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