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最多跑一次” 改革看金华

一切为了群众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金华实践

  一切为了群众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金华实践

  杜羽丰 何贤君 沈 超 陈 戈

  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信念可以贯穿时空,直抵人心。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回首来路,更应对不断坚持改革的勇气肃然起敬。正因为改革,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始终有一个声音萦绕耳边: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群众!

  2016年末,浙江省面向全体浙江人民作出了“最多跑一次”的庄严承诺,开启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历程。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场勇气与毅力的比拼中,金华使命在肩、勇往直前。

  时光回到2001年,金华市磐安县在全国首创“365办事窗口”,成为以后县级行政服务中心的雏形,也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到2011年,金华市形成了以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服务体系。

  2016年12月以来,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按照“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的要求,金华市全面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开展了持之以恒的创新实践,涌现了“无证明城市”改革、企业开办“零见面”“警医邮”“标准地”改革等一批金华经验,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徐培秋,1963年出生于永康市溪口村。1983年,她被拐卖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夏道镇,从此与家里失去联系,其户口也在后来的人口普查中被注销。丈夫去世后,没有身份证、户口本、不能参加当地医保的她,辗转回到永康投靠亲属,并向永康市365行政服务中心求助。

  宿桂君和东阳籍丈夫定居在内蒙古通辽市。她是下岗工人,丈夫因病无法工作,一家人生活艰难。前不久,她得知可以申请低保,但需要提供丈夫在东阳的车辆、房产、土地、社保等相关证明材料。路途遥远,她尝试给东阳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发了一条求助信息。

  福建、内蒙古,一南一北,结局都令人欣慰。

  徐培秋没跑一次福建、没开一张证明,永康警察辗转两地解决了她的户口问题;东阳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帮宿桂君办好4份证明材料,给她邮寄了过去。

  这两个发生在金华“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动人故事,正是对“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群众”的生动诠释。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既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政府治理创新的根本遵循。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在这场改革中,金华以改革急先锋和先行者的姿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制度创新,以事项梳理、流程再造、数据共享、部门协同为抓手,跑出“最多跑一次”加速度,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八婺大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与徐培秋、宿桂君一样,越来越多的群众,正切身感受着这次变革带来的巨大便利。


浙江日报 “最多跑一次” 改革看金华 00013 一切为了群众 2019-07-30 浙江日报2019-07-3000009;浙江日报2019-07-3000010;浙江日报2019-07-3000011 2 2019年07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