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最多跑一次”改革看金华

创新推进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金华市人力社保局:全速向“领跑者”冲刺

  创新推进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金华市人力社保局:全速向“领跑者”冲刺

  傅颖杰 郎 静

  6月25日,全省人力社保系统召开“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信息化工作推进会,确定金华为全省系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领跑者”综合试点。7月23日,综合试点启动仪式在金华举行,标志着金华人力社保部门全速向“领跑者”冲刺。

  今年以来,金华市人力社保局紧扣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促进和谐三条主线,突出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三个重点,全市人力社保工作多点开花、亮点纷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退休、工伤“一件事”办理;深入开展对口地区就业扶贫工作,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项目在全国参展推广;深入推进“智选金华”大学生集聚工程,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共建现代化都市区;深入推进人才评审办法改革,企业一线操作工可评工程师,甚至农民也能评职称,激发创新活力。

  退休工伤办理“零次跑”

  用心办好群众“一件事”

  聚焦群众最关切的退休、工伤等业务领域,以“一件事”关联办理“零次跑”为导向,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退休“一件事”首创“零跑直享”模式,在全市建立“退休联办平台”,采取部门协调、信息共享、流程优化、提前服务、主动办理等措施,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实现到龄退休人员“一次不用跑”,直接享受养老、医保、公积金、社会化管理服务等退休待遇。

  “坐在家里就能办退休,真的太方便了!”市民黄女士是首批体验市人力社保局“零跑直享”服务的退休人员之一,特意向工作人员打来感谢电话。据悉,该局提前6个月将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信息逐月发送至“退休联办平台”,各关联部门合力对拟退休人员各项退休待遇进行预“算账”,生成“信息确认表”,提前1个月邮寄给参保人员或所在单位进行确认。参保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当月,市人力社保局将主动为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并将相关信息发送至关联部门,退休人员一次都不用跑,即可第一时间享受到养老金及退休后的社会管理服务。自5月启动以来,已有6505名退休人员享受到退休“零跑直享”。

  工伤“一件事”建立“智联快办”机制,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三件事归集成“一件事”,工伤经办全流程时间缩短3倍以上。用人单位或职工只需在受伤时完成工伤网上申报即可全流程办理,也可在工伤协议医院同步申请,书面材料直接交医院代转或邮寄,无需再跑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相关机构多次申请,工伤待遇与医院直接结算,伤残待遇免申请直发职工社保账户,既方便职工更减轻企业垫资压力。目前,该市已有80余人免申请直接享受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退休、工伤“一件事”一经推出,就得到居民的积极点赞。退休“一件事”做法被“领跑者”专刊采用;工伤“一件事”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在金华召开,全省“工伤保险走进就业扶贫基地”活动在金华启动。

  技术岗位支持“零缝隙”

  对口扶贫驶上“快速路”

  4月,人社部公布了全国60个专家服务脱贫攻坚工作项目,我省共两个项目入选,金华对口支援温宿县特色及优势农业产业提升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示范推广的高标准莲藕、双季茭白新品种已达到亩均产量2000公斤以上,亩产值达到1.5万元以上。”作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茭白岗位专家,张尚法过去3年去新疆温宿已不下6趟。据悉,金华在当地打造了南疆最大的水生蔬菜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和品种最全的水生蔬菜配送基地,产业发展推动解决了温宿县库托河流域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3000人,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7月底,金华市对口支援专家团一行10余人还赴温宿开展现场考察、技术培训,以及优质稻米新品种、高档食用菌和蔬菜工厂化育秧技术等项目的示范推广工作。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00后”小伙子贾龙在抵达金华的第五天,就较为熟练地掌握了锂电车间一道工序的技能。“按照这样的进度,我这个月至少可以拿到5000元的工资。”贾龙脸上绽放着笑容。这是金华市人力社保局开展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的一个缩影。根据帮扶地区的产业特点、实际发展需求,金华结合该市电商产业发达等特点,大力推行“就业扶贫十法”,为对口扶贫地区开展专场招聘、开发爱心岗位、组织特色培训等。截至目前,金华已吸纳建档立卡人员17831人,其中对口四省7156人,数量居全省前列。今年,金华将在四川等对口省份建立100个以上扶贫劳务基地。

  凭借在东西部扶贫工作中取得的积极成效,金华“就业扶贫十法”项目作为参展项目在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亮相,而金华也是全省唯一独立参展就业扶贫展示项目的地市。共同入选此次展示活动的还有金华“青创讲堂”项目。该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由上市公司高管、各商会会长等人成立的“青创导师联盟”已在各大高校及孵化基地成功“授课”280场,惠及23600人次。

  人才产业对接“零距离”

  撬动金华发展“大杠杆”

  人才是发展的最宝贵资源,2018年金华共引进大学生人才5.66万人,增幅居全省第二。为促进大学生高质量稳定就业,金华实施“智选金华”大学生集聚工程。聚焦在金高校毕业生,创新举办在金高校大学生“金华产业游”活动,围绕该市八大重点细分行业精心设置六条“游览”线路,将大学生直接送到生产一线和产业前沿,实现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对接,每年将覆盖大学生1万人以上。同时,聚焦在外求学金华籍大学生,利用每年暑假举办“金华学子家乡行”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家乡人才政策和产业发展情况,并从中聘请300余名金华籍学子担任首批“智选金华”宣传大使,为家乡发展凝聚更多青春朝气。

  为化解企业高端人才引进难问题,金华市人力社保局主动充当“红娘”,在全省率先举办地级市博士企业对接会,组织全市高校院所的百余名博士与70余家企业面对面“相亲”,当场促成23名青年博士与企业合作,实现对接效率和成功率的双提升。依托金华博士联谊会等平台,发挥金华籍人才较多优势,为家乡发展引进项目人才。举办“专技服务进企业百千万”活动,组织专家人才走进企业车间、走到田间地头,已为基层解决技术难题100余个。

  与此同时,大胆探索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在全省实现两个“率先”。一是率先推出企业高技能人才“直评工程师”制度,突破学历资历限制,突出业绩贡献,采取“面对面现场考评”方式,畅通企业草根人才职称晋升通道,为企业培育实用型技术人才队伍、增强技术创新实力提供支持。今年该局更是直接将考场搬进了企业生产车间,报名人数较去年增长近5倍。二是率先试点职业农民中级职称评审,向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有突出能力及贡献的技术人员、返乡创业大学生、农创客等新型职业农民授予“官方认证”,激发人才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热情,助力乡村振兴。


浙江日报 “最多跑一次”改革看金华 00017 金华市人力社保局:全速向“领跑者”冲刺 2019-07-30 浙江日报2019-07-3000005;浙江日报2019-07-3000008;浙江日报2019-07-3000007 2 2019年07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