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钱塘江文化“北京周”举行

《钱塘江交响》京城首演

  本报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李凌婧) 光束下,绕梁之音渐起。7月23日晚,在钱塘江文化“北京周”期间,伴着一曲交响音画《钱江潮》,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大型交响乐《钱塘江交响》在国家大剧院举行首演。据悉,这是首部以交响乐形式表达钱塘江文化的作品。

  “《钱塘江交响》是为展示钱塘江文化独特魅力而精心创作的文化精品项目。”总策划关峡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这台演出,展现钱塘江流域文化精神风貌和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弄潮儿精神。”

  105分钟的演奏,共分为《钱江潮》《美丽乡村》《钱塘随笔》《白马》《印》《乡愁》《之江梦》等7个篇章。作品从不同角度,艺术再现了钱塘江流域特有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和时代风貌,以及新中国成立70年来钱塘江两岸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

  开篇曲目《钱江潮》,既描绘出钱江潮这一世界独特景观,又歌颂了弄潮儿踏着时代浪花追求梦想的精神。

  从《白马》起,交响乐开启下半场篇章。4位年轻作曲家,分别聚焦个性化元素,从不同角度展现钱塘江文化以及两岸人民不服输的坚韧精神。

  协奏曲《白马》,讲述着“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的故事。一曲《印》,生动描绘着西泠印社的印章在三千年来代表的文化精神。在《乡愁》中,勾起背井离乡、闯出一番天地的钱塘人的乡愁。最后一曲《之江梦》作为点睛之笔,表达了之江两岸英雄层立的气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据悉,近年来,杭州市江干区大力推进钱塘江文化建设,先后推出了歌曲《潮头颂》《城市阳台》,辞赋《钱潮赋》,音画组歌《钱塘词画》,实景雅集《梦寻皋亭》,话剧《春潮》等,提升了钱塘江文化的影响力和魅力,也推动钱塘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江干区已连续3年举办钱塘江文化节,成为钱塘江流域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之一。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钱塘江交响》京城首演 2019-07-24 10649540 2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