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
陈雯 孙伟 编辑 周宇晗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的一体化,因此,要打破沪苏浙皖的行政边界局限,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形成发展合力。
长三角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
陈 雯 孙 伟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的一体化,各地区发挥所长、塑造特色,形成多元化分工协作,是差异化和一体化的基础,是高效率一体化的关键,是可持续一体化的前提。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可以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高效率高密度增长又需要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突破极限将会使区域发展条件恶化。为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宜打破沪苏浙皖的行政边界局限,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圈定重要的点、轴、带、圈,促进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与保护,促进产业创新的合理分工与融合。
上海是最重要的服务中心,未来要增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创等“五大中心”功能和服务辐射能级,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更好地发挥其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引领长三角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增长极。为此,上海需要加快金融市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开放,推动全球功能性机构高度集聚,形成全球城市金融体系、贸易投资网络、航运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全面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使上海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积极塑造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中心,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使上海成为传统与现代、人本与科技、精英与大众、全球与地域等各种形态的文化交融地。
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是长三角发展密度、高度、强度均最大的城市连绵地带,应该是长三角最重要、最显著的创新服务中枢走廊和改革开放的先锋地区。沪宁杭合甬沿线地区应进一步串联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创新型城市,打造沪宁合杭甬大“Z”字型创新服务中枢走廊。依托中心城市沿线集聚的优势,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质量和集成商功能,提高对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融合创新、生产和市场的集成功能。作为长三角集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核心承载区域,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沿江沿海沿湾先进制造业提升区,要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和综合交通走廊功能,发挥制造业基础好、后备空间相对充裕的优势,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打造若干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推动长三角成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及实业基地。沿长江地区,重点推进长江岸线有序利用和江海联运港口功能优化布局,推进临港制造集群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东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高地,增强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沿海地区,积极培育临港制造、海洋高新技术等产业,合理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打造长三角东部海洋经济发展带,辐射带动苏皖北部、浙江西南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沿湾地区,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聚焦智能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等核心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限制污染重、消耗大的产业发展,提升与沿江沿海地区产业的分工协作水平。
山水林田湖生态经济先行区,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发挥自然和人文景观优势,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宁杭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南和浙西南山地以及太湖、巢湖、洪泽湖等湖荡区域,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绿色健康等特色产业,探索以生态产品供给为主体促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积累财富、共同富裕的生态经济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一片永续绿色开敞空间,建成我国生态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
培育提升长三角都市圈,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要发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以此促进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文化事业、产业科技等的共同繁荣,达到产业创新合理分工与融合。
为充分发挥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应当以高点带动高原崛起,按照分工合作、全面对接、共建共享的思路,率先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促进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网络共享、民生福祉同步提升、文化事业共同繁荣,打造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上海都市圈。发挥上海辐射带动作用,重点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培育形成多级多类发展轴线,推动近沪地区及周边都市圈同城化协同发展,积极完善区域功能网络,加强基础设施统筹,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形成多维度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上海非中心功能优先向都市圈内城市疏解,统筹制造业分工与空间布局。加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科学研究成果在都市圈内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优质生活都市圈,推动市域铁路向周边城市延伸,释放上海在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扩大公共服务的辐射半径。
南京都市圈。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溯流而上的深水航道条件,推动江苏沿江与皖江地区联动发展,提升南京都市圈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承东启西、承南继北的枢纽作用。发挥南京创新及商业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学研合作,引领都市圈制造业有序转移与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率先推动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打造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的新增长极,推动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促进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门户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
杭州都市圈。依托杭州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推动都市圈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战略,共同培育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技术、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联手打造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共同推进杭州都市圈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国家先导性产业基地。共同保护苏浙皖交界处的黄山-天目山生态屏障,发挥生态、文化、科教等综合优势,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地。
合肥都市圈。充分发挥南临长江、北跨宁西铁路,联系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门户的区位优势,着力提升合肥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大湖名城建设。充分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带动效应,推动与淮南、六安、滁州、桐城、定远区域合作共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与南京都市圈的无缝对接,努力建设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都市圈和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作者分别为中科院南京地理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