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

泰顺-鹿城山海协作12年掠影

浙南山拥海 共建“大花园”

  泰顺-鹿城山海协作12年掠影

  浙南山拥海 共建“大花园”

  王艳琼

  作为温州山海协作的样板工程,它正在谱就山呼海应、携手共赢的新旋律。

  作为浙江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主阵地、浙江全域“大花园”建设的主战场,它正在以排头兵姿态描绘出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两山”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它正在奋笔疾书属于未来中国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这就是泰顺,因为山海协作实现美丽蝶变。且让我们聆听山海之间的铿锵呼应——

专班攻坚 深情厚谊续写“一家亲”

  炎炎夏日,泰顺-鹿城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核心区项目——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正抓紧施工。作为泰顺县山海协作工作专班人员,梅富华早上6点就到现场监督工程进度,顶着烈日时刻提醒建设单位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伴随着山海协作工程的不断加速,泰顺-鹿城两地马力全开。自开展山海协作起,两地就高规格建立了“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工作专班,组建“专兼挂”队伍,并成立了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和六个专项工作组。两地38名骨干干部、9名“五团百狮”干部,斗志昂扬地加入到专班队伍中来。

  谋求两地协作发展,精兵强将派往项目一线。鹿城首批4名山海协作挂职干部将办公桌“搬进”大山:副县级干部到泰顺县挂职副县长,兼任产业园主任,第一时间开始起草两地协作建设规划;3名科级干部分别到泰顺发改、旅游、招商三个重要岗位任职,为当地发展提供智力人才支持,传送“鹿城经验”,铆足了劲促成山海协作项目尽快落地。

  互派干部激发起两地协作新活力。双方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开展交流互访,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协作重点攻难点,齐心协力推动山海协作再升级。双方在园区共建、互利共赢、产业协作、联合招商、人才交流等方面达成了一致共识,进一步细化山海协作建设方案,力争在泰顺打造出全省更优质的生态旅游示范园区。

  “成立专班推进山海协作,工作进度还要月月有通报,一刻不敢耽搁。”山海协作主要负责人每天都在为项目建设奔走。为保障项目提速增效,两地山海协作工作被列入泰顺“30项任务看落实”专项督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到现场盯项目、看进度,并且对项目存在的问题难点“一周一协调”,对整个进度挂牌“三色预警”。

  除了紧盯项目进度,双方协作帮助施工单位攻克政策、技术等难题。结合“最多跑一次”和“三服务”工作,特地建立起山海协作审批服务“直通车”,优化再造项目审批流程,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和捆绑审批、承诺备案制等措施,全面缩短环评编制和审批时限,为山海协作项目提供“全程式”“保姆式”服务。

  “现在,我再也不担心项目进度问题了。”山海协作工程投资方、亿联投资控股副总经理钱旭升感受颇深。在全县干部及专班的通力协作下,项目建设的“泰顺速度”不断刷新。作为浙江“大花园”十大标志性项目——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连续奋战25天完成政策处理及土地流转攻坚任务,环评审批和林地审核意见分别比原计划提前13天和1个月。

项目引爆 三大平台共话“山海经”

  “注册在泰顺,办公在鹿城,我们的产业发展更加便利。”谈起山海工程,不少回归泰商连连点赞。7月4日,位于温州市区七都岛的泰顺总部科创园项目开工。作为温州市首个山海协作工程“飞地”,该平台集办公、研发、展销、人才培养、文化创意等于一体,不仅为鹿城引入山城产业资源,还为泰顺带来项目回归优势。

  依托鹿城区位优势和广阔市场,泰顺生态资源和后发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目前,两地以项目为引领,已构建山海协作产业园核心区的产业平台、泰顺农特产品直销中心的消薄平台、七都总部飞地园区的飞地平台,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温州样板”。

  作为“三大平台”重点项目,泰顺-鹿城山海协作产业园围绕两地旅游业展开,成为泰顺对接温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全域“大花园”、温州“后花园”的点睛之笔。两地率先签订山海协作产业园共建协议,按照“一园多点”开发模式,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产业园以廊桥和氡泉为主题,全域化谋划布局基础设施、旅游项目,全力打造成为集旅游集散交通服务、泰顺特色文化展示、购物游憩休闲、特色民宿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浙南山区旅游服务窗口、生态旅游示范园区及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产业园专职副主任叶艳娟介绍。

  不仅要吸引游客来到泰顺,还要吸引泰商回到泰顺。当下,两地先行先试谋创新,积极探索“飞地总部”园区建设,创新“飞地消薄”双平台。“飞地总部”园区选址处于“温商之家”规划区域内,一期规划用地约13.2亩。泰顺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投资该项目,村级投资总额达到9172.2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让村级组织至少获利734万元。

  “飞”出泰顺,“飞”出浙江。今年,两地还在着力打造“泰顺-重庆总部科创园”合作共建项目。项目由亿联总部回归、泰顺驻重庆人才工作站、泰顺驻重庆招商联络处、消薄增收项目合作等4部分组成,走出了跨省飞地消薄、飞地引才的创新之路。泰顺70个重点帮扶村集体抱团入股,预计每年可实现盈利400万元以上。

  “以往是肩挑散卖难进城,现在统一销售不愁卖。”在鹿城天雷巷农贸市场,负责泰顺农特产品销售的叶光乾由衷感慨。助农增收,也是两地“山海协作”的成果,泰顺180种特色农产品依托这个平台卖进城,49家供货合作社轻松鼓腰包。

  落实山海协作富民惠民行动,鹿城向泰顺无偿提供天雷巷农贸市场场地,建设泰顺农特产品直销中心平台。泰顺1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以每村5万元的现金抱团入股,通过“农业+互联网+市场”深度融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山海协作项目升级为乡村振兴拓宽路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泰顺-鹿城先后已实施山海协作项目23个,先后为20多个村捐赠帮扶资金488万元。

多元协作

优势互补铺就“融合路”

  资源互通,优势共享,如今泰顺-鹿城山“呼”海“应”,达到了全方位的融合。

  “走走泰顺,一切都顺,这样的宣传入脑入心,朗朗上口,真不错!”今年5月,来自鹿城的潘阿姨趁着“旅游惠民”活动,带着家人到泰顺游玩。鹿城与泰顺两地常年“结亲”,让更多游客认识泰顺、了解泰顺,为浙南“大花园”带去人气和财气。泰顺廊桥、氡泉等标志性旅游产品的集中宣传推介,加强了泰顺与鹿城工会、旅行社等单位的对接;有氧养生、山水古韵、畲乡风情等多条旅游精品协作线路的推出,让城市客人享受到了定制服务。

  合作多点开花,丰富协作内涵,泰顺-鹿城山海工程还牵出了一件件民生期待。在泰顺“百企结百村暨深化三百工程”专项行动中,鹿城与泰顺在来料加工、特色种养业、农村饮用水、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环境整治、村庄亮化等项目上不断落实帮扶资金。融合两地帮扶力量,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目前鹿城南郊街道,鹿城慈善总会、企业家协会等街道单位先后到泰顺乡镇开展活动。据统计,鹿城区累计落实结对帮扶资金达1956万元。

  点滴爱心,聚沙成塔。在教育领域,鹿城区组织妇联、教育等单位到泰顺开展为期14天的“守望希望 一路向阳”助学关爱行动,帮扶结对泰顺岭北社区留守儿童31名。与此同时,鹿城名师专家团每月送教下乡,开展名师结对。引入鹿城知名校长到泰顺办学兴教,投资约5亿元建设明德学校,预计2020年9月开始招生。

  “我们在泰顺,和鹿城的小朋友同上一堂课,感觉好有趣!”罗阳镇洲岭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在参加完“同步课堂”后,笑着和其他班同学分享。今年5月,鹿城区教育局率全省之先开出“互联网+义务教育”5G同步课堂,立马联动泰顺开课,让城区优质学校的教师课程“飞”入泰顺学堂。

  如何更好地为民谋福祉?泰顺和鹿城还启动山海协作医院托管合作,由温州市中医院派驻专家,到泰顺县中医院开展全面管理,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支援协作关系。温州市中医院全方位、强有力地支持泰顺县中医院发展,帮助其通过省二级甲等中医院评估。

  “山”与“海”的互促共荣,换来了“大花园”的芳香四溢。如今的泰顺,山清水绿、平台更广阔,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的鹿城,雄姿英发,动能更强劲,正以勃勃生机迎接崭新时代。伴随着泰顺-鹿城山海协作工程向纵深推进,“环境美、产业兴、交通畅、百姓富”的美丽浙南“大花园”全景图徐徐展开。


浙江日报 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 00018 浙南山拥海 共建“大花园” 2019-07-24 浙江日报2019-07-2400007;浙江日报2019-07-2400008;浙江日报2019-07-2400011;浙江日报2019-07-2400018;浙江日报2019-07-2400006 2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