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半年多

乐清大荆:实现美丽发展双“蝶变”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半年多

  乐清大荆:实现美丽发展双“蝶变”

  周琳子 秦洁娜

  违建拆除如火如荼、立面改造紧锣密鼓、靓丽美化有条不紊……虽然夏季酷暑暴雨交织,但在乐清大荆街头,仍旧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场面。该镇正紧盯时间节点,奋力整治攻坚,以冲刺状态迎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省级考核验收。

  南临北雁荡山,东濒乐清湾,大荆镇是乐清北部的省级中心镇。自去年12月以来,该镇全方位宣传发动、大力度“拆整建管”、高效率组织保障,在转型跨越、精彩蝶变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小城镇整治整出的是镇容新貌,整出的是群众的市民意识。整治给大荆镇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镇党委书记王金法感慨道。

  先治人心:

  干部带头全民动员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整的是环境,治的是人心。大荆镇向传统陋习宣战,向一切不文明行为说“不”,奏响城镇环境建设强音。

  今年初,在全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决战誓师大会上,所有与会党员干部集体宣誓,整治范围内3989名党员签下承诺书,每一名党员明确10户联系对象,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责任体系全覆盖,全面吹响了整治集结号。

  同时以制度考核形成倒逼,出台责任追究办法,建立奖惩机制,切实扭转党员干部观念,充分激发干事激情。

  巧借网格和志愿者力量,大荆镇发动各村网格长,带动村民代表、妇女、老年人参与,不断壮大整治队伍。每日在人流密集的街口,都会看到佩戴红袖章的村里老人进行交通劝导,有效制止车乱停、道乱占、垃圾乱扔等现象的发生;在各个学校,每周都会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活动,以各种形式激励每家每户参与庭院整治。

  截至目前,共计出动镇村干部1.2万多人次。“群众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要我整’变为‘我要整’,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整治中。人心的转变让整治工作量大减,随之带来的是效果的凸显。”镇长徐再敏表示。

  拆出空间:

  扭转落后城镇面貌

  铸造业曾是大荆镇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当地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城镇环境、企业对发展空间都提出了新要求,铸造业导致的城镇功能不足、空间秩序紊乱等问题不断暴露。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实现精彩蝶变的主抓手。

  “以拆开路,彻底清除这些违建,为发展腾出空间。”镇党委副书记赵子说。拆违采用“由小生大、由简入繁”的方法,年初先对14条主干道的雨棚进行拆除,2天时间便顺利拆除了500多个;此后5个多月里,又对9个村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进行多次大规模拆除。

  截至目前,当地已经动用人力6200人次,累计拆除违法建筑近9.26万平方米、铁皮棚和雨棚1800处,清理14条主干道小广告3700余处,清运渣土、装潢垃圾、工业垃圾等约10.8万立方米。

  拆,是为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有序的规划建设。曾经的“低散乱”小作坊集聚地,如今成了气派崭新的宏地商业综合体,沿街店铺单价达3万元/平方米,一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在大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拆出的空间通过重新规划,一部分用于建设停车场、公园等基础设施,补齐城镇功能短板;另一部分则建设商业综合体,助力当地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全域整治:

  整出品质与内涵

  大荆的这场环境整治,让全镇面貌焕然一新,并带来了“溢出效益”。集镇内,因为基础设施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转变,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乡村原本就优越的自然环境,像是璞玉被拂去了蒙尘一般,展现出了美丽乡村的熠熠光辉。生活其间的村民们,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云泽社区位于大荆镇区西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3年前,伴随着乡村旅游兴起,村民胡苏红将自己开的一间茶馆改造成了民宿。然而,周边环境一般,生意并不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后,状况终于得到改善。

  如今,行走在大荆镇的大街小巷,清爽整洁已经成了共同的“脸面”——“牛皮癣”广告被彻底清理,杂物有了统一堆放点,“赤膊墙”被粉刷消除……在此基础上,大荆镇在各村打造了精致绿化点,一批公共停车场、公园等设施接连上马。

  截至目前,该镇已新建停车场3处、临时停车场5处,共计车位650个;建设节点公园5个,改造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20处。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乐清大荆:实现美丽发展双“蝶变” 2019-07-24 浙江日报2019-07-2400005;浙江日报2019-07-2400007;浙江日报2019-07-2400006 2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