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弘扬革命精神不断创新老区发展思路
浙南红都 乡村振兴动能足
记者 黄珍珍 李阳阳 邵晨婵 县委报道组 黄剑萍
开栏的话:烽火岁月,老区和老区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了无私贡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的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城镇转型,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本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今起推出“老区巡礼”系列报道,集中展现革命老区新面貌新气象。敬请垂注。
平阳弘扬革命精神不断创新老区发展思路
浙南红都 乡村振兴动能足
本报讯 (记者 黄珍珍 李阳阳 邵晨婵 县委报道组 黄剑萍) 7月以来,平阳凤卧、山门等革命老区乡镇迎来红色旅游高峰。“今年是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凤卧召开80周年,省内外来会址瞻仰学习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平阳县旅投公司副总经理洪成计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平阳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8亿元。
素有“浙南红都”之称的平阳是革命老区县,下辖16个乡镇,除南麂镇外均为老区乡镇,拥有老区村300余个,老区人口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二以上。当年,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等的活动中心。平阳县老区村多处西部山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步伐不断加快。
大力弘扬革命精神,不断创新老区乡村振兴发展思路。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低收入农户增收等难题,近年来,平阳县深入实施县域山海协作工程,积极推动8个经济相对发达乡镇与8个经济相对薄弱乡镇结对合作交流。一批批基础设施项目、农旅融合绿色产业、红色旅游项目等陆续进入孵化、落地阶段,有效促进西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2017年,平阳15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摘帽”,提前两年完成“消薄”任务,低收入农户量减少75%以上。2018年,平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2亿元,增速位列温州市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021元和22730元,分别较上年增长8.6%和9.7%,增速分别位居温州市第二、第一。
丰富的红色资源,为老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平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县域内拥有南雁荡山等风景名胜地。近年来,平阳以红色教育为撬动点,加大以“省一大”会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推进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去年,平阳出台乡村振兴示范带五年建设规划,提出将老区分散的红色景点“串点成线”,与当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相结合,拉长“红色+”产业链。眼下,这种“红+绿”的融合发展模式已初显成效。2018年,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平阳乡村休闲旅游共接待游客205万人,直接营业收入达2.3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了44%、20%。
(相关报道详见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