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海滨
为民生添彩,让鲜艳永不褪色
龙湾海滨
为民生添彩,让鲜艳永不褪色
江风海潮,走过千年。从滨江时代的城市边缘到滨海时代的繁荣新城,龙湾区海滨街道开拓出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全国首批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在海滨街道,无数的“红色细胞”共同作画,绘出了一幅民生幸福的美丽画卷。枝叶关情,群众的幸福感因他们变得厚重而真实。
引领感——让“你我”变为“我们”
海滨街道宁城西路与城西北路交叉地带,是辖区内企业最集中的黄金地段。为了让群众能“看得见党的元素,听得见党的声音,感受得到党的温暖”,龙湾区第一家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便选址于此。“别看这个服务中心不是很大,但这里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应有尽有,对我们村民来说,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了!”说起这个党群服务中心,几位村民交口称赞。
然而,最初要建一个综合性的党群服务中心并不简单,仅靠财政投入或两新组织建设困难很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海滨街道党工委创新采用“1+1”的共建新模式,联手辖区内实力雄厚的党建龙头企业宜和鞋材筹资200余万元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从2015年建成投入至今,深受群众好评。
为创新沟通模式,变“你我”为“我们”,海滨街道坚持把“书记会客厅”作为主动倾听政企呼声、掌握基层诉求的主平台。党工委和两新企业党支部书记通过喝茶聊天讲服务的方式,进一步交流各两新企业的生产经营、党建工作等情况,在党企政企之间搭起沟通的连心桥。“以前的党建工作是单打独斗,一人独唱,现在独唱变合唱,党建资源变成了服务资源,我们的生产效益也有了极大提升!”一位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不仅如此,为突出党建引领,海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两新支部的活动根据地,创新打造了温州市首个基层党建校街共育模式。温州市委党校定期到点为村居党建工作答疑解惑;街道则定期选送党员、企业家到党校进行系统性培训,实现优势互补。依靠市委党校的专业理论和研究力量,海滨街道探索创建温州市首个基层党建实践微基地、全市首个街道级党建研究微平台、全市首个“微党校”、深化基层党建微课题。
“我们通过基层党建校街共育模式,自我加压、自提标杆,让党员干部不当‘看客’当‘先锋’,如今已形成了街道上下拧成一股绳、齐心抓振兴的比拼氛围。”海滨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华介绍道。
获得感——驻村干部心灵深处的真实
电影《无问西东》里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那就是真实。”在海滨街道驻村干部李雯的日记里,她一直记着这段话。“做最真实的自己,才能体现出一名党员的内在价值。”
虽然是担任海滨街道面积最小、户口人数最少的渔池村驻村干部,但李雯从没觉得肩上的担子轻过。在驻村的工作中,她跑部门、勤对接,解决了8户村民诉求多年的房产证问题;为摸排整改消防安全问题,认真走访每一户出租户,获得群众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从最细微处着手、最细节处考虑,以最细致的方式、最细心的观察,走村入户访民意,认真记录每一次走访的情况,发现问题重行动,努力为群众解决掉、落实好一批实际问题。事无巨细,她总是亲力亲为,用行动践行着一个党员的担当。
同样是驻村干部,刘珊珊在两年的驻村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了个别老党员生活艰难的心酸,也感受到了村民对自己工作认可的甜,有工作压力太大的苦闷,也有因工作失误带来的辛辣……在刘珊珊的驻村日记里,她写道:“驻村工作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开阔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推进“三服务”的工作中,像李雯、刘珊珊这样的党员只是海滨街道许多驻村干部的缩影。他们深知,街道作为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只有从群众最直接的需求抓起,最困难的问题改起,让每位党员都做“三服务”的先锋模范,狠抓基层党建,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才可能实现基层服务效率最大化,去赢得群众最广泛的点赞。
仪式感——倾力打造党内关爱升级版
在90岁老党员余克林的床头,摆着一个特殊的奖杯——50年以上党龄荣誉纪念。“没想到党龄长,还有纪念奖杯。”余克林说。
说起去年领奖杯的一幕,余克林仍记忆犹新。那天,老人特地穿了件白衬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龙湾区文化中心,海滨街道的“七一”表彰大会就在这里举办,包括余克林在内的40名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都领到了荣誉纪念杯。仪式上,老党员们将装有《党章》、党徽以及其他教材的红色小书包交接到15位预备党员手上,完成“红色基因”的传承。“看到他们就想起了自己入党时的光景,一转眼也五十年了!”余老不无感慨地说道。
除了“七一”等重大节日的仪式感,海滨街道还打造党内关爱升级版——“日常走访关爱制度”,受到了党员群众的纷纷点赞。
为更好帮助解决党员生活和工作上的难题,海滨街道以支部委员为组长划分走访小组,统筹安排先富党员与后富党员、老党员与新党员、先进党员与后进党员结对走访,设立突发意外事故、思想波动等5项重要时间节点,固定每月20日的常态走访机制。并创新利用新媒体,以微信为平台,开发推行“党建超市”,把群众诉求、党员需求和党组织要求以“商品”的形式摆放到“超市货架”,街道党工委根据“超市商品”的难易程度赋予不同的分值,党员可以自由选择“商品”,解决问题后可用积分兑换党徽、读物等小礼品。
此外,海滨街道每月开展一次60周岁以上老党员的专场公益服务,除了常态化提供的推拿、理发、足浴和义诊等十余项服务外,志愿者们创新地推出了集体生日会服务。为突出党建阵地教育效果,综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海滨街道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党员,创新开展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业务技能、新经济发展等教学活动,从就业信息推送、知识技能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幸福感——
让群众时刻感到党在身边
连日来,在龙湾区海滨街道蟾钟村,一个好消息正在口口相传——作为二产返还地、位于温州空港新区的32亩地标准厂房即将开建,明年建成后,蟾钟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增加300多万元。
“多亏了党建指导师深入问题一线,帮助村里向相关部门争取,这个困扰我们十几年的问题才得以解决。”蟾钟村党支部书记李铭华说。李铭华口中的党建指导师,是原龙湾区城管与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身康。去年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经济转型升级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王身康积极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清思路、服务群众。“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了,老百姓的好日子就不远了!”李铭华满怀期待。
事实上,李铭华期待的日子已经到来了。近年来,海滨街道始终注重加强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利民惠民能力,村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显著提升。
地处海滨街道中心位置的沙中村,早在1999年,村党支部就积极争取政策,成功征地30亩,投资建成永中货运停车场,年创收150万元,挣下集体经济“第一桶金”。此后在班子的带领下,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向好,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持续超千万元。村集体壮大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更强了。为坚持反哺惠民,沙中村两委通过各种方式让村民享受发展红利,每年股权分红、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当兵升学奖励……在沙中村,幸福感洋溢在每一位村民的心里。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海滨街道,还有许许多多的党支部在接棒赛跑。宁村村作为市级“五美”精品村,是全区唯一同时拥有篮球场、足球场、门球场、羽毛球馆和游泳馆的村,硬件设施完备;江一村为保护环境,拆除所属的高坦工业区内所有重污染企业厂房,将50余亩净地作为不锈钢堆场进行公开招投标,目前年收入达90万元,实现了“优环境、促发展”的双赢局面。
2018年,海滨街道辖区村中,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3个,年收入300万元以上的村8个,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11个,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356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达24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走在龙湾区前列。
此外,海滨街道的各村党支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自选动作挖掘党建特色,如城东村红色革命教育纪念馆、蓝田村“党群连心桥”、小陡村“红色议事堂”、渔池村“红色楼长”……各村党建亮点百花争艳,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
“要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幸福感,只有这样的基层党建才更有温度。”秉持这样的信条,海滨街道的红色沃土不断厚植,一个宜居宜乐的幸福海滨正踏浪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