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60版:红动浙南 引领发展

苍南望里 基层治理的温暖画卷

  苍南望里 基层治理的温暖画卷

  甘凌峰 殷诚聪

  在望里镇,有一个红色管家服务队,队员都是党员,他们把自己的“手艺”送进千家万户;

  在望里镇,有一群乡贤,他们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有计划地共建美丽乡村;

  在望里镇,再生棉纺产业的“低散乱污”,正向畅销全球的朝阳行业转变。

  望里镇,面积不大变化大。在这里,曾经山清水秀在回归,有的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画风。

  红色“宅急送”

  温暖送万家

  “我家灯不亮了,能来看看吗?”炎炎夏日,机械维修师傅陶大挑在家休息,手机响了。大挑拿上工具箱,扛起梯子,奔向村民家。

  村书记石岳荣泥水工出身,村民家修修补补的事情,他随叫随到。这不,老李家的洗碗池下水道堵了,他又忙开了。

  医生苏苗越是家家户户的常客,谁有小病小痛,谁要测量体温量血压,都少不了叫他上门。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出诊十几次。

  陶大挑、石岳荣、苏苗越都有一手好本事,他们都是党员,都是望里镇红色管家服务队队员。

  在望里镇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主场馆里,有一面特殊的墙。上面公布着许多党员干部的姓名、职业技能和联系方式,有电工、医生、教师、理发师,还有木工、泥瓦匠等。老百姓有需要随时可以拨打上面的电话联系这些党员。

  初心是什么?对于望里的党员干部来说,不管是村书记、还是村干部,在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面前,就是一个电工、一个泥瓦匠……他们的初心就是用自己的老本行为村民们服务。

  2017年11月,望里镇通过排摸村里党员干部的老本行,筛选出了141名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志愿者,建立了“不忘初心”红色管家服务队,从此以后,这批红色“快递员”就把关爱和服务送到了望里镇的家家户户。该服务队让农村的党员干部回归自己的初心,用自己的“老本行”服务村民,切实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通过为村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促进党建引领与村居治理的有效融合。

  望里镇红色管家服务队被称作“宅急送”,关键是个“急”字,回应群众的急需,饱含急切的情感,提供急速的服务,是一场带着泥土气息的基层服务供给侧改革。

  党建+乡贤

  乡情助振兴

  半港河畔,小桥流水、霓虹闪耀;马鞍党建公园里热闹非凡,广场舞、篮球赛……

  望里镇曾经是苍南脏、乱、差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通过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大力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剿灭劣V类水、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使全镇面貌焕然一新。

  望里镇蝶变的背后,有一群乡贤的身影。在望里镇党委书记丁云勇看来,望里基层基础薄弱,要做到“大干快上”,必须发动乡贤、群众的力量。望里镇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为乡贤参与村级治理搭建新平台,在资金回流、人才回归、项目回归上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望里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7年12月,马鞍村在苍南县率先成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乡村精英为骨干的“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会成立以来,以“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弘扬乡贤精神,服务马鞍发展”为宗旨,共同推动马鞍村乡村振兴。乡贤集资筹建的党建公园、休憩亭、联岸长桥、环河漫步道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他们利用小宗商品在物流、外贸上的优势,以及再生棉纺深加工产品(洁具、宠物玩具)物美价廉的特点,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了跨境电商平台,丰富了农村产业结构,为村传统棉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出路。

  望里镇以马鞍乡村振兴理事会为模板,在全镇24个村全面推广,把乡村振兴理事会的牌子挂在村办公楼里,大家互通有无,共同推进家乡建设。之后还成立了镇级乡村振兴理事联合会,密切团结24个村级乡村振兴理事会,进一步激活基层党组织“细胞”。截至目前,全镇共有会员1900余人,已募集资金2355万元。

  下一步,通过乡村振兴理事会,制度化、规范化、规模化服务乡里,从过去简单的搭桥、铺路演变成真正的加强村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

  方向引领

  产业转型更健康

  一年多前,苍南县亨利棉纺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培养优秀的管理层加入,通过党组织加强企业凝聚力和提高企业管理层的思想觉悟。”亨利公司总经理罗明誉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003年,亨利公司刚成立,是民房里的一个小家庭作坊,只有三四百平方米,专业制作棉绳。如今,亨利公司已拥有1.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年产值七八千万元,产品以宠物玩具、清洁用品等深加工产品为主,远销欧美。

  在亨利公司的车间里,一根根普通的棉绳像被施了魔法一般,不断变出各种宠物玩具。亨利公司不仅拥有自主品牌,不少产品还申请了实用新型、外观专利。

  亨利公司的发展之路也是望里镇的产业转型方向。望里镇是全国再生棉回收和加工基地,这里一度聚集着1352家再生棉加工企业,全国95%以上的纺织工业布角料汇集到这里。然而,棉纺行业的上游开花、拼纱工序因为设备落后、成本低、数量多,造成了整体“低散乱污”的情况。

  这两年,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望里镇发力再生棉纺产业专项整治,对辖区企业提出“压缩总量、拆违治乱、整合提升、规范入园”的思路,并打造了循环产业园、跨境电商园等园区。

  “既要整,又要引,引导入园规范化生产,让有能力、有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我们的思路,通过整治推动产业转型,让望里镇从传统的棉纺行业转型到宠物玩具等朝阳行业上来。”丁云勇说,他们将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持续完善修正产业链结构,保证再生棉纺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图片由望里镇提供)


浙江日报 红动浙南 引领发展 00060 苍南望里 基层治理的温暖画卷 2019-07-22 浙江日报2019-07-2200012;浙江日报2019-07-2200014;浙江日报2019-07-2200015;浙江日报2019-07-2200018 2 2019年07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