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红动浙南 引领发展

瓯海打造浙南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瓯

  海

  打造浙南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项 锐 徐权宇 陈 瑶

  7月11日,瓯海区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内,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前者是瓯海区重点打造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之一,后者是集六大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众人期待两者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瓯海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希望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吸引更多人才创业团队来瓯海,将国家大学科技园这张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推动瓯海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创新人才集聚的新高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拓展人才智力流通渠道,优化人才落地保障。近年来,瓯海区深入实践“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人才工作交出了一张精彩纷呈的答卷:2018年在瓯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达196人,同比增长54.3%;落地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56个,同比翻番。2019年人才工作再提速,仅上半年已引进高层次人才283名,储备院士等领军型人才62人,高层次人才项目54个,人才储备增量创历史新高。

大平台承载大梦想

  两个九零后要撑起一座“税收亿元楼”?

  对!数字经济创业青年李尚杰、李尚祥,正谋划和瓯海区政府签订协议,用5年时间运营出一栋产值过百亿,税收过亿元的数字经济大楼。

  签署这份“亿元”协议,底气来自哪里?“这几年瓯海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非常给力,我自己就是亲历者。”李尚杰笑着解释,他创办的温州大卖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入驻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借助园内的各项扶持政策和创新研发资源,2018年最高单月营业额已达2300万元。

  “作为业内人,明显感觉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创业者都往瓯海这边集聚。”李尚杰说,“数字经济行业几大一流企业成立的‘天空联盟’基金会也看好瓯海的创新创业平台,依托数字经济大楼运营出一栋‘税收亿元楼’是有保障的。”

  近年来,瓯海区充分整合区内9所高校、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两个省级特色小镇、23家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新设立面积达56.82平方公里的高教新区,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平台。

  其中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三张“国字号”金名片于一身——与浙大、华中科大等知名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入驻知名高校科研院所14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92项;仅与华中科大共建的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就为1000多家企业提供先进制造技术服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80余亿元。

  去年6月,瓯海区投入6.835亿元正式启动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扩容提质工程,占地面积扩大至200亩,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万平方米扩容至18万平方米。如今,获评中国“高校孵化器十强”的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正围绕数字经济、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四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四大专业化“园中园”,已集聚入驻科技型初创企业254家,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亿元,连续3年实现大幅度增长。李尚杰、李尚祥拟运营的数字经济大楼,正是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四大园中园之一的软件信息产业园三期工程。

  今年,瓯海区又斥资4亿元,引入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技术咨询、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计划通过5年努力,累计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发明专利授权50项,企业科技合作80项,形成从科技研发到成果产业化的产业发展生态链,引进培育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0亿元。

  同时,瓯海区积极打造“龙栖原”人才创新创业综合体,集成人才创新创业发展需求“全链条”。力争通过3年时间,打造科研平台15个,集聚金融机构50家、企业300家,转化科技成果300项,孵化企业100家。

大通道构建大智源

  吴桂初是温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也是温州聚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他的“低压电器小型断路器自动装配系统”被评为瓯海区2018年领军人才项目,获得400万元人才项目资金。由他主导设计生产的智能制造装备,目前已被低压电器龙头企业德力西电器、天正电器应用,能减少70%的人工,提高产品一致性,企业投用两年后就能收回成本。

  “在高校可以专注技术研究,但是技术产业化没法做。”吴桂初介绍说,“瓯海区给我们免费提供场地,去年我们企业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

  高科技产业研发投入大,失败风险大,去年聚创投入的科研经费达500多万元。“由于是国内首创,没有经验可参考,要不断反复试验。这次瓯海区给我们的项目资金,对我们无异于是雪中送炭。我们信心更足了,可以更大胆地去做。”

  吴桂初是瓯海区坚持“内培”“外引”并举,引导全球智力助推当地发展的一个缩影。瓯海科研底蕴丰厚,辖区内集聚了9所高校,通过构筑“1+9+X”校地合作模式,该区积极与9所高校开展对接,不断深化校地人才共引共享改革,引导高校智力资源向瓯海产业流转。瓯海区人才政策规定,在高校院所入职并在瓯海企业入职者,可享受高校院所与区政府两方面政策支持。这一政策让人才可以兼有“两种身份”,承担“两份工作”,享受“双重待遇”。目前该区已形成了187名专家构成的、服务地方产业转型的专家库。

  “内培”使劲,“外引”发力。瓯海区打通浙大紫金众创小镇、杭州梦想小镇、武汉光谷智力资源,聘请引才大使、招才引智攻坚专员32人,以情引才、以学引才格局正逐步形成。一大批一流人才到瓯海创新创业,其中薛立新领衔的项目落地当年产值就突破6000万元,今年预计超1亿元。

  同时着力以赛引才模式。2018年,瓯海区依托“智汇温州”硅谷创业大赛网罗了一大批一流人才项目落地,特别是张勇博士的重金属促排项目,在预期可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了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需求。

  目前,瓯海区正在筹办第一届国际“大罗山·龙脊周”暨全球人才菁英汇活动。该活动以数字经济、眼镜、锁具三场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为主体,围绕人才、资本、产业、落地四大要素,网罗高端人才,实现招才引智、招商引税、品牌推介三大目标。据了解,大赛将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获奖项目落地扶持资金达5400万元。

大保障护航大格局

  2017年9月,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项鹏宇在瓯海区成立温州嘉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率领团队自主研发渗滤液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高盐度废水处理成套设备、餐厨垃圾处理成套设备。以温州嘉伟公司和上海嘉伟公司两家公司为营业主体,2018年创造产值1.68亿元,纳税超3000万元。“我从事的环保行业还比较新,技术路线、运营模式、盈利模式都还在探索中。瓯海区政府在政策、人才、融资等很多方面给我们扶持,帮助很大。”

  近年来,瓯海坚持在基础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上做文章,努力把瓯海打造成为人才辈出之地、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创业首选之地;坚持“党管人才”,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推进“千企大走访、政策大宣讲、需求大调查”行动,2018年入选市级重大人才工程34位、紧缺技能人才1024人、工匠大师25名,创历史新高。“人才优先发展”已成为一种发展理念。

  在基础环境方面,瓯海正按照“三生融合”“三宜共享”的理念,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兴旺、生态优美、配套完善的特色小镇,将专业科技园、休闲旅游区、商业综合体融在小镇内,打造“15分钟生活圈”。亚运会龙舟基地正在建设、投资200亿元的高铁新城产城融合PPP项目落地开工,瓯海南湖社区列入浙江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名单……瓯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全域正迎来“精彩蝶变”,人才来此发展大有可为。

  在政策环境方面,《瓯海区高层次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立足温州,放眼长三角,多次迭代保证更优。该区重视高精尖人才招揽,A类人才落户可获2000万元资金资助;支持资本引才,创业人才最高可申请2000万元项目资助;提供安居保障,加大“以房引才”工作力度, 2019年立项人才公寓1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3万平方米。

  在服务环境方面,瓯海“最多跑一次”改革拓面提质,审批事项“跑一次”“零次跑”“一证办”比例分别达到100%、32%、70%;民生版“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先推出办事材料负面清单,实现1223类材料“免提供”;人才的安家落户、子女入学、健康体检等保障事项已列入“一件事”改革专项,打通人才服务多部门数据库,让人才提交一次申请材料就能通办多个业务。


浙江日报 红动浙南 引领发展 00027 瓯海打造浙南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2019-07-22 浙江日报2019-07-2200006;浙江日报2019-07-2200008;浙江日报2019-07-2200011;浙江日报2019-07-2200023;浙江日报2019-07-2200007;浙江日报2019-07-2200014;浙江日报2019-07-2200026;浙江日报2019-07-2200012 2 2019年07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