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兰溪实施“标志放流”治水又致富

这里的鱼儿会“说话”

  本报讯 (记者 何贤君 杜羽丰 市委报道组 王莹) 7月17日下午,兰溪市兰江边,不同种类的鲜鱼被从小到大一字排开,等待着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们的“检阅”。与常规鱼类不同的是,这些鱼的额头上都被植入了呈液体胶状的荧光标记,因此被称为荧光标记鱼。

  “桃花鱼,体长18厘米,重368克,比去年增加了近10厘米,长势不错……”专家们一边测量,一边细致地做好记录。

  “千万别小瞧了这些标志鱼,它们可是会‘说话’的。”一旁,兰溪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梅新贵告诉记者。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提高兰江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的重要举措。不过,放流哪类鱼收益高、经济价值大,什么鱼对水质净化作用更大,这里面的门道不少。为了让放流更科学,自2017年起,兰溪市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正式开启“标志放流”工作。

  据悉,每年有10万至20万尾不同种类的鱼被打上荧光标记,投放到兰江中。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各类标志鱼的体重、身长等长势情况测量,存活率、回捕率的计算和水体中饵料(浮游生物)量的分析,就能科学估算各类鱼种的经济效益,选择最合适的种类,达到渔民收益最大化。

  在治水方面,专家们也会对各类标志鱼的肉质进行分析,确定其在生物链的位置,从而得出它们的固氮固磷能力。“氮和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元凶,如果某种鱼氮、磷吸收能力强,抛开经济价值,我们也会多投放一些。”梅新贵说。

  花白鲢、鲴鱼属食藻鱼,生态效果明显;桃花鱼、鳊鱼生长速度快,能卖出高价,经济效益高。经过两三年对荧光标志鱼的数据分析和总结,兰江鱼类的增殖放流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态链。

  “这两年兰江的水越来越干净,鱼的种类增多了,价格也越来越高,多亏了这些荧光标志鱼。”渔民章茂青感叹道。

  据悉,在标志鱼的“指导”下,兰溪每年在兰江流域增殖放流鱼类3000万至4000万尾,不仅让渔民富了,而且确保了水质的持续改善。

  据悉,通过荧光标志鱼来检测、改善水质和提高渔民收入的“标志放流”工作,目前已同时在衢州、桐庐、富阳等地铺开。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这里的鱼儿会“说话” 2019-07-19 10618462 2 2019年07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