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本报《城市治堵,你能做什么》报道引热议

私家车出行,
如何做好加减法?

  本报讯 (记者 张帆 金梁 王凯艺 通讯员 蔡志凌) 7月8日,本报“深读”版刊发调查报道《城市治堵,你能做什么》,关注了杭城街头私家车载人率不到三成的现象。报道刊发后,引发各方人士热议。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交通、建设等部门以及相关专家。

  这些年来,每逢道路改造,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机动车道在增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则被挤到一边,甚至被挤成不足一米宽。大量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还被划上了停车位,人们只能在车丛中腾挪穿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交通管理人员表示,通过对众多大城市交通车流的分析,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通过小汽车出行比例只有20%至30%左右,却占用了70%至80%左右的道路资源。这是眼下城市交通中典型的“二八倒挂”。治理拥堵到了应该多顾及些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群体路权的时候了。在上一轮5年治堵期间,宁波侧重的是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新增公交专用道,在新建和改建道路中合理设置非机动车道,修建人行慢行系统,并打通非机动车道及慢行系统的“断点”。

  私家车载人率低,那么是否应该通过管控私家车来解决呢?“绝对不行!”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认为,通过提高停车费与加收交通拥堵费来限制私家车出行无法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吴伟强表示,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是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对私家车的限制反而可能会带来交通管理部门管理水平的停滞不前,从而导致交通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他认为,从国际经验看,私家车在整个出行结构中必须有较高的占比,是一般规律。同为东亚大都市的东京,轨道交通出行客流占比58%,私家车出行客流占比依然高达33%。而在杭州,私家车出行客流占比不过20%,公交出行客流占比只有30%左右,但电动自行车客流占比则高达30%以上。

  能否通过“合乘车”来改善私家车载人率低的问题?“去年宁波也曾提出要做相关‘合乘车’的课题研究,但最终没有落地。”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张水潮认为,“合乘车”之所以在宁波难以发起,主要是卡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层面上。私家车“合乘”出了车祸谁负责,如何赔偿?万一车内发生各类恶性事件,事故的处理就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所长洪峰认为,现阶段杭州、宁波等城市可以尝试开辟“HOV车道”,鼓励私家车多人载客,而非单一载客出行。“HOV车道”是指仅供乘坐至少某一规定乘客数的车辆通行的高容量车道。

  浙江大学智能交通研究所所长王殿海更支持道路断面资源的协调配置,比如地铁成熟了之后,公交的载客率其实也会下降,车内也就不会那么拥挤了。

  采访中,相关部门和专家都向记者表示,应该将重点放在提升群众搭乘公共交通时的出行体验上。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杨晓光建议:“通过‘一推一拉’的做法,推动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推’,就是利用政策引导把私家车主‘推’到公交(地铁)上去;‘拉’,就是要提高公交出行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让人们自愿去选择它。”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窦慧丽认为,要增加公交分担率,首先要提高不同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体验,此外,还要提高站点的覆盖率,设置公交专用道,开创示范性守时公交,以及增大发班力度。

  洪峰则建议,在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骨架的同时,也应该从末端需求出发,更合理地去规划设计路网密度等,以真正契合当地市民的出行需求。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私家车出行,
如何做好加减法?
2019-07-11 10564078 2 2019年07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