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青年学子走村串户“抢救”民间文书
让“老纸头”里的故事传下去
本报记者 马悦 通讯员 朱慧
每一纸文书,都是一段旧时光。
凝视着114张发黄、虫蛀、脆化的“破纸”,90后小伙子吴宗辉仿佛感受到历史余温正扑面而来——那是200多年前,祖辈们的生活实态:买卖、典当、借贷、雇佣、嫁娶……
这些富有年代感的纸张,是地契,是账本,是招赘文书……他们有一个统称——民间文书,是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历史文献资料,被学者们誉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
两年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吴宗辉回老家庆元山区,在伯父家中发现了一批契约、字据和账簿,最早的一件是清乾隆二十一年的卖田契,距今已有263年。
当这一堆珍贵的家族文书真真切切展现在面前,吴宗辉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份保存着200多年前家族记忆的文书,历经波折,有幸保存至今;忧的是,这些文书保存不善,修复起来难度较大。
现在浙江百姓手中还有多少民间文书?这些民间文书保存状况如何?它们未来的命运又会怎样?好奇心驱使着吴宗辉。于是,2017年9月,在老师的鼓励下,一个名为“民间文书生存状态调查”的小分队在浙师大成立了。队员们走出校门,走向田野,走进农家,以浙江为中心,对民间文书的生存状态展开了历时近两年的调查……
抢救
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
在浙师大人文学院四楼、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的收藏柜里,存放着吴宗辉祖上前后跨度196年的文书。
“你看,这件文书中就记载了吴、范两家联姻的事。”吴宗辉告诉记者,他从没想过用这样的方式了解、还原家族史。
2017年夏天,一直研究古代文书的吴宗辉回到老家庆元山区,向伯父吴绍进打听起自家文书的事。这些文书递到吴宗辉手上时,外面裹着两层塑料袋,要不是侄子问起,吴绍进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破纸”是有研究价值的文物。
“风雨百年,这些文书保存至今很不容易。这是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然而,子孙后代却未必明白它的价值,随着老人的去世,有的就将它们随手丢掉了,十分可惜。”小分队指导教师、浙师大人文学院教师李义敏说。有一次,在嵊州的一个农村,他亲眼看到有人把一大卷旧文书丢进了垃圾桶。他赶忙追上去翻垃圾桶,才发现那是从康熙初年到民国时期的200多件契约文书。
随后,小分队成员在跟进调查中得知,在浙江,民间文书是伴随着拆旧房而不断发现的,浙江先民将家里最重要的契约及关系家族重大发展的相关文书,几乎都藏于阁楼或屋梁之上,不拆旧房往往无法发现。
“这些文书、手稿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百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民间文书的搜集与整理,具有文化保存与学术研究的双重价值。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很多民间文书重见天日,但由于保护和处理不当,它们也将越来越少。”李义敏眉头紧锁,脸上透着一种紧迫感,“民间文书是一种真实的记忆,但这种记忆是脆弱的,每天都在消失。”
在李义敏的带领下,小分队成员加速调研的步伐,制定了按户收集、原籍购藏、标明来源地的原则,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希望历史的印记在他们手中保存和延续。队员们说:“这些文书文献易丢失、损坏,亟待抢救性搜集与保护,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
在衢州市石梁镇珊塘村,师生们走进吴锡华老人家中,随着泛黄的纸张一一铺开,老人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年轻人围坐在老人身边,细细聆听“老纸头”里的故事。
起初,吴锡华老人并不明白孩子们寻找“破”文书的意义,直到临别前,孩子们提出想带回博物馆免费修复后,老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还具有研究价值!你们真得多宣传宣传。”
一语点醒梦中人!
通过调查,师生们逐步形成了相关对策建议,包含广泛宣传,提升民众和政府对民间文书重要性的认识;将民间文书提高到与“非遗”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文物保护的范畴,由政府组织对民间文书进行全国普查;完善民间文书搜集保护措施;加强研究,为民间文书的保护提供更强的学术支撑。
就这样,从农户到商贩,从档案机构到非档案机构,学生们以浙江地区为中心,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民间文书在来源地、流通场所、收藏机构等各个环节的生存状况,协助学校搜集了27箱文书,总计1万余件。
近些年,经过浙师大民间文书学术研究团队的不断努力,已搜集民间文书10万余件,时间跨度达600多年。在此基础上,2017年11月,浙江师范大学建立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开创了高校建立民间文书博物馆的先河。
然而,有专家对浙江的民间文书进行了估算——目前相关单位收藏的民间文书仅是冰山一角,估计不到10%,尚有九成以上散落在乡间。
一说到这里,师生们坐不住了,救书如救人:“我们要是能再快一点,就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在做什么。”
修编 一毫米一百年全在指间
在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的一角,我们发现了一只其貌不扬的竹编箱。
“这是去年5月,小分队成员在丽水市范山村农户家发现的。”浙师大人文学院大三学生、“民间文书生存状态调查”小分队队长余承霖的眼神里分明写着“大有来头”——经过初步清理,小分队成员发现,最早的两件文书是元代延祐六年、至正年间的卖山契,包含了地契、账簿、家谱等。
“这批文书时间跨度长、数量多、保存较完整,记载了周氏家族历经六个多世纪的土地流转,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民间文献。”面对这一箱子“宝藏”,李义敏和周围的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这为深度研究家族发展、赋税制度、人口变迁、土地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绝佳的样本,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都不可估量。”
“不过,箱子已被老鼠咬了两个窟窿,里面的多件文书已被鼠咬虫蛀,旧纸脆弱得让人不敢去触碰。”说到这里,余承霖兴奋的声调逐渐低沉。
这是师生们最痛心、最不愿看到的:文书在农户家中自生自灭,境况堪忧;商贩收购后拆整为零,胡乱修复;许多档案馆、图书馆等部门缺乏专项资金,保存不善。
“不保护、乱保护,太让人痛心疾首。”余承霖说。更让师生们痛心的是,有些商贩为辨别文书的类型和品相,会将民户收藏的民间文书拆包,造成了第一次破坏;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又对文书进行二次拆分,抽取珍稀品种,单独以高价售出。“如此一来,使得许多原本完整的民间文书被多次拆分,导致‘骨肉分离’,再难聚合。”李义敏说。
面对这些破坏,队员们一边不停地向农户、藏家普及保护、修复知识,延缓文书消亡的速度,一边也开始学习修复技术和科学保存的方法。
制糊、喷潮、压平、修补、更换护叶……修复小组的成员们在古籍修复专家阎静书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古文书修复的理论知识,掌握技术要领。古籍修复需要慢工出细活,课余时间,他们便在博物馆里为文书“坐堂问诊”。
一把镊子、一支毛笔、一碗糨糊,一张张原本破损的文书,在他们手中“起死回生”。小分队成员陈艺文形象地说:“一毫米与一百年全在指间。”
去年8月至今,小分队成员协助金华市档案馆修复汤溪鱼鳞图册12册,协助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修复民间文书600余件。
修复工作需要静心、耐心、细心,更要耐得住寂寞,年轻人一般很难主动喜欢这个职业,更何况古籍修复留艺不留名,修得再好的书,也不会留下修复师的名字。对此,队员们笑着说,他们是在修补“时光”,是在传承文脉,保存乡村文化的记忆。
修复的同时,编目小组也忙得火热。“想要留住历史的容颜,高清电子图档是长久保存民间文书信息的最佳形式。”吴宗辉说。
在博物馆内,一张长约2米、宽约1米的巨型告示格外醒目。“这是馆内最大的一张契约——一则关于松阳县芳溪堰用水纠纷的告示,写于清代乾隆十七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吴宗辉参与了修复和编目的全过程,他为我们解读,“这张告示提及到了堰长、圳长、副圳长的制度,既还原了当年的历史样貌,也对今天的河道治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卷帙浩繁的正史叙事中,往往只有大人物、大事件,却鲜有普通百姓的点滴记录。从家谱、书信、契约、账本等民间文书资料中,却能让我们窥探到社会民众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场景。时光流逝,世事更迭,这些散落民间的卷册留存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印记。
研究 搭建连接历史与现在的桥
漫步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浙江先民的日常生活仿佛就在眼前——宣平县陶村(今属武义)地图长达15米,是先民们踏遍全村山山水水、角角落落绘制的,笔墨细微到勾勒出每条山川河流的走向,精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有专家说,民间文书是古代写本文献最后一批有待开发的宝藏。对于这些古老的文献记录,90后小分队成员们有着别样的亲切感。
去年夏天,李义敏带着百年前的兰溪鱼鳞图册,和30余名学生一起按图索骥,进行一场知行合一的调研活动——走读兰溪古城。鱼鳞图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登记簿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表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在谙熟兰溪历史文化的专家指引下,师生们从黄龙洞出发,走过东岳庙、挂榜山,路过能仁塔、越郡公所,来到了云山小学。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兰溪鱼鳞图册第一册第一页记载的学宫和云山试院的所在地。”李义敏手持鱼鳞图册的图片,向同学们进行讲解,从图册上,可以发现金字一号所绘“学宫”与二号“云山试院”的泮池相通。而按照四至的描述,“云山试院”位于“学宫”的东侧,若将两块图形截取下来,完全可以将其拼合到一起。
文书中的乾坤妙趣横生,再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分析探讨其编制过程,这样获取知识的方式丰富有趣。李义敏告诉学生们:“这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需要,而且可以让历史与现实非常密切地结合起来。”
当手中的古文献和脚下走过的青石板路联结在一起,年轻人逐一破解了在阅读文献时遇到的困惑。小分队成员石靖菁惊呼:“仿佛穿越了一般,那一刹那,像是亲历古城的时空变迁。”
当天晚上,行走了一天的师生们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继续进行资料整理。大家凑到一起,继续解读文献、辨识地图、拼接鱼鳞图册,还讨论了原学宫内的正署、副署、大成殿、明伦堂与尊经阁等建筑的用途。
当下,各地掀起古城复建的热潮,希望通过古城复建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带动旅游业兴起和当地经济发展。然而,在师生们看来,仅修建起古色古香的建筑,欠缺了一些文化内涵。
“如果以清末兰溪城区鱼鳞图册为蓝本,可以明确古迹的具体位置、面积大小、业主名称,这便是有理有据、经得起历史考证的设计。”“可不可以结合兰溪县志、家谱、契约文书等文献史料,尽力复原古建筑,将每一处古迹打造成一座微型历史博物馆,那必将是另外一番景象。”“如果依据鱼鳞图册编造的顺序,打造一条兰溪鱼鳞图册旅游路线,这对于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大有裨益。”李义敏和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尘封的往事、旧时的古城仿佛鲜活再现世人眼前。
浙江大学资深文科教授、浙学研究院院长张涌泉说:“通过这样脚踏实地的乡村调查,年轻人对民间文书的重要价值有了真切感受;从搜集到修复,再到整理、研究,年轻一代已经肩负起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
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被业界称为“中国东南区域收藏和整理民间文书最具学术积累的文献宝库”。在这一份荣耀背后,必然少不了青年的力量——他们正在搭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让江南民间文化重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