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富翅门大桥国庆通车

浙江交通集团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迎关键节点

  富翅门大桥国庆通车

  浙江交通集团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迎关键节点

  陈潇奕 王 羽

  从舟山市定海区岑港街道望海湾1号眺望岱山方向,富翅门大桥“飘若惊鸿”,其线条流畅、形体优美,两个倒Y钻石型主塔遥遥相对,如镶嵌在海洋里的两颗钻石,高大挺拔、直指苍穹;斜拉索虚实相间、明暗协调,远远望去如一架巨大的竖琴,在海风的拨动下,天籁隐约可闻。

  据了解,富翅门大桥工程项目是浙江交通集团在建的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的起始段,是连接甬舟高速和329国道等舟山本岛公路网络的快速通道。也就是说,富翅门大桥既是保障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和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重大产业配套的重要基础设施,又是舟山北向大通道的先导工程和浙江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并将极大优化舟山本岛的路网结构,和329国道舟山段一起,共同为舟山构建起交通新格局,能够使车辆从甬舟高速舟山本岛出口抵达舟山市区的时间缩短近一半,从而为长三角大量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进出舟山开辟快速通道,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截至今年5月底,富翅门大桥累计完成投资16.84亿元,占总投资的94.7%,累计完成形象进度94%,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进入收尾阶段,路面工程形象进度完成14%,附属工程形象进度完成45%。目前,富翅门大桥工程项目正进入“百日冲刺”阶段,主通道指挥部及各参建单位将以只争朝夕、敢打硬仗的作风,严格落实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把宁波舟山港主通道打造成全国“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各项收尾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预计9月底前完工,向国庆70周年献礼。

攻坚克难,用科技创新“啃”下硬骨头

  群岛架长虹,天堑变通途。如果近距离观察富翅门大桥,你会发现桥墩子下面激流飞湍、涛声巨大,拍打着防撞设施,飞溅起1米多高的浪花。很难想象,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富翅门大桥是如何建成的?

  为了确保富翅门大桥建设成“品质工程”、经得起时间与历史检验,设计者、管理者、施工方都接受了重重挑战。面对大规模的建设工程量和复杂的海上施工环境,他们以科学技术做后盾,紧抓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程进度,不断探索创新,克服了众多考验和难题。在建设过程中,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得以应用。据介绍,富翅门大桥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与综合整治技术、大跨钢箱桁架拱的扣挂体系研究与施工技术、大型缆索吊机标准化研究与施工技术、大跨钢箱桁架拱的安装与线形控制技术四大技术创新。

  相对于舟山跨海大桥的长距离,长度不到2000米的富翅门大桥貌似有点“小巫见大巫”,但它在设计上却花了一番心思,有所创新。据建设单位相关人士介绍,基于地理环境的考量,富翅门大桥为双塔单索面结合梁斜拉桥,采用混凝土倒Y钻石型主塔、钻孔灌注桩基础、预应力锚固与钢锚梁相结合的锚固形式。

  其中,大桥水下桩基施工是关键难题。由于大桥处于响礁门水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针对大桥“基岩裸露、大斜坡、急流速”的恶劣条件,常规施工工艺无法完成大桥基础施工。因此,项目部采用了“悬臂、跟进、锚固”三步走的新型大桥桩基施工方案,在钢护筒区外侧搭设并锚固一个起始平台,依托平台逐根定位并锚固钢护筒。同时,选择合适的钻孔机械,优化减少平台荷载重量,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新型技术在富翅门大桥应用并取得成功,26根大型桩基础施工质量全部合格,均为I类桩,并成功申报了“浅覆盖层深水区流速倾斜岩面的钢护筒施工装置”国家专利。

  富翅门大桥A标混凝土箱梁顶推施工在全国尚属首例,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顶推施工自去年10月开始,前期便不断遇到各类施工难题,钢筋绑扎便是其中一个。为了保证绑扎质量,施工节奏就慢了许多,箱梁顶推施工的时间肯定会延迟。为此,项目部依据模块化生产的思路,参考预制厂节段梁的施工方法,制定了详尽的施工方案。先用角钢模仿节段梁内部轮廓制作胎具,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用尺子量好,做好钢筋定位槽,然后将钢筋一根一根放在钢筋定位槽上,提前进行整体绑扎。绑扎好后,再用塔吊对钢筋进行整体吊装。

  实施后,效果出奇的好。横梁和腹板钢筋绑扎施工原先是4天,现在1天半就可以完成。钢筋绑扎不再受箱梁顶推的影响,在顶推的同时进行钢筋绑扎,提高了工作效率。箱梁顶推之后就可以进行钢筋的整体吊装。而且,采用模块化绑扎的钢筋质量更高。钢筋绑扎间距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与规范中所提到的±20毫米要求相比,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富翅门大桥工程项目团队迎难而上,不畏险阻,用科技创新奋力写出了一曲激荡人心的奋斗之歌,一路护航主通道项目的品质工程建设。

筑在云端,互联网+大数据让工地变“聪明”

  为破解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数据真实性、重点工艺监控、管理追溯性、信息分散等难点,积极创建“智慧工地”,利用BIM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公路产品信息库,打造在手机或电脑上掌控整个建设工地全局信息的现代化施工模式,让施工现场感知更透彻、互通互联更全面、智能化更深入,大大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促进工程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最终实现整体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全力打造阳光平台3.0版。一是充分利用试验检测数据,开发移动端实时查看数据和按权限报警功能;二是加快远程视频监控平台与省局总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三是打造“物联网+”技术,不断集成预应力张拉联网监控系统、海上施工安全监控、大型施工设备安全监控系统等新技术,强化对项目的有效管理。

  推进BIM信息技术全覆盖。一是开展设计阶段BIM应用工作,提升出图质量;二是优化BIM平台(电脑端、手机端),提高软件操作易用性;三是升级BIM平台功能,进一步深化进度、质量、安全管控内容;四是建立以业主为主导,施工、监理等单位协同工作的数据共享平台。

  创建公路工程产品信息库。推进阳光平台与BIM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两套系统信息共享,进度、计量、质检资料双平台实时展现。在此基础上,创建公路工程产品信息库,推进各个子系统数据共享,增加移动端信息采集功能,对试验数据、计量数据、质量安全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应用,为工程建设及后期管养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借助阳光平台与BIM平台的融合应用,富翅门大桥项目建设工程进度、质量、安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保障。在指挥部,富翅门大桥第B合同段项目部总工叶子健展示了手机上的操作平台,他指出:“‘互联网+大数据’,帮助我们实现了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譬如,在混凝土搅拌环节,实现全程计量监控,一旦相关配料数值出现偏差,平台会即时反馈到终端,向项目负责人手机报警提醒,这样一来就将质量把关关口前移,实现质量管理流程化,真正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品质,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叶子健强调,尤其是针对一些隐蔽工程,更能凸显“智慧工地”的使用价值。一旦混凝土浇筑工作完结后,很难看到内部的结构,但借助BIM施工协同管理平台,可以调取实时录入的图片、录像、负责人等重要信息,实现工作流程可溯,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不仅如此,富翅门大桥项目工程还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化设备,自主开发架桥机同步顶推自动控制系统、智能钢筋弯曲机、自动喷淋养护系统,打造智慧用电等工地智能化管理亮点,进一步实现工地智慧化全覆盖。

精细管理,

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过程,涉及到工程建设的每项制度、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及每个指令,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整体的管理质量与效益。主通道项目以“推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为管理目标,规范工人作业行为,提高工序施工质量,降低安全生产风险,提升过程管控水平。

  目前,富翅门大桥项目一线施工工人有400多人,分成50个班组。主通道项目建设管理聚焦一线班组,落实班组“首件认可制”与“清退制”,要求班组进行首件生产,不合格则重新进行首件,3次不合格则清退班组。

  譬如,一根桩打孔一般需要15~20天。在首件生产中,则着重于检测孔的垂直度和泥浆含沙量,这是检验钻孔优劣度的两个重要指标。一旦3次不合格,就清退班组。将事后教育变为事前警示,规范施工被动变主动,马马虎虎变争先创优……通过规范化施工,标准化作业,让一线工人脑子里时刻紧绷“安全”“质量”两根弦,整个项目施工现场“精气神”完全变了样。

  “每一个操作都根据作业规范来,最后的质量才有保证。”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既要安全生产,更要高效施工。要做到万无一失,必须从细节着手,从小处抓起。通过强化班组日常行为常态化管理,推行班组“班前教育、班前检查、班中巡查、班后清理、班后交接、班后小结”6步走常态化、“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6S”管理,规范作业行为,培养良好习惯。同时,还采用“追责机制”,通过考核、评比方式对班组及成员进行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促进班组全员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班组的自控管理能力。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通过实践深刻认识到,建设管理工作基础在班组,关键在班组,落实也在班组。工人的管理必须依托立功竞赛平台,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来实现管人的目标,也实现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开展节段梁钢筋骨架精度大比拼、模版精度大比拼、钢筋车丝精度大比拼、测量放样精度大比拼、保护层控制精度大比拼活动,有效规范班组作业标准化,培育了一大批技术能手骨干。例如节段梁模板底模调平,原来需要5个小时左右,通过活动的开展后能有效保证在半小时内完成调平,且精度控制在0.5毫米内。

  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建筑业产业工人,促进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这对于项目本身和工程建设团队而言都大有裨益。

  大桥“红利”依然,新机遇可期。

  回望过去,舟山跨海大桥建成之后,短短几年时间,舟山就实现了海岛时代、大桥时代到新区时代的“三级跳”,而紧接其后的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将继续支撑起以富翅门大桥工程为起点的北向大通道,一路向北,助力舟山积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江,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有所作为,实现新跨越。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富翅门大桥国庆通车 2019-06-24 浙江日报2019-06-2400005;浙江日报2019-06-2400007;浙江日报2019-06-2400012;浙江日报2019-06-2400022;浙江日报2019-06-2400010 2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