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对标国际优化产城融合
四个“百万梦想”
张留 俞秀春 蔡卡特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对标国际优化产城融合
四个“百万梦想”
◎张 留 俞秀春 蔡卡特
一个地区或是一个企业,如何走向成功?
在汹涌澎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萧山对创新创业的重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陈开来。作为萧山四大平台之一的杭州空港经济区,酝酿着四个“百万梦想”。
2019年,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口径力争完成GDP38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9%;实现财政总收入5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实现数字经济营业收入超45亿元,同比增长30%。杭州空港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说:“我们将以四个‘百万梦想’为抓手和载体,持续推动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第一个是机场扩建超100万平方米,打造浙江省最重要空中交通枢纽;第二个是产业平台超100万平方米,培育10大临空产业承载空间;第三个是城市开发超100万平方米,实现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转变;第四个是市政配套建设超100万平方米,改善人居营商环境。”
四个“百万梦想”,是一个区域的赶超发展和开放发展之梦。
献给萧山——
定位创新强区平台 助推赶超跨越发展
红山农场,是萧山在改革开放初期追梦的产物。
作为萧山曾经的一面旗帜,被纳入空港经济区管辖后,这里立即升腾起另一个梦想——
日前,位于萧山国际机场西大门的杭州湾生物科技谷园区正式启动,首批落户的6个项目总投资50亿元,这里要打造“世界知名、国内领先、长三角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红山农场历史性转身的背后,是萧山更为宏大的“造梦计划”。
去年年底以来,萧山发起解放思想大讨论。讨论中,人们屡屡提起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县农村促富大会”,那时的萧山,抓住时代机遇,引领时代潮流,助推了萧山的蝶变与腾飞。
在新一轮竞争中再度崛起——这是萧山富有激情的追梦者达成的共识。他们憋足了劲,重整行装,走上“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在萧山的“造梦计划”中,空港经济区毫无疑问是主引擎和发动机之一。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成立于加速发展空港经济的时代。2017年,在上海虹桥、广州等地获批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后,萧山这片当时被作为浙江唯一创建对象进行申报的土地,也跻身到“国家队”,率先放飞了打造千亿级临空产业的梦想。
让梦想进入现实,是一个从认知到行动的过程。解放思想、再当先锋,有的人去做了,有的人会停留在旧的循环里。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要做前者。
当时间和空间,带来亚运筹备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浙江“大湾区”、杭州“拥江发展”等机遇,萧山试图“再当先锋”,空港经济区以冲锋者的姿态,厘清了坐标。
杭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认为,当下的萧山,正在打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大战役。杭州空港作为接入世界的重要端口和展示我省形象的重要窗口,要把自己定位为创新强区的重要平台,积极跳出萧山看空港,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格局,以国家级示范区的要求来指导发展实践。
从机场扩建超100万平方米,到产业平台超100万平方米,到城市开发超100万平方米,到市政配套建设超100万平方米,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要用四个“百万梦想”,为萧山经济社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活力。
每一个“百万梦想”,从开始就是冲刺。
“在产业平台打造上,我们正在培育10大临空产业承载空间,其中,健新原力生物医药产业园、吉华创新产业园、极马新能源产业园、空港光电产业园、京新生物生命科创产业园等5大临空高新产业发展平台,已经实现了开门红。”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一季度,空港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4.7%……聚焦生物医药、智慧医疗等未来产业,全力推动新经济发展,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正为萧山经济的新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献给杭州——
快速扩大辐射圈层 助力打造世界名城
每天,近千架次飞机,从杭州空港区域起飞和降落,繁忙的地面之下,一条机场轨道快线的施工,缩小萧山与杭州主城区的空间距离。
机场轨道快线,西端连接杭州未来科技城,东端连接萧山空港经济区。一头是杭州创新创业的重镇,一头是杭州空港经济的未来。
这条大动脉,被认为是杭州国际化生命线,来自世界各地高端人才,能够通过萧山空港无障碍进入杭州各个板块。由此进入杭州都市圈的资源,还能促进杭州带动安徽、江西发展的能力。
把杭州都市圈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盘,提升在长三角城市群的战略地位,这是杭州建设世界名城的梦想之一。而杭州空港经济区的四个“百万梦想”,无疑为杭州都市圈能级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支点。
这个支点面积不算大,但能力可以很大。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创建面积为142.7平方公里,空港空间有限,无法保障“摊大饼”式的发展。“在临空经济的发展上,我们从大处顶层设计,从小处精准发力,通过高强度投入打造发展的亮点,形成势能,来带动周边的发展。”主要负责人介绍。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指导意见,依托杭州城市发展特色,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承载着重要战略使命——面向全球的跨境电商标杆、亚太国际航空枢纽、全国临空产业高地、生态智慧航空都市区。
杭州的物流产业在全国首屈一指,快递业和电商之间相辅相成,它们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随着“超100万平方米产业平台”梦想的启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在10大临空产业承载空间中,布局了中吉电商、吉华仓储、网易电商、第一产业、平安电商5大智慧物流仓储支撑平台。加之京东浙江总部、菜鸟国际华东出口中心、物产安橙、佳成国际等跨境电商项目和国航浙江分公司、厦门航空杭州分公司、浙江长龙航空公司、圆通货运航空总部、东方航空、四川航空等基地航空公司的顺利落户,一个“面向全球的跨境电商标杆”,因为四个“百万梦想”而变得更加真实。
从临空经济的定义来说,根据产业和机场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空港区、紧邻区、相邻区、辐射区等不同圈层。但是,这种圈层的划分,随着交通的推进而变得模糊。
当机场三期扩建超过100万平方米,当地铁1号线三期、地铁7号线和机场轨道快线加速推进,当杭黄、杭绍台、沪乍杭高铁规划进入机场,远期杭州临空经济的范畴远远不止这142.7平方公里,而是将辐射到萧山区、杭州全区域乃至整个杭州都市经济圈。
这个未来,正好对应着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呱呱坠地时被赋予的使命——
它是落实中央相关方针政策的重要抓手,对杭州临空经济和对外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有利于将杭州打造成陆空联结高效、开放水平领先、生活生产生态高度融合的世界名城。
献给开放——
高效融入国家战略 连接全球资源配置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在逐步成为浙江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这种自信成立的前提是,中国经济由原来的主要依赖大进大出的海洋经济,向快进快出的临空经济演进,临空经济将成为新经济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四个“百万梦想”,便为萧山、杭州乃至浙江开放发展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条件。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作为浙江第一开放门户,是联结世界的最好纽带,也是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建设富有活力的开放新高地的领先阵地。
“国际空港城市的出现,构成了高端产业以国际空港城市为平台,点对点、洲际网状布局,在全球配置资源的大空间格局。”业内人士认为,临空经济就是利用机场的便利,形成临空偏好型产业聚集区,利用空中走廊的优势,飞跃山川河流的阻隔,直接对接全球市场。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四个“百万梦想”,便是对照国际空港城市进行的产城融合升级,首当其冲的,便是机场的扩建。
今年,总投资270亿元、总面积145万平方米的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建成之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不仅是杭州的机场、浙江的机场,更是长三角的核心机场、国际化的一流机场。
很显然,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四个“百万梦想”,核心始终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目标直指全球区域性航空枢纽。
2018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累计实现旅客吞吐量3824.16万人次,同比增长7.5%;实现货邮吞吐量64.09万吨,同比增长8.7%;完成飞机起降28.49万架次,同比增长5.1%。在全国前十大机场中,航班起降量增速排名第一,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增速排名第二。
根据去年ACI(国际机场协会)初步统计的全球机场客货量排名,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赶超卡塔尔多哈机场和美国底特律机场,排名较2016年上升2位至全球第57位。
目前,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还是国内发展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机场之一。到2030年,机场将建成4条跑道,旅客吞吐量将达到9000万人次。到2040年,将建成3组远距离跑道,开辟第二航站区,构建通达五大洲的航线网络格局。
航空资源只是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桥梁,更重要的是,伴随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百万梦想”的推进,萧山、杭州、浙江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将愈发重要。
浙江省政府批复的《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曾清晰地阐明了建设示范区的有益之处:有利于举全省之力打造“浙江之门”“杭州之窗”;有利于打造浙江“大湾区”建设和杭州“拥江发展”的新增长极;有利于打造引领全省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的新引擎;有利于打造全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新高地。浙江借助临空经济示范区,可以发挥交通、产业和开放优势,强化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延伸面向周边区域的产业链和服务链,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资源配置,促进合作共赢。
幸运的是,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因“百万梦想”而具备了更强的开放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