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钱塘江

端午节与屈原:
千年而来的情怀

  初夏时节,当家家门前挂起菖蒲,空气中弥漫开艾草和粽叶的气息,那便是时至端午了。古人形容此间“恶月恶日”“五毒尽出”。炎热、躁动、疾病,一切自端午始。过去人们习惯于在端午这天出门采摘药草,怀香袖兰,均为排毒避邪之用。

  但细细说起来,端午节,既是个与时令节气相关的节日,又因为诸多名人的缘故,更多了一层人文意味。

  在这其中,屈原是一位无法绕开的人物。

  2000多年前的五月初五,一位愁绪满怀的楚人吟诵诗篇,吐露着政治理想破灭的愤懑,国仇家恨的痛苦,终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死。斯人固然已逝,“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之句仍多为世人传诵。其后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便是源于对诗人屈原的纪念。

  其实,关于端午节,并不只有一个“纪念屈原”说。在不同地域,还有源于纪念伍子胥、介子推等的说法。在浙江,端午还有“尽孝日”的意思,用以纪念因寻父而投江的“孝女”曹娥。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动人诗辞广为流传,因而屈原与端午节的渊源便显得尤为深刻。

  濯淖污泥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其人品贵重,虽穿越千年光阴,却仍有奕奕之光。今人纪念屈原,并不仅为吃几个粽子,赛几趟龙舟,更为着其背后厚重深沉的家国情怀。战国的烽火硝烟虽已远去,中原大地也早已没有国别之分,但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的决心与情怀,始终不会过时。

  这样的节日,盛几枚粽子,阅数行楚辞,清风过林,或有滚滚江水之声自汨罗江畔而来。是屈子的行吟,亦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精神传承的动人长歌。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0 端午节与屈原:
千年而来的情怀
2019-06-12 10283572 2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