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钱塘江

好句江山助 奇怀翰墨收

  山水诗,一种精神图腾

  那么多早逝的春光,稳坐在一袭宣纸中,今夜月色大好。

  赵雁君位于杭州城中高楼的书房溢满墨香,他以历代讴歌江南诗词联赋为主题的《山水雁迹》系列主题创作渐入佳境——戊戌冬月,置身赵雁君的书房,就如同漫步西子湖畔,“处处回头尽堪恋,游中难别是湖边”。墙上地上,举目所见,诗词歌赋,尽在笔墨之中精彩呈现:真、草、行、隶如春风拂面,碧水微波,柳丝如烟,莺啼燕语,天光水色,把整个西湖浸染得妩媚而温情。

  在如此氛围中,还有谁书写的《山水雁迹》能如此柔情似水、缱绻缠绵?

  引颈东望,先睹为快!赵雁君潜心创作的《山水雁迹》系列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他的艺术成就、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作品不论是丈二巨制、尺牍小品、对联条屏,皆显得笔力扛鼎,活泼酣恣、宁静深沉——赵雁君的独家风范是梦随晋人、承接汉魏、化合明清的结晶,融二王的遒媚典雅、倪元璐的奇崛豪迈、徐渭的狂放率真于一炉。既有“大江阔千里”的壮丽,又有“樱桃带雨红”的秀美,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审美意趣。

  颂之千里,尽现功力。

  逝者如斯,浙江山水流成了一川岁月。大地上的水市蜃楼,顿成了历史的幻景,一幕幕,叠现在回望中。悠长的历史隧道尽头闪烁着一束微光,赵雁君想象、还原、重塑这束来自中华文脉最深处的光芒,利用诗歌的力量照射现实世界,用笔墨架起一座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颂之万里,尽现大气。

  浙江山水之所以长,是因为山水诗在这儿起源,山川在这儿隐藏,诗人在这儿成群——回望浙江山水,是为了上升至文化的情怀和哲学的思考,那道不完的离愁别绪、想不尽的浙江山水,赵雁君却以深情的笔调把视、听、触、动、静灵活地结合在一起,豁亮甚而活泼。同样也是巨大的时空跨度,古今、天地、昼夜、黑白交融,俨然一幅浙江山水长卷,凄风苦雨里竟能听出来一些温暖,这即赵雁君对待山水、历史、情理的不同的笔墨处理。

  夜深沉,窗外万籁俱寂。对酒当歌,赵雁君不禁自问:为何要书写《山水雁迹》?

  笔墨当随时代——时代主题的转换要求书法家面对生活调整自身的姿态。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艺术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作为新时代的书法家,赵雁君总在低首思考:我辈书家亦不能重复着古人,只在自家的小圈子里打转,别人已烧过千百滚的水,你就是再滚它十次百次又如何?

  打开新思维,打开千扇窗:山水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但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浙江,山水诗鼻祖是谢灵运——他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山水诗,串起人类精神记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赵雁君想通过手中的笔,寻找生活、精神和力量的源头,并且铭记。

  如山川一般,做一个开阔的书写者,展现时代风景和人性之美。

  山水浙江,潇洒的是历代文杰,不朽的是诗词歌赋,中国文化之所以辉煌,因为它包容中国书法。

  山水浙江,当尽情大书特书。

  浙江颂,一种诗意书写

  可看见,水选择低着头的姿势,是想把流淌藏在大山深处,赵雁君还有什么理由不融入山水的洪流?

  寻踪《山水雁迹》人们欣喜地发现,赵雁君采用最本真最率性的笔墨,创作出一部史诗性“诗书美丽浙江”的新时代画卷。

  郡亭枕上看潮头,赵雁君书写着人们心中的钱江潮。

  浙江人因水而生,因潮而立,钱塘江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浙江文化。钱江潮的澎湃激昂,赋予浙江人民勇立潮头、大气开放、互通共荣的精神内涵。八月十八钱江潮,气势壮观天下无——赵雁君选用唐代李廊“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唐代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明代徐渭“秋风吹雪下江门,万里琼花卷层浪”咏叹钱江潮的磅礴气势。

  正是这惊鸿一瞥,赵雁君笔下的钱江潮,不再云淡风轻。我们从作品中仿佛看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钱江潮滋养孕育了浙江人民敢为人先的“弄潮儿”精神,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新儒学境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气度。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在赵雁君笔下勾勒出别样西湖。你若匆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欣赏西湖美景,遗憾之中请驻足欣赏赵雁君的美妙行草书吧——他笔下极具诗景的“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令人过目不忘。

  你看,无论是赵雁君的楷书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词,行书白居易《杭州春望》诗、张可久《红绣鞋·西湖雨》词句,还是隶书徐渭《望湖亭》诗句,似曾想见书法家借宋人陈起“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的诗性泼墨之豪迈。充满江南诗意。

  “放怀不管古今愁,暂向天涯作浪游……”循着宏范的诗赵雁君进入《宁波道中》——你看他的楷书方劬《甬江夜发》貌似结构平实,见其点划线条,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从宁波名人王治本赠人联中,从赵雁君的笔墨里,体悟到渔民“闲时有酒须笑乐,不关身事寻思量”的人生观。

  赵雁君,以如草舞龙的草书、行云流水的行书、楷规精义的楷书、隶式承载的隶书,写出了港通天下的宁波,书藏万卷的宁波——天与水无穷、书与文永继,宁波山水的锐气、豪气、大气、文气……一一在赵雁君笔下得以呈现。

  东南山水甲天下。

  温州,山是山,水是水;温州,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

  永嘉,山水诗的鼻祖——早在1600年前,谢灵运用手中之笔在那山那水间,开垦出了一个诗歌流派的源头。他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书坛,赵雁君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呈现在宣纸上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领骚一代书家。

  在赵雁君的真、草、隶、行的笔墨中,温州那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自然规律,也就成了笔墨师法山水之道,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的中央,正是湖州。

  这是赵雁君用行草书写的湖州:“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元初文学家戴表元的诗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画卷。这是赵雁君率意书写的湖州:亦草亦行,似隶非隶,似楷似行,可圈可点的太湖之滨烟波浩渺,是那么青山恬淡,那滴滴飞溅的墨点,似雪花飞落莫干山、浮玉山、下渚湖、苕溪河、飞英塔、半月泉……幻化成多姿多彩的山川景物。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几乎道尽人间最为珍贵的母子情、家国情,让整个中华民族记住了自己的乡愁。

  ……

  寻踪《山水雁迹》我们惊叹,出乎意料的是以行草出名的著名书法家赵雁君,竟深藏不露一手隶楷之功底,创作呈现了一批隶书、楷书精品力作。观这批隶书和楷书,又不纯粹是隶书、楷书,而是楷中带隶,隶中带楷——楷书也好,隶书也好,都带有浓厚的行草意味。这恰恰又是赵雁君书法功底之所在——“通”,古今之通、书体之通、风格之通、心手之通,通会之际,方显高度、境界。

  “只有承载历史的作品才能长留人间,只有深入生活内核的作品才能感动大众。”赵雁君用“完全不一样”来表达自己奔赴山水的心情:以前书写,着眼于所见之景,但这一次,更是要用心灵的笔墨,写出浙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使之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创新者,一种书家代表

  可以说,当代书坛,赵雁君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提供了一种继承创新的书法样式。

  自然,赵雁君成为绍兴书脉的继承者,无论是青年时期对于二王的孜孜以求,还是中年时期对于徐渭的倾心实践,无不凸显出其书法创作的绍兴特色,以及对会稽文士风骨的向往。赵雁君的高明皆在于:既驻基地域,又不为地域所限。

  应该说,是一个时代特有的展览、评奖机制给了赵雁君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其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类大展,曾5次连续荣获大奖,引起书坛瞩目,被书法界誉为“赵雁君现象”。

  人们认同的不仅仅是其书法面目,更是对其创新精神的追求。

  当然,“赵雁君现象”是值得思考的。书坛认可赵雁君,是因为书坛找到了一度失落的东西:就书法表现技巧而言,赵雁君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回归魏晋的通道、一扇书体打通的门径、一类风格融合的机枢。而且,在他的笔下,又有某种时尚的因素,从而符合现代审美需求。

  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赵雁君对当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参照价值。

  不能说,现在所有的人,哪怕学赵雁君书风的人都已经理解了赵雁君。或许还会有争论,或许其审美意趣还需要经受一定的时间来检验和考验。但是“赵雁君现象”本身,已经足以说明书法的一种进步,一种发展。

  赵雁君有如此身手,既有自身灵性的内在因素,也有许多外在的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每每落款“山阴赵雁君”的他,不仅仅因为曾经在绍兴读书、工作多年,而是说明绍兴特有的文化积淀,特别是书法艺术的浓厚氛围,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无疑,每一个载入书法史的书法家,可以说都是某一时代,某一书体,某一风格的代表人物。他们被历史记住不是没有理由的。

  当我们将视野稍稍放开,吃惊地发现,全国“赵雁君体”居然相当普遍。应该说,这一类书家,本身都是人物,他们都在书法创作和理论上有一定建树,但为什么会不约而同趋向一个种类的书学风格、类似的审美境界呢?

  从书法历史看,书法的代表性人物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书体革命的代表,比如从篆书到隶书,到章草,到楷、行、草、狂草等,都有一些代表性书家。另一种是在书法文化、书法风格上具有变革创新精神的代表。

  梦追晋人,择化简牍——对二王书法的梳理与实践,对晋人书迹的观照与诠释,使赵雁君的书法走上通衢大道。

  排铺汉风,沉潜魏石——对汉魏石刻的总结与开掘,使赵雁君的书法语言既无迹可寻又似曾相识,其创作上的广度与厚度于此可见。

  寻踪宋意,化合明清——对明清书风的融会与贯通,使赵雁君的书法构成能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碑帖结合,左右逢源——对山阴艺术的汲取与择化,使赵雁君的书法风格有了跨度上的飞跃,成为他当前创作状态的又一佳境。

  总是微笑中带着抽芯的希望,点缀溪流一寸一寸的繁华。隶书也,楷书也,立意浓厚;草书也,行书也,高古出新。在这本书法集中,除了我们常见的各种书体之外,深藏不露的是赵雁君厚重的书法功力和极富创新的书法之道。

  所有的书家,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除名师指点加业精于勤外,还融合了纯粹的个性,真正做到了字如其人,并得益于其自身深邃的学识和故乡人文氛围的滋养。

  无疑,像与不像,赵雁君都非常到位。

  可以说,赵雁君书法艺术的成功,在于他创新的艺术个性与精神。赵雁君是一位具有浓烈情感的风格型书法家,他的作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创造精神,所有的技巧、所有的观念、所有的文献都被“他”所选择、过滤与改造,个性与书风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共同生长。他将经典与民间打通,实现碑帖汇融,传统与现代的转化,其书风探索的背后蕴含着深邃的书法命题。

  赵雁君的高明在于:在经典之外的民间碎片中有了颇为成功的发现后,他仍然将书法创作的动力建立在经典之上,使其在寻觅民间碎片的过程中,仍然保持其风格的统一性和创作的稳定上升,避免了一般人常常因游离经典而出现的创作滑坡和风格分裂;有了这一创作的基点,赵雁君将目光放得更远,在原来晋人残纸、竹简草书的基础上伸展到北魏墓志、汉代碑刻等各种来自民间的信息上,如此,便使其作品的形式创造有了源源不断的养料和持久的耐力。

  品读《山水雁迹》便知书如其人:主见固执、感性理性;飘逸洒脱、严谨法度——曾经问赵雁君:大家都学你,你该怎么办?当自己成为一种书风的代言人,且跟风者甚众时,超越自我,到达新的高度,便成为无法回避的选择。

  书法之迷人,在于不期而遇的妙手偶得,更在于书家的思想与创新——书写浙江山水,梳理人文浙江,无疑是赵雁君对自我的一次重新认识重新升华。

  山水雁迹,唯天地不负人也。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0 好句江山助 奇怀翰墨收 2019-06-12 10272863 2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