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 环境立区 治水升级
张留 赵雅芬
萧
山
环境立区 治水升级
● 作为河网水系大区、传统产业大区、流动人口大区,治水,对于萧山意义重大。萧山高度认识治水工作对发展的深远意义,将其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均衡性发展的“踏脚石”。
● 这种“踏脚石”的作用,在萧山建设美丽大花园,全力筹备亚运、推进萧山赶超跨越发展的战略行动中,更是意义凸显。日前,萧山获得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称号,夺得全省治水最高奖“大禹鼎”。这也是继2017年度后,萧山再次摘得这项治水大奖。
源头治污
治水政策一贯到底
最近,萧山区美丽办(治水办)正忙着开展一项新工作:走家入户检查小区居民阳台雨污分流情况。
作为纵深推进新一轮“五水共治”的龙头工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防止水质反弹的治本之策,同时也是提升亚运筹备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三年内,除了做好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工作外,萧山还将全面开展城镇和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老旧管网修复和改造,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并深入开展企业内部和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雨污分流改造。
目前,萧山已有26个镇街、场(平台)全面启动“污水零直排”工作,通过推进全面彻底的污水纳管和严格的雨污分流,基本实现全区雨污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做到“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
随着“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深入,2018年5月,位于萧山东片围垦外十五工段的萧山临江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正式进场施工,并迅速驶入“快车道”。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整体进度87%,完成投资额达4.6亿元。
据了解,临江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完成后,该厂污水处理规模将从现有的每天30万吨提高到50万吨,能满足萧山东部地区的排水需求,大大缓解现有处理压力。
除此之外,萧山正在快速推进钱江污水处理厂的四期扩建工程,到2021年,该厂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天74万吨,将有效保障亚运会顺利进行;一个由区环境集团投资建设的4000吨/日污泥处理项目也拔地而起,已启动试运行,未来这里将成为全国较大的污泥处理基地之一。
水岸同治
美丽河湖遍及全域
萧山区不仅抓实源头治污,更注重做美水岸环境,掀起一场加强河道两岸环境整治的行动,其中美丽河湖的建设更为耀眼。
为使镶嵌在萧然大地上的江河湖泊更美丽,萧山紧跟省市步伐,制定了美丽河湖创建实施方案,按照“一河一规划、一河一景观、一河一特色、一河一文化”的要求和标准,加快美丽河道的打造。
今年3月,萧山又全面加快美丽河道建设,并明确了一个硬指标:从今年起,萧山每年完成不少于3条市级以上美丽河道创建任务,通过3年努力,实现美丽河道镇街(平台)全覆盖。
钱江世纪城是实现“接轨大都市、建设新萧山”的重要板块,也是钱塘江沿岸将优美江景和现代商业相结合的重要景观产业带。穿梭其中的东风河,毗邻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穿过奥体博览中心,是钱江世纪城主要河道,已被列为省级“美丽河湖”创建对象。
目前,东风河的全面整治和景观绿化建设已经完成,描绘了一幅蓝天碧水的新画卷。当你走在东风河的栈道上,感受到的是现代化和大自然的完美融合。
美丽河湖不仅仅是考验河湖的水质,还是衡量流域环境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除了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萧山美丽河道的创建,在尽量保证河道原生态的同时,还突出亲水性,让沿河百姓能真切拥有治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塘街道吕才庄社区有条吕才庄河,曾几何时,河道部分河段被淤泥堵塞,居民们曾痛惜失去了这条美丽的河道。如今,在综合整治下,这条记忆中的河道又回来了,而且带来了更多惊喜:吕才庄河绿地景观建设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通过透水铺装和排水沟渠,增强雨水消纳功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像一块可以呼吸吐纳的海绵一样,形成一个雨水调蓄系统,缓解城市内涝。
科技助力
治水插上智慧翅膀
城市大脑,被誉为杭州向世界献出的一份礼物。
萧山在城市大脑总体框架下设立河道“小脑”,致力于推广在全省创新应用的智慧河道云平台,则是萧山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它集成了“一河一档”、排放口溯源、实时监测、应急指挥、问题处理等功能模块,依托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探索与基层治理“四个平台”信息数据的共享共联,实现水岸环境实时、可视管理,确保涉水问题发现解决在萌芽状态、事后自动生成电子档案,通过搭建“治水小脑”实现科技治水。
“科技治水改变以往巡河缺乏精准性的缺点,让涉水管理部门和河长可以对整个流域河面和沿河情况一目了然,第一时间预警涉水违法行为和水质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萧山区美丽办(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智慧化管理,目前覆盖了8条河道,两年内将实现城区71条河道全覆盖,让萧山河道更“聪明”。
更神奇的是,智慧河道云平台链入了萧山区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全区7000名网格员,成为河长们的“手”和“眼”,一旦有污染河道的情况上报,萧山区4个平台就会把事件分别传送给相关责任部门,全面拉起覆盖全区水体的人机互动网格体系,开创水域环境长效监督和管理新局面。
截至5月27日,萧山借助“智慧河道云平台”系统处理涉水问题两万余件,其中大部分经“四个平台”流转,处置时间平均提速1至2天。
不仅如此,近年来,萧山还大力推进“智慧环保”建设,整合环境统计、排污申报、刷卡排污等18套环保系统,集成废水、废气、固废、放射源、空气质量五大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环保一张图、监管全覆盖。
再度捧起“大禹鼎”,恰逢萧山谋划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
当前,萧山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爬坡期、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要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必须要有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萧山区美丽办(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说:“萧山依水而生、凭水而兴,我们将以成功捧起‘大禹鼎’为起点,秉承大禹精神,守护优美水环境,进一步借水而起、勇立潮头,为萧山区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和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