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受理| 打造办事新平台
不必国内国外来回跑、多次跑,办事变得像网购般方便
文成全方位打造涉侨服务平台
“曾经的印象是‘办事慢、脸难看、靠关系’,而如今完全变了,‘高效率、微笑欢迎、服务周到、一条龙服务’等,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脑海。”日前,温州市文成县归国华侨胡向前,在该县审批中心办理完回国定居手续后,由衷地点赞。
游子归心似箭,落户快马加鞭。这样的场景,正是文成“最多跑一次”海外版不断拓展的缩影。
文成是著名的侨乡,全县共有16.8万华侨旅居7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上7.3万归侨侨眷,涉侨人口占全县户籍人口的60%。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外华侨对出入境、户籍办理、各类公证、民事纠纷调解,以及回国投资和养老等涉侨公共服务需求呈逐年递增,且大部分事项需本人国内国外来回跑、多次跑。
针对广大侨胞的热切诉求,文成县委、县政府不断创新和探索涉侨服务举措。从2009年开始,该县率先推出“特邀海外调解员制度”、建立“网络法庭”、运用远程视频办理公证等改革举措。这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受到海内外华侨华人的一致好评,也为温州市跨境延伸涉侨公共服务窗口提供了文成样本。
截至目前,文成县海外服务中心梳理确定80项政务服务事项,2019年底计划实现涉侨审批事项应入尽入。
见证者说:“对于越来越多的海外温州人来说,现在一部手机就是一个窗口。”
一键受理| 打造办事新平台
原先很多需要本人回国办理的手续,如今在手机上就都能办成。文成县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静介绍说:“对于越来越多的海外温州人来说,现在一部手机就是一个窗口。”
聚焦华侨办事国内国外来回跑、多次跑的实际困难,文成整体谋划涉侨服务综合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海外再延伸拓展,全力打造涉侨服务文成样板。
为了让华侨办事变得像“淘宝购物”一样方便,文成通过“警侨在线”,建立市、县、乡三级服务站点及对应的境外联络点,为在外侨胞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安办事办件服务。
在此基础上,创新性打造以“全事项上网、全预约服务、全智能审批”为特征的“温警在线”平台,引入国家发改委立项、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开发的“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技术,海外侨胞通过手机登陆平台,即可全流程在网上办结包括出入境证件预受理、出入境预约办证、个人出入境记录查询、投靠类迁移户口等196个公安办事事项。除法律规定不宜网上办理的38项,“一网办”比例达100%,一证通办率达到60%以上。
对须“线下办”事项,工作人员只需在线视频确认群众身份和委托报告,以谈话笔录和视频资料作为依据,由国内委托人线下完成有关手续后,即可审批办结。截至目前,文成已实现80个事项“委托办”,土地权确认、补偿协议、户口变更等系列手续“委托办”的成功实现,避免了人员来回跑的尴尬,有效加快了“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作的推进速度。
法国侨胞朱女士就切实感受到了回国办事的便利。
不久前,朱女士带着4个未成年孩子,前往文成县玉壶镇派出所办理回国定居、境外出生小孩申报登记户口、迁移户籍等业务。根据原来的户籍相关政策,她要先把自己的户口办下来,才能办理子女落户,再进行户籍迁移。按照正常程序,差不多要一个月。然而,事先不知情的她,已经订购了20天内回法国的飞机票。
经办员赵锡树了解情况后,立即一次性告知朱女士需要准备的材料,同时容缺受理其子女申报户口登记的材料,告诉她通过网上办理甚至可以一次都不用跑。十多天后,朱女士拿着办理好的华侨回国定居证来到派出所,赵锡树立即去县公安局为她落户,并于当日返回为她和家人办理完所有户籍业务。
变“华侨跑”为“民警跑”,在文成早已不是新鲜事。为更好地服务外籍华侨,文成建立每日连线制度,接受华侨在线咨询,非公安机关职责范畴的事项可代为受理,及时流转至事权部门承办和反馈结果。同时实行容缺办理,对缺少的非原则性材料,只要承诺事后补交就可先予受理和审批,事后再补齐。
针对多数在外华侨没有使用国内号码而导致无法注册成为实名认证用户的问题,文成县侨联专门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开发“华侨通”手机APP。全球海外华侨用户可通过申请国内手机号码联接浙江政务服务网申请网上办事,再利用手机拍照上传相关材料,即实现全数据完成申报。
见证者说:“下午3时多开始,通过视频连线核对信息资料,4时左右就拿到了证,真是太方便了!”
跨境连线| 涉侨事项全覆盖
如何让在外华侨切身享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红利?文成通过跨境连线的方式,让海外华侨“身”临其境办理业务。
“下午3时多开始,通过视频连线核对信息资料,4时左右就拿到了证,真是太方便了!”这是2018年5月,在文成县审批中心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侨属王大健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不动产权证时喜出望外的场景。这次跨越千山万水的“涉侨”不动产登记办理,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跑出了全国第一本海外侨胞不用回国就成功办理的不动产登记证。
文成投资近300万元打造海外服务“实体店”——海外服务中心,通过远程视频取证,大大缩短了海外华侨的办事时间。该系统可跨境办理外事侨务、公安、司法、不动产登记等80项涉侨业务,为广大侨胞在同一个综合平台内实现所有审批服务事项而无需回国办理提供了方便。
据悉,办理“第一本”事项的申请人,是王大健的女儿王心平,现居住荷兰,在家乡文成购买了一套商品房需要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原本王心平要花上半个月时间和近万元路费回国办理,现在只需在国外向米兰分中心提出申请,通过电子审批流程,即可实现不动产权证“海外办理”。
“很多华侨在海外的事业都很忙碌,回国办证既费时间、又花精力,费用还高。”文成县侨联主席胡立帅介绍,通过跨境连线的方式受理海外侨胞办理不动产登记证,是为侨服务综合改革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文成首创的业务。从司法服务到公证服务再到政务服务,海外服务中心涉及业务越来越多,高效便捷的办事体验受到了广大侨胞的好评。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部门入驻,让更多的华侨审批服务在平台上运行办理,让更多的侨胞体验到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
从过去跨越千山万水来回办,到如今通过视频连线的现场一次办完,文成县海外服务中心为广大境外华侨解决了办事多次跑、来回跑的“老难题”,让身在海外的文成华侨深切感受到国内审批程序的巨大变化。
设立海外服务“实体店”,实现服务常态化,华侨办事天天可“刷脸”,让更多在外侨胞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文成还改变以往每月定期开放集中受理的“碎片化”服务,国内服务中心根据时差调整工作时间为16时至20时,保证海外服务中心的正常办公。
见证者说:“十年前,一个国内的家事官司,从海外使领馆办理认证手续开始,到法院判决生效为止,一般需耗时2年左右。现在法院通过网络法庭,仅需半个多小时就能审结。”
以侨为桥| 化解纠纷新机制
去年9月,文成县人民法院收到一起十分紧急的解除收养关系纠纷起诉。原告桐庐县社会福利中心诉请,解除被送养人小明(化名)与其文成籍养父母之间的收养关系。
原来早在2007年,这对养父母从桐庐县社会福利中心依法收养了小明。后因他们常年工作生活在国外,小明实际由居住在北京的表姑抚养。去年下半年,小明即将初中升高中,考虑到孩子身心发展,表姑表示愿意收养小明,遂向福利中心申请变更收养关系。
陈尔赞是该起诉讼的主审法官。他说,小明养父母均在国外,如果坐飞机回来与福利中心解除变更抚养关系,或者来参加诉讼,必然耗时耗力。而且等抚养关系解除变更,小明下半年上学的事情也就耽误了。
为此,文成法院迅速启动特邀海外调解员制度,法官利用跨国网络法庭,开庭审理该起抚养权纠纷案件。在意大利务工的小明养父母按照约定时间,到米兰海外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网络通讯系统参与国内庭审。
在国内法官与米兰海外特邀调解员的参与、见证下,桐庐县社会福利中心与小明养父母达成调解协议,自愿解除双方收养关系。随后,小明表姑按照程序收养小明。半个月后,小明顺利升学。
“十年前,一个国内的家事官司,从海外使领馆办理认证手续开始,到法院判决生效为止,一般需耗时2年左右。现在法院通过网络法庭,仅需半个多小时就能审结。既不用去使领馆办认证手续,也省去跑回国的麻烦。”特邀海外调解员胡建金感慨道。
涉侨纠纷案件牵涉当事人大多身处国内外两地,存在取证难、送达难、沟通联系难等问题。为了高效化解涉侨纠纷,文成县司法局、法院、侨联等多个部门“牵桥搭线”,协同海外同乡会、华人华侨贸易总会等团体,在意大利米兰、罗马成立民商事调解委员会,聘请特邀海外调解员负责送达法律文书、网上立案、网上见证授权委托等工作;聘请具有一定法律素养、调解能力、热心公益的华侨作为海外调解联络员,为华人华侨提供法律咨询、接受法院委托调解民事纠纷案件等服务工作。截至目前,累计聘请29名华侨作为海外调解员、联络员,协助法院送达案件348人次,大大降低了适用公告送达的案件数量。
该院还在审判区设立专门处理涉侨案件的网络法庭。海外侨胞通过网上立案系统或SKYPE账号,即可递交起诉材料申请立案,还可直接参加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解决华侨华人诉讼难、诉讼成本高、审理时间长等困难。截至目前,通过远程网络视频开庭审理案件已达197件;立案审查时间从原来的1个月缩减为半个小时,审理天数从原来的140天下降到60天。
(本版图片由文成县委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