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解决竹笋加工厂环保难题助农增收
一家工厂“复活” 十万亩林“变现”
本报讯 (记者 滕昶 暴妮妮 县委报道组 陈传敏 通讯员 叶丽丽) 5月中旬的天气已有些闷热,正在自家山上砍毛竹的吴育员却劲头十足。“我家有6亩地,今年大概能卖出9000元毛竹。”趁着午休间隙,吴育员扳着手指跟我们算账。这样的好日子,他前两年可不敢想:“多亏了你们浙江这边的罐头厂重新开了起来,不然,我这竹笋没人要,年年都烂在山上。”
吴育员是福建省政和县岭腰乡岭腰村人,该村毗邻我省的庆元县安南乡。吴育员口中的罐头厂,则是经庆元多部门联合服务、扶持,今年3月重新开业的安泰竹笋产销合作社竹笋罐头厂。这家厂的“复活”,一下子盘活了以安南乡和岭腰乡为主的十余万亩竹林,两个乡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这家罐头厂是庆元最大的一家竹笋罐头加工厂。安南乡、岭腰乡几乎所有的竹笋,都卖到这里加工成罐头。由于附近鲜有替代产业,罐头厂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两个乡竹农的生计。也因此,合作社有三分之一的福建籍社员,成了名副其实的跨省合作社。
然而,由于发展初期观念落后、资金短缺,加上用地紧张等原因,该竹笋罐头厂的污水处理设施一直没有更新。而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工厂产能的逐年提高,其污水处理能力已达不到要求,竹笋罐头厂无奈关闭。庆元县积极引导竹农转向中药材、锥栗种植等。但丰富的竹林资源“躺”在那儿,竹农还是心疼,让竹笋罐头厂“复活”,成了他们的心愿。
自今年“三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群众的这块“心病”被列为庆元县要重点攻坚的工作。自然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多次赴现场勘察协调,环保部门还专门从龙游请了一家环保公司来合作社考察设计环保设施方案。 (下转第五版)
(紧接第一版)经反复论证,庆元县决定帮助合作社“复活”。多部门负责人直接在合作社竹笋罐头厂里设置了临时办公室,联合办公、现场办公成了常态,终于赶在3月竹笋采收季前,建好了一个日处理能力达到450吨的污水处理设备。经监测,环保达标了,竹笋罐头厂也就此“活”了过来。
如今,竹笋罐头厂重新常年运行,竹农可以分季节将春笋、冬笋和其他农产品送来加工。就在上个月,竹农们用大车小车不断拉来竹笋,热气腾腾的工厂里100多名工人忙碌着,这里一天要加工10万公斤春笋。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家有近50亩竹林,平时还负责收村里散户的笋,竹笋罐头厂重新开起来后,自己一年至少增收五六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