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深读

织就和谐小城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崭新要求。近些年来,织里镇坚持“治本为首、法治为重、标本兼治”的社会治理思路,积极探索和实现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化治理的转变,通过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激发群众自治热情等,促进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实现了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和社会化,打造了社会治理的“织里样板”。

  一是创新体系,实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通过推进市区镇三级行政体制改革、开展镇域划分、设置社区全科网格,让以前“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管不细”的问题迎刃而解;通过加强法治文化培育、着重依法治理市场、大力整治城市环境,使人们树立法治观念,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处事、依法行事。在推进依法治理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城镇发展和管理体制有效衔接。

  二是创新方式,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通过实施“智慧织里”项目,推进社会治理领域的“机器换人”,为社会治理植入了“最强大脑”,实现向科技要人力、要生产力。这样做既有利于提前预测预警,有效防范各类社会风险;也达到了节约管理成本目的,实现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

  三是创新理念,实现社会治理的社会化。织里镇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强化社会共治,合力打造和谐织里。通过引导社会组织项目化、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发挥商会协同作用等,增强了社会治理的感情力量,提高了社会自治程度,使政府与社会在“双向互动”中焕发“乘数效应”,也实现了政府由单一主体变为主导力量和兜底保障。

  社会治理创新,在本质上就是社会重建与政府改革。这些年,织里镇聚焦基层治理、着力民生福祉、推动改革创新,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织里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织里会更加美好。

  (作者系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9 织就和谐小城 2019-05-14 10055416 2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