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老大哥”坐不住了

——萧山自找短板谋变图强(上)

  编者按:萧山,曾经的县域经济发展“老大哥”,在新一轮发展中却未能保持领先身位。原因多样,但关键一条就是面对变局之时,没有及时转变观念,错失了培育新产业、形成新动能的先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目前,萧山干部群众正奋起直追。萧山遇到的问题,在我省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解剖萧山这只“麻雀”,是为推动各地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老大哥”坐不住了

——萧山自找短板谋变图强(上)

本报记者 金 波 吴雅茗 裘一佼 张 留 区委报道组 吕耀明

  2018年GDP总量被余杭反超,丢了“浙江经济第一区”的桂冠;GDP增幅5.7%,跌至1995年来的最低,低于杭州全市;工业投资连续几年零增长,去年甚至负增长……

  最近,在杭州市萧山区召开的创强大会上,萧山人自我揭短。

  自去年11月全区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来,这种“强刺激”已不止一次。

  数据很刺眼,但这就是萧山的现实:传统发展模式不灵了,后劲不足、招数不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缺乏。

  感慨、焦虑、不服……萧山人坐不住了。

  “冠军”易位

  为什么“输”

  “老大哥”,这是萧山几十年来听惯的称呼。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市再到经济强区,依靠发达的民营经济,萧山GDP总量一度多年蝉联全省第一,还多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前十。

  “当你没有危机意识时,其实你已经处在危机之中了。”钱江世纪城亚筹办工作人员章晓深有“温水煮青蛙”之感。2015年,突如其来的变化给感觉良好的萧山人“当头一棒”——财政总收入被多年来经济体量仅为萧山一半的余杭一举反超。这几年,萧山主要指标的增速几乎全线落后于余杭,且差距越拉越大。

  让萧山追悔莫及的是,错失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波浪潮,直接导致去年信息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7.5%,远低于全市26%的平均值。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老牌工业强区危机重重,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仅为3.4%,分别比全市、全省、全国低2.9、3.9和2.8个百分点。

  有人惊觉,萧山被先进所困、为先进所累,自我感觉良好,习惯走“老路”。

  有人惋惜,最近的十多年,萧山新经济新业态培育滞后,新动能严重不足……

  各界的讨论声中,杭州和萧山的决策者都看得很清楚:萧山的烦恼,深层次原因是思想没有和时代同步,行动没能跟上变革的步伐。尤其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的时候,萧山还陷于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之中,落后就成为必然。

  在去年11月的全区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会上,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佟桂莉向全区干部群众连发“四问”:

  践行新时代新思想,特别是在把握新发展理念上,我们的思想够不够解放?

  落实新时代新要求,特别是在坚决破除思想禁锢的传统做法上,我们的思想够不够解放?

  顺应新时代新形势,特别是在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全球的大格局中来审视谋划萧山发展上,我们的思想够不够解放?

  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特别是在突破发展旧思维打好创新主动仗上,我们的思想够不够解放?

  一声声叩问响起,一层层光环褪去。萧山人从“难以接受”到看清真实的自己。

  复盘过往

  短板在哪里

  萧山人从来都是“弄潮儿”,敢想敢干、战天斗地。过去的萧山一没有工业基础、二没有资源可用、三没有国家大型投资,靠着艰苦创业的精神,突破重重禁区,有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有了民营经济的崛起。上世纪90年代萧山就比全国提前8年实现GDP翻两番,本世纪初就实现工业产值超千亿元,有了“老大哥”的地位。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然而,辉煌的业绩让萧山产生了路径依赖,追求短平快项目,追求制造业规模快速扩张。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到来,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群经济跃升,过去的发展方式无法给产业和城市带来本质上的提升。

  萧山人蓦然回首过往岁月——

  对传统产业依赖过重,创新驱动不足。信核数据董事长任永坚回忆,2006年萧山曾建立国际创业中心孵化新项目,但因培育时间较长,萧山后来制定出台的扶持政策继续倾向于投资快、见效快的工业项目,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空间很小。

  县域印记明显,开放包容合作意识不足。章晓曾在城建系统工作,在他看来,萧山撤市设区18年,一条钱塘江不仅是地理沟壑,更像是心理界线。萧山自身缺乏积极融入杭州的意识,同一条高架路的建设总是比杭州其他城区慢一拍等现象时有出现。

  “本地化”严重,人才和资源流动少,创新发展活力不足。一位归国的萧山籍科学家坦言,萧山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还不够多、不够深入,项目整体质量和水平也有待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品质不高。部分镇街的负责人坦言,全区“北强南弱”的现状依然没有较大改观;城市的框架虽然已经拉开,但相比杭州主城区,城市配套、道路交通、城区环境等方面的差距有目共睹,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

  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有“本领恐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信局局长韩梦龙观察到,萧山的干部,流动少、年龄偏大的问题仍有存在。兆丰机电董事长孔爱祥则直言,现在不怕政府“不理你”,就怕政府“不懂你”,企业的发展现状已经远远超过干部认知能力水平。干部们也在讨论中自省:一些干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思想观念、工作理念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萧山的发展。

  现实令人坐卧不安,每个部门、镇街都刮起解放思想的“飓风”,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在对标找差距,拷问自己该怎么办、萧山该怎么办。

  二次创业

  还能再当先锋吗

  吃改革饭长大的萧山人怎甘心落后?

  今年年初,在区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上,大家剖析了当前萧山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萧山要在新时代奔竞不息、勇立潮头,必须坚持敢担当善作为,必须发扬改革精神。

  在讨论中,人们屡屡提起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县农村促富大会”,那时的萧山抓住了时代机遇,引领时代潮流;人们也常提到一批思想开放、敢做勇为的党员干部,是他们助推了萧山的蝶变与腾飞。

  萧山的辉煌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起步,也必将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新一轮竞争中再度崛起——这是萧山人的共识。他们憋足了劲,重整行装,走上“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时代,也给了萧山新一轮发展的“风口”。时间上,2022年之前的亚运筹备期和后亚运时代,萧山城区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必将大为提升;空间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浙江省打造“大湾区”、杭州“拥江发展”、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等,为萧山带来重大战略叠加的机遇。

  看清自己在时空轴上所处的方位,萧山人起而行之。

  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萧山人瞄准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奋力赶超。在不少传统工业企业里,正静悄悄地布局着数字工厂、工业大脑。

  针对屡被诟病的“开放度不高”现象,萧山人打开胸襟、敞开大门,向先进地区学习,大力引进符合产业导向的外地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把最优的区块留给先进产业平台。

  大胆地去闯、去试,萧山各镇街充分发挥着想象力,主动融入长三角、“无中生有”搞起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力绿色经济。

  “放大招”营造最优创业创新生态,开展民情双访“定向专访”活动,启动全域环境整治提升,优化干部的选拔任用……

  萧山在“补课”,萧山在赶超。实招几多,成效如何,敬请关注下篇。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老大哥”坐不住了 2019-05-13 浙江日报2019-05-1300014 2 2019年05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