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品如何炼成
曾羽 陈潇
穿梭于万向精工的智慧车间,智能机器人正在生产销往全国各地的轮毂轴承。让人难以想象,50年前的万向还只是个小作坊。车间门口印着“讲真话,干实事”的标语,其提出者正是被称为“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行者”的鲁冠球。
初识鲁冠球,是通过浙江日报早年刊发的《鲁冠球成功之路》,4000余字,让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开拓者形象跃然纸上。尽管是35年前的报道,但3位浙报记者对人物的精准判断和细节的深入刻画,就算放在今天也是经典。“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成了我们此行最想探寻的答案。
在万向集团的会议厅内,集团工作人员莫晓平和原文作者之一周守瑾老师作为亲历者,为我们还原当年采访情形。周老师清晰地回忆起35年前和鲁冠球交谈的场景,从采访的时间、地点、座次,到对话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提问,一切如数家珍、恍如昨日,简直让人不敢相信眼前的老记者已是90岁高龄。谈起这篇报道的“经久不衰”,周老师称自己只是作了回“搬运工”。他还记得,为了还原胶南订货会的场景,他连珠炮式地向鲁冠球发起追问“你坐什么车去的”“大车还是小车”“大车有几个人”“你们分别坐在哪”,有了丰厚的素材和详实的细节,剩下的才是文字的推敲和逻辑的串联。
但我们仍满怀疑惑地向周老师发问,为何鲁冠球会成为长盛不衰的典型,为何老记者们在35年前就有着深刻的洞见?周老师谦虚地解答说:“我和老鲁接触后就认定他是一个踏实可信赖的人,不是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写,而是他一直是这么做的。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用这些事情本身来阐明鲁冠球的观点,作品才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不久的未来,记录时代的笔将交到我们手中,到那时,我们又如何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此次“同走”,周老师等前辈对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践行,给了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