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现代化的带头人
李丹(省记协主席、浙江日报原总编辑)
35年前,我和迟全华、周守瑾到萧山采访走在改革前列的乡镇企业家鲁冠球。35年后,这位没有“退休时间表”的战士已经永别了他深爱的万向。回想过去对鲁冠球的多次采访,其音容笑貌宛在眼前。
创刊70周年之际,浙江日报组织“同走新闻路”活动,老中青三代新闻人共同探寻鲁冠球的改革创新精神,很有意义。
1984年春,我在上虞采访时,接到报社领导电话,要我去萧山采访鲁冠球。当时鲁冠球已经小有名气,但对于这位“乡村能人”,也有一些不同声音甚至是争议,比如,企业搞好了,他自己该不该拿高额奖金?率先致富了,他自己该不该率先建新居?对这些争议,我们没有预设立场,而是通过采访去寻找答案。
到了位于萧山宁围的万向后,我们3个人在万向职工宿舍住了整整一星期,做了大量外围采访。每天采访结束回到宿舍后,我们3个人边下棋边讨论,鲁冠球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和鲁冠球正式面对面采访的时候,他很有激情,很有想法,语言也很有特点。后来,我们就合作采写出了《鲁冠球成功之路》这篇报道。报道刊发后,引发更多人对鲁冠球、对万向的关注。
后来我对万向的发展还多次做过跟踪报道,也和老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鲁去世后,他的儿子鲁伟鼎说:“面对最大困难时,他最乐观;面对最多风光时刻,他最谨慎;面对最大需求时,他能表达不需要;面对失去一切时,他还在惦记减轻别人的痛苦。”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去年,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中央表彰了100位改革先锋,其中就有老鲁,对他的评价是“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行者”。
鲁冠球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鲁冠球精神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农民实现自身现代化的缩影和代表。改革开放40年,成就了许多中国企业家,鲁冠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带领一群农民,通过投身工业化这条道路,实现着他们自身的现代化。从最早搞现场管理,到搞要素管理——“两袋投入”(即脑袋和口袋),再到搞战略管理,从一家草根民营企业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鲁冠球实现了农民自身的现代化。这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气质的转变,是一个从最初不自觉到后来半自觉、自觉的转变,一个非常伟大的转变。
这个转变还在路上。在我国更多地方,农民自身的现代化还在不断推进中,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现实命题。今天,我们怀念鲁冠球,就是要传承他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推进这个进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