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千帆竞发景色新
南苏
嵊泗:千帆竞发景色新
南 苏
初夏的嵊泗,海风轻拂,花开两旁,树木葱葱。
漫步在嵊泗黄龙岛的“一米街”,石板路干净明亮,如同水洗过一般,昔日到处是臭鱼烂虾、猪粪鸡粪的黄龙岛早已没了踪影。
“邋遢黄龙”的变身仅仅是嵊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纵观嵊泗,每个岛屿、每个乡镇都在悄悄发生变化。截至2018年底,嵊泗全县6个小城镇已全部通过验收,洋山镇、黄龙乡被评为省级样板,嵊泗连续两年被评为小城镇整治优秀县。
过去两年来,嵊泗共计实施项目112个,完成投资2.49亿元,全县城乡环境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城镇秩序持续改善,乡容镇貌明显提升,走出了一条富有美丽海岛特色的整治之路……
过去两年来,嵊泗通过美丽环境打造激活了美丽经济,2018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68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
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跨越东海吹进嵊泗,这个滨海岛县经历了一次化茧成蝶的蜕变。生态环境的改变让小镇变美,海岛旅游的发展让村民变富,城镇品质的提升让生活变好……一幅美轮美奂的“美丽海岛·花园微城”的画卷已经展开。
黄龙乡:东海石村 渔乡故里
波光粼粼的海面,依山而建的石屋,静候守望的村庄,极目遥望,一座“海上布达拉宫”就此浮现……清凉海风拂面,眼前的醉人海景,令人流连忘返。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黄龙乡坚持“高标整治、因地制宜”原则,围绕“美丽海岛·花园微城”建设,将整治工作与特色精品村创建工程相融合,投资2451万元投资完成17个整治项目,形成“一种村韵风貌、一条主题街巷、一项特色产业、一个美丽村口、一套文化标识”的统一建设格局,一个富有特色、独具韵味、生态宜居的滨海小镇就此蝶变新生。
海岛资源是宝贵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为了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黄龙坚持渔农户垃圾“2+N”源头分类模式,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施生活垃圾外运工程,将岛上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分类减量后通过垃圾运输车和登陆艇船运方式运至嵊泗本岛进行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其中环卫基础设施投入80余万元,用于购置分类果壳箱80个、垃圾箱3200余个,改造垃圾房70座,以及环卫车辆运营维护等。此外,投入200余万元实施渔农村厕所改造工程,打造简洁美观、干净卫生且具有特色的无害化公厕、生态公厕,并落实专人负责厕所保洁。
渔用物资乱堆乱放一直是黄龙乡容村貌的一大短板,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南港社区村于2017年下半年拆除18幢烘干厂房,新建可供60~70艘帆张网渔船物资堆放的渔用场地5800平方米,并对每艘船的物资摆放区域进行了合理的划分,不仅消除了渔用物资乱堆乱放现象,还提升了城镇品质,改善了人居环境。
洋山镇:国际港口 旅游新城
东海大桥举世闻名,在东海上如巨龙般腾飞,一头落在上海,另一头就落在小洋山岛上。不远处,洋山港码头一片繁忙,即便是夜晚,也仍旧灯火辉煌。
洋山镇又称崎岖列岛,与上海南汇隔海相望。2016年11月,洋山镇全面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洋山港口旅游新城建设”部署,第一时间组织编制了洋山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投入5085万元,全力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提高城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现如今,洋山镇的变化疾如旋踵,洋山的面貌今非昔比,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
在整治过程中,洋山镇充分挖掘临近上海、港城底蕴的文化内涵,在主街道设计方面,运用仿古灰砖屋檐、灰色的砖墙,陪衬红色的金边招牌,与洋山镇的海景相结合,加强街道立面的统一与立体感。与此同时,洋山实施更高质量的“再造绿岛”景观提升工程,通过建景增绿、见缝插绿、拆围建绿等举措新增绿化面积29510平方米,以“绿”包围“灰红”,一幅五彩洋山诗意画就此铺开。
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质,打造精品旅游新城,洋山镇积极创建舟山市美丽乡村示范乡镇,通过建设城东、圣港美丽乡村精品村,实施“美丽庭院、魅力家园”活动,打造“小青瓦、镂空窗、洋山景”文化长廊等举措,将“美丽理念”融入千家万户,不仅靓丽了渔家内院,也凸显了港城外景。此外,洋山镇积极申请创建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投入1760万元重点整治钥匙岙一带,结合钥匙岙独有的“山、海、港”自然资源,以小梅山景区入口为首,钥匙岙景观带为尾,休闲公园为重点区块,串联起“小梅山景区”旅游风情线。一个集风景美、功能美、生态美、生活美于一体的美丽洋山小镇轮廓日渐清晰。
为顺应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要求,洋山镇以党建为统领,通过网格服务、融合联动、考核监督三项举措激发“四个平台”建设新动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切实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实效,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图片由嵊泗县整治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