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伴随我60多年的剪报
翁碧松
我有一张跟随我60多年的《浙江日报》剪报,每当看到它,我就想起父亲,思绪也一下子又回到60多年前。
1956年,18岁的我进入杭州市政府组织的自学补习学校学习。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急需培养大量建设人才,就从补习学校挑选优秀学生,输送出去进行专门培养。记得当时第一批学生去的是北京气象学校,第二批是南昌航空工业学校,第三批是北京水力发电学校。第三批名单中有我们班3名学生,其中就有我。当时学校到处张贴着“有志青年,响应号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标语,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建设作贡献是多么崇高和光荣,而对于个人来说,所有学费和生活费由国家承担,有这样的机会,我决定响应号召去外面拼搏,于是背上行囊去了北京。
那时,年轻的我还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一下子跑那么远,想家、想父母是必然的。当时和家里唯一的联系方式只有信件。出发时,我把一张1956年6月6日出版的《浙江日报》剪报塞进了行李。因为这张报纸上刊登着当时杭州纹工生产合作社丁志平主任撰写的一篇报道,上面提到了我父亲的名字,配的图也是我父亲工作时的照片。在那个年代,如果报上登了一个人的姓名和事迹,那代表一种社会认可,是荣誉。
那篇文章的标题是《我们怎样创作绸缎上的纹样》,文中说纹样设计人员要经常出外去写生,这对丝绸纹样创作和提高设计水平很重要。那时候社领导已开始经常组织设计人员到西湖各景点写生。文章表扬了我父亲写生时不怕脏、不怕苦的敬业精神。文中说:“他看见了一朵夹在枝叶丛中姿态优美的花朵,蹲下去、俯下去都不能达到写生的要求,便不顾肮脏和潮湿,仰卧在地上写生。”那时我父亲已经快60岁了。
我父亲一辈子对工作兢兢业业,他踏实肯干、不计名利、乐于奉献的思想品质一直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每年年终评比都被评为“优秀工作者”。他热爱家乡,勤奋工作,笔耕不辍,为杭州历史文化传承、丝绸事业的发展付出了毕生心血和汗水,令人敬重。
1958年10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陕西省电力设计院,一直为陕西及陕甘宁地区新建中小型火电站、变电站、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搞岩土工程勘测,直到1974年才调回杭州。在外地求学、工作10多年,这张《浙江日报》剪报一直伴随着我。每当想家、感到苦闷或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拿出这张剪报,仿佛父亲就在身边,教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事,一股如丝般连绵不断的爱成为我坚强的后盾,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60多年过去了,父亲已经离开我47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改善,我搬过几次家,每次搬家都要扔掉许多东西,但这张泛黄的《浙江日报》剪报每次都会跟随我到新的住处。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翻看它,内心的感慨便不由自主地涌上来。
(作者为杭州浮法玻璃工业有限公司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