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挡道人不到
如何破解
李攀
近日,杭州永宁院小区的小李姑娘因车被挡,打了31个电话,苦苦等了3小时,才等来车主挪走乱停的车辆得以出行。小李的遭遇经报道后,引发广大网友共鸣:乱停挡道的没任何损失,规规矩矩停车的付出不小代价!治理“车挡道人不到”乱象,难道就没办法吗?
有人说,停车挡道不文明行为屡次发生,根本原因是停车难。但停车挡道,为什么就不及时主动挪走呢?倘若车主留下联系方式,在被通知挪车时迅速行动,也能获得大家理解;可往往很久还找不到车主,求助于114或者交警也无效;有时即使联系上车主,车主还不愿意来。可见,哪怕停车难得到缓解,人们的道德水准也并不一定就能随之提升,停车难只是停车挡道后不及时主动挪走的借口。
道德呼吁和倡议并不能时时奏效,就如小李所说,深夜下班回家没有车位,无奈挡人车前,是否可以在车前多贴两个联系人的号码?清早是否可以提前十分钟先去挪一下车?可现实是,总有人不把这些倡议放心上。当有人做事缺少原则和底线,甚至丝毫不觉得内疚或者难为情,公众只能期望管理部门立个规矩,让乱停车者付出代价。
可令人尴尬的是,管小区的没有执法权,有执法权的不管小区。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对于公共道路外的事故、报警,不属于交警部门管辖,这就意味着交警不管小区内部。在小区里乱停车挡别人道,法律上又对其缺乏相应惩处措施。
其实,生活中类似的困境还不少。比如,在“高铁霸座”事件发生前,公众拿霸占座位的乘客也没啥办法,劝不走他也不能强制把他拖走。媒体报道后,有关部门十分重视,高铁“霸座男”最终被限制乘坐所有火车席别180天。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买短乘长”成了热词,很多短途乘客上车后才补票,甚至直接“强行”坐到目的地,导致列车超员,最后逼得铁路部门出手。
究其因,总有些人习惯于行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界。从法律角度来说,他们这样做没有明显触犯到哪条法律,或者不值得动用法律资源;从道德角度来说,这些人自律性不足,还对他人带来不良影响,从而给社会治理带来麻烦。
车挡道人不到,如何破解?有网友建议,杭州市不妨做一个统一的举报平台,发现乱停车挡道,谁都可以拍照举报,超过30分钟不挪走,后台就通知交警来拖车。还有网友建议,将不文明停车行为与社会信用体系挂钩,试行拍照举报,审核后录入系统。“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网友积极建言献策,有关部门更应积极行动起来。
破解“车挡道人不到”的困境,既拷问人们的道德水准,也考验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