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周年特别报道·征文摘登

一篇稿子救了一座祠堂

  从战火中走来的《浙江日报》,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在这个特殊时刻即将到来之际,我忽然想起,我还欠浙报一声谢谢。

  事情还得从我的家乡说起。我的家乡在一条狭长的山谷里,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边有一座张氏宗祠,因为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

  2015年12月的一天,我因为回家探望父母,午后闲暇,走进了这座古老的祠堂。看到那破败的戏台,还有大厅里那静立的石柱子和柱子上镌刻的对联,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这个祠堂里读书的情景,想起了柱子上述说的历史。

  回家后,我迅速提笔写下了老村的曾经和自己当天的感触,写下了《别有洞天黄源村》的散文,着重述说了村里这座张氏宗祠。

  文章写好后,我投寄给了《浙江日报》。

  2015年12月22日,我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仔细阅读着早上刚送到的《浙江日报》,当我看到第21版时,一篇题为《别有洞天黄源村》的散文占了很大篇幅。

  同一天,这篇2000余字的散文被本地知名微信公众号纷纷转载。山村也就此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2016年1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山村来了位不速之客。这位戴着一副眼镜,看着有点斯文的中年男子走进了这座古老的祠堂。他让随行的司机叫来了村干部,听他们述说祠堂的曾经和现在。临走时,他才说出自己是县里领导。

  几天后,县里乡里分别来了几拨人。他们走后没几天,县里拨下一笔款项用来修缮祠堂。到了年底,一座修旧如旧、仿如曾经的祠堂成了山村的文物古景。

  尔后,村里多了一些传说,但更多人在说《浙江日报》。他们说小山村的事第一次上了《浙江日报》,还是这么长的一篇文章。

  于是,他们在我回家时,几次托我谢谢这份报纸,谢谢那位刊登文章的编辑。我答应了,但一直没机会。

  当《浙江日报》迎来70周岁生日之时,我把心中积存的感恩化为一声谢谢!衷心感谢浙报为村民了却了一桩心事。

  (作者为浦江县农业农村局文秘)


浙江日报 周年特别报道·征文摘登 00008 一篇稿子救了一座祠堂 2019-05-06 浙江日报2019-05-0600012 2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