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我省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说——
“这是我一辈子都会坚守的事业”
本报记者 李攀 王璐怡 叶晓倩 张亦盈 侯明明 通讯员 张鸿曌 区委报道组 张凯悦
编者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4月23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92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69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797个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在这一张张勤劳的面孔中,不少来自于浙江。近日,我们深入他们的工作一线,一起倾听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秉持初心、勤勉奋斗、坚守梦想,用双手和汗水创造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
瑞安交警李建兴
48万辆机动车的
最强大脑
4月19日,周五,晚高峰比平时提早了近半小时。瑞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指挥室内,科技中队指导员李建兴目不转睛地盯着液晶屏幕墙。不断切换的监控画面,显示着全市各条主干道的交通运行情况。“罗阳大道和104国道交叉口南口出现车辆滞留,队尾已排至马鞍山路口,南北向红绿灯周期调整到46秒,疏导部分车流……”随着一连串指令下达,5分钟后,原本即将“打结”的路口恢复顺畅。李建兴长长舒了口气,来不及喝口水,又忙着指挥调度下一个繁忙的主干道。
头顶“大盖帽”、矗立在车流人海中,“哔哔”吹着哨子,变换各种指挥手势,大概是人们对交警的固有印象。而李建兴所在的交警指挥中心掌管的不是一两个路口,他们要负责调度的是整个瑞安市48万机动车和100多万人口组成的交通“洪流”,这个担子可不轻。
2013年初,瑞安市公安交警大队成立了温州首个县级公安机关规范化交警指挥室,各方面都表现出色的交警塘下中队基层交警李建兴被派到指挥室担任指挥长。瑞安是全国有名的经济百强县,老百姓生活水平较高,平均每三四个市民就拥有一辆机动车,机动车拥有量在全省同类城市排名第二。车多、交叉路口多、道路狭窄,城市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是当时瑞安交通的特点,“堵车”成了瑞安人的生活日常。群众不满意,一线交警也跟着“吃苦”。
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李建兴是典型理科男,他一直琢磨着要让交通变得智慧,几个电话给了他灵感。“很多朋友听说我到指挥室工作,出远门前总给我电话询问路况,能不能也让老百姓都知道?”李建兴想到了在刚刚火起来的微信平台上进行路况直播。当时手机网络还没有开通4G,打开监控视频要近半分钟,李建兴自己画图纸和软件设计企业反复修改,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将时间控制到了6秒左右。记者点开“瑞安交警”的路况“云直播”平台,30多个道路关键节点堵不堵,一目了然。这项便民的“黑科技”后来被多地交警部门引进,“瑞安交警”也成了当地最早火起来的“网红”号,如今已经吸粉28万人。
为提高交通指挥的效率,李建兴还带领团队搭建了“一体化智慧交管”平台。过去交通指挥中的路况监控视频、信号灯控制、诱导屏等分属于不同系统,各有一台电脑掌管,这让李建兴很头痛。以查看路况监控视频为例,指挥室民警需要熟记上千个监控点位的名称,效率可想而知。李建兴和程序设计人员一起连着研究了几个月,终于把这些系统全部整合到了一个高度集成化的软件控制系统中,指挥调度效能提高了一大截,这在温州乃至全省都属领先。随着交警指挥室的高效运转与近几年李建兴牵头建设的一系列高科技智能交管“机器人”的成功运用,现在瑞安城区早、晚高峰时,以往一个路口拥堵导致周边连续几个路口“链式反应”的现象不再出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作为48万机动车的总指挥,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李建兴笑着点点头。
有件事,李建兴至今记忆犹新。2016年的清明小长假,指挥室接到报警电话,一位产妇在前往医院途中突然临产,车辆被堵在车流中。李建兴立刻和值班人员分工指挥,对讲机里的声音此起彼伏,“沿线交警做好接应准备,车牌号为‘浙C7C××’的银灰色轿车,即将开到飞云高速入口”……警车从56省道一路鸣警笛开道,沿线的几十个信号灯路口,悉数为他们优先放行,拥堵路段则提前疏导,终于将这一家人顺利送到医院,母子平安,“多亏了瑞安交警给了我们一条生命通道!”
在李建兴看来,“能让老百姓不堵车不堵心,才是最大的成就感。”
衢州工匠叶土良
省下1300万元的
技能大师
头顶橙色安全帽、眼戴透明防护镜,站在普通车床前,叶土良的神情变得认真专注。速览加工图纸后,调转速,挂挡,抬启动杆,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
叶土良,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任,也是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之一。
暮春时节,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机械修造厂车间里,机器轰鸣;数十台车床依次排开,身着灰棕色工服的工人,车铣钻磨,手艺娴熟。
在车工王俊勇负责的普车边,三三两两站着不少工人,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此刻正操作车床的叶土良身上。刚从北京出差回来,叶土良又一头钻进了车间。几天不在,帮同事成功解决几个堆积难题后,大家喊他“露一手”。徒弟王俊勇主动让位,叶土良也没扭捏,直接上场。
车床启动不久,车刀位置陆续“吐出”一根根铁丝圈,仔细一瞧,大小、粗细都分毫不差,不过几分钟,原始金属块便被削出了漂亮的螺纹。断电、卸工件、再将各部手柄打归零位结束,干净利落的手法不禁让人拍手称赞。
“王俊勇平时加工的零件相对比较复杂,不过叶大师什么都会,这对他来说太小意思了。”吕卸芳进厂7年,是金工1班12名普车车工之一,叶土良曾担任过她的班长。
从叶学徒到叶班长再到叶大师,改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叶土良在车间一线的好学和奋战热情。
27年前,18岁的叶土良去朋友工作的机械车间参观,第一次看到了车床加工而出的铁屑,“就跟手工艺品一样,觉得好玩也很神奇。”有了兴趣,当年年底他便加入当地一家机械加工厂。
东看看西瞧瞧,学徒叶土良什么都想试一试。即使是搬钢材这样枯燥的活,在他看来也很有意思,“搬多了才知道钢材之间还有不小差别,比如35号钢虽然含碳量和硬度都没有45号钢高,但机械上使用更多。”
凭着这股爱琢磨的劲儿,进厂半个月后,叶土良成功加入了车床加工岗并成为当时车间最好车工的徒弟。上班跟着学,下班再复习,看着如此爱学又勤奋的徒弟,师傅也乐意毫无保留地教。“师傅还给了我一本1956年版的车工书,他说看懂这本书,车工基本也就干出门道了。”这本书,叶土良看了十年,装订的书线都已破损。
基础扎实,入门2个月他便成功出师,4个月就开始带徒弟了,而一般学徒至少要满一年才会独立操作。
2004年,叶土良进入元立公司。15年来,他是大家公认的实干先锋。27岁车间机修工周春光是叶土良的“粉丝”。4年前周春光刚入职不久,遇到了难题,“有车工反映,车床能正常工作但一直有很大响声。”他跟着另一位有机修资历的同事找了一个多小时愣是没找到“病灶”。“最后找叶大师,结果他一听一看就解决了,原来是车床一根轴稍微弯了。”
你要问问叶土良还有啥绝活?他却摆摆手说自己“没有绝活”。他认为,再好的绝活也抵不过现代化的机器,不论是切割面还是光洁度,人工肯定达不到数控设备的水平。“不过,人的创造力是机器永远无法代替的。”他说。
叶土良所在的企业十分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他在这里尽情发挥,目前已领头获得6项国家实用专利。看到工人对滚筒轴打孔非常辛苦,他一阵捯饬,发明了方头轴工装夹具,一次性将10根890斤重的滚筒轴上下固定,统一用车吊翻转,将效率提升了一倍多……这些年,“没有绝活”的叶大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多项,共节约成本近1300余万元。
栽培“一枝花”,更需“春满园”。5年前,叶土良在党委政府和企业支持下,成立了技能人才工作室,依托工作室平台积极组织技能培训,先后为企业培养了高级技师6名、技师13名、高级工78人。此外,他还为其他车、钳、焊企业开展工人培训,培训专业人才200多人。“解决一些复杂性加工和一些企业难题,为员工降低工作强度,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算是我的强项。”叶土良说,希望通过这些强项让更多人以工人职业为荣。
金华村医项建明
扎根乡镇20年的
健康卫士
4月18日上午7时30分,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中心卫生院里一间七八平方米的诊室已被病人围得满满当当,他们都是专门来找副院长项建明的。
“项医生,我这两天头有点晕,夜里也睡不好。”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刚一开口,项建明立马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到她跟前,“来,您坐下,我给您量个血压。”
“项医生看病既细心又耐心,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坐在角落里候诊的邵奶奶冲着项医生竖起大拇指:“如果没有他,我可能到现在都没法站起来。”
邵奶奶今年70岁,赤松镇黄泥垄村人。去年,她因一场意外导致髋骨骨折,在市区医院做了手术后便卧床在家休养,可半年多过去仍未康复。原来,老人的体质比较特殊,对钙吸收不良,需长期肌注上级医院配置的补钙针,还要经常赶到10多公里外的医院去注射。行动不便的她很是发愁。
项建明听说后,利用午休时间来到家中为老人治疗。经过连续60多天的帮助,邵奶奶终于恢复健康,重新站起来了。
“侬哪里不舒服啦?”项建明用方言关切地问邵奶奶。
“来配点药,顺便看看你。”总担心身体有小毛病的邵奶奶,见到项医生心里才踏实。
说话间,一位病人递过来30元钱,“项医师,这个钱还你。”“你啥时候欠我钱了?”项建明一头雾水。这样的场景,时常会上演。在偏远的农村,病人没带够药钱是常有的事,项建明就自掏腰包。“我都忘记了,但病人都记得牢牢的。”
结束忙碌的门诊后,项建明每天会背上沉沉的药箱,到村民家里去,他是附近2000多位村民的签约家庭医生。
当天下午1时许,项建明刚刚走到赤松镇石牌村村口,六七个村民就围了上来,热情地喊: “项医生,你来了啊!”大家熟悉得像朋友一样。
这次出诊最让他担心的是87岁的宋凤钗。老人心脏不好,年前又中风,最近脚也肿了。他撩起老人的裤脚,边用手指按压。接着,他又给老人听心脏、量血压。“这是心衰引起的脚肿,我给你带了药过来,你吃几天试试。”
项建明是老年慢性病管理专家,记者翻开他给每一位病人做的档案,里面包括病种、等级评估、上次随访日和下次随访时间等,每一项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多年来,项建明的足迹遍及赤松镇每一个村,穿梭在每家每户,为他们治病解答,宣传健康理念,帮助大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掌握饮食、运动、用药的正确方法。
20年来,项建明医治好的病人数都数不清,但其实,他自己也是位病人。出生在金华农村的他8个月大时得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左脚落下了残疾。由于深知疾病带来的痛苦,项建明从小就坚定了从医之路。
1989年,他考上山东省一家医学院,大学毕业后扎根于农村,1998年被人才引进到赤松镇中心卫生院。在艰苦条件下,在主攻儿科业务的同时,他积极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及时抢救急性及危重病人,同时力所能及地开展一些外科业务。如今,他已经成为卫生院的金字招牌,每年个人门诊量达1万多人次。
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赤松镇中心卫生院从10多年前只有10多人的小卫生院发展成一家50多人的全省首批甲等卫生院,并成为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项建明说:“我的很多大学同学都在省级大医院里工作,有的甚至是业内顶尖人才。但我不羡慕,在基层医院做一名全科医生,会是我这辈子一直坚守的事业。”
本报记者 李攀 王璐怡 叶晓倩 张亦盈 侯明明 通讯员 张鸿曌 区委报道组 张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