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临安三服务这样破难攻坚——

机制创新 专家发力 部门联动

  临安三服务这样破难攻坚——

  机制创新 专家发力 部门联动

  叶临风

  2019年,是临安城市国际化、产业现代化、全域景区化三大战略的攻坚之年,年轻的杭州第十区已开启融杭一体化发展的壮丽征程,迈入了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加快转型的全新阶段。

  这一年,同样是临安全面融杭的关键之年。除了经济腾飞、产业转型,在“三服务”中做到与基层、与群众心连心,也是临安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重中之重。截至4月12日,全区已走访210个村(社区),农户2499户,解决问题134个。一个个难题被破解的背后,有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农业专家数年如一日的科研,更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力。

  给项目松绑

  做细小微工程管理

  “我们这个竹笋收储交易市场,6月份就能建成了,预计年收入在9万元以上。”高虹镇崇阳村支书方建新指着崇阳村委大楼旁一片10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一座拔地而起的二层大楼,他有些自豪地说。

  更令他感到自豪的,是竹笋市场的道坦硬化项目,在没有找任何中介公司的情况下,完全由自己村镇进行设计、审计。方建新说,道坦硬化项目由镇纪委监督、村镇建设办参与指导,经村务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策决定,进行申报审核。

  最终,这一标的近20万元的项目采用“简易招标”形式,不仅节省了6万多元村集体资金,项目周期也缩短了15天。

  去年,临安区将100多项分散的村级管理制度,精简梳理成9张通俗易懂的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经过一年多实践,村干部规矩意识明显提升,决策程序更加民主,村级项目运行日趋规范。

  然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临安实施的2800余个村级项目工程中,70%以上为20万元以下小额工程。“从立项、设计招标到审计验收等,至少要12个环节,流程繁、时间长,影响了村级工程运转效率。”崇阳村村委主任赵建军说。

  今年3月,在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基础上,临安按照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实效的原则,在高虹镇崇阳村、板桥镇三口村、於潜镇光明村三个村进行试点,对施工难度不大、技术要求不高的20万元以下小型工程项目,探索实施“简易流程招投标”办法。将园林绿化、道路硬化、土地整理等6大类12项小额工程类项目的限额,由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对这类项目,不仅可以在网上进行审批,还将之前繁琐的流程精简为村务联席会议讨论审议、简易招标、施工监督、验收审核4个环节。

  “从监督检查的情况看,项目简易招标的形式,让一个联席会议就解决了过去好多环节要做的事,省钱又省事。”临安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说,实行工程项目简易流程后,全区18个镇(街道)村(社)已实施项目预算资金平均下降30%,村级工程项目生成时间从平均20天缩短至平均3天。这一举措,达到了镇村减负、百姓认可、绩效提升的多赢效果。

  几十年来创收近百亿

  农林专家为土地“把脉”

  农技专家张有珍一年至少有100多天在各村转悠。有时,是村民打电话来向她求助;更多的时候,是她自己想去看看。

  2016年,张有珍被选聘为临安区竹产业技术首席专家,与她有相同身份、全区不同农业产业的首席专家共有12名。

  临安是首批中国十大竹子之乡之一,以雷竹笋为代表的竹产业始终占据着全区农业产业的头把交椅。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后,临安竹产业的一些问题也逐步凸显,如产竹林老化、退化,低散乱带动乏力,品牌弱化等。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6年,临安成立了一支竹产业农技推广队伍,每3年会评出一名首席专家,以及十多名基层乡土专家。这批专家定期下乡进行技术指导,对农户的求助随叫随到;平时,这支竹专家队伍还会进行土样检测、探究竹林退化原因等方面的实验,以此更好地帮助当地村民。如今,临安的竹产业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在太湖源镇横徐村,农业合作社成员邵观夫的另一个身份是基层乡土专家。去年,他家的竹林又一次迎来了大丰收。

  “在科学管理下,我们的竹子平均亩产值达到30000元,最高纪录曾突破60000元。”据了解,这个数字是其他许多地方的数倍。

  如今,临安有全国最大的“菜竹园”,全区有竹林面积97万亩,全区竹产业年产值已达30亿元。其中,竹笋一产产量25万吨左右,一产产值14亿元左右,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

  同时,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竹笋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笋竹加工企业及加工点近200家,年销鲜笋15万~18万吨及各种笋制品。

  在良好生态环境下培育成长的临安竹笋,与“临安山核桃”一同跻身全国农产品区域价值百强榜,品牌效应正逐步打响。根据临安的三年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全区竹林面积有望稳定在100万亩,实现笋竹全产业链产值40亿元,巩固临安“中国竹子之乡”地位,打造江南最美菜竹园。

  全力推进

  “无违建区”建设

  4月21日,临安区锦城街道锦都嘉园最后一户阳光房被拆除。至此,小区83户违建全部拆除。过去这一个月里,锦城街道党工委委员陈利国几乎每天都在小区现场监工。

  “今年的目标,是在锦城街道创成36个无违建示范小区。”2019年,临安区冒出无数个像陈利国这样的人物,他们活跃在拆违一线,为临安创建“无违建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拆违过程中,临安一直以大体量违建为突破口,聚焦拆除严重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严重影响重大项目建设以及面积特大等违法建筑。“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共拆除1000平方米以上违建1213处,面积达310.74万平方米。如锦城街道青柯村一处大围墙内4幢价值300万元以上的违建豪华别墅,一天之内被全部拆除。“也遇上过不少‘关系户’,比如临安汽车东站边上一酒店,顶楼搭建了3000平方米的宴会厅,酒店负责人四处托关系,最终也逃不过违建被拆的命运。”临安“三改一拆”办田泉说。

  处在转型升级阶段的临安,也时刻注重在城中村改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村落景区创建、危房治理等工作推进中,坚持统筹结合。2018年,临安区荣获杭州市“三改一拆”行动优胜单位、“无违建”创建行动优胜单位、“四边三化”专项整治优胜单位。去年以来,新鉴定的357幢D级危房和涉及公共安全的5幢C级危房全部拆除,其余234幢C级危房全部整治到位,荣获全省农村危房治理绩效评价第一名。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村落景区建设中,违建、围墙一起拆,危房、附房一并拆。最终,临安14个小城镇中,有7个荣获“省级样板”。

  临安还从机制上创新,遏制新增违建。比如创新农民建房监管模式,免费设计农房通用图集,按照110平方米、125平方米、140平方米三个户型面积,设计了浙西民俗型、山地宜居型、田园风光型等共计84个户型图,提供给建房户查阅选择,并对农村泥瓦匠统一培训、持证上岗,从源头上遏制了农房违建问题。再比如完善小区违建管控机制,过去一年,临安在主城区及中心镇149个物业小区推行信息登记报告制度,从源头制止了256起违法建设,累计控违面积达6800余平方米。

  (图片由临安区委办公室提供)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机制创新 专家发力 部门联动 2019-04-25 浙江日报2019-04-2500012;浙江日报2019-04-2500014;浙江日报2019-04-2500015 2 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