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模老匠人 巧手复刻木船时代
本报记者 于诗奇 王夷 拍友 张思寒 赵梦琦 摄影报道
儿时的记忆中,你是否常能在海边看到那一艘艘木船,好似弯弯的月亮在海面上飘荡。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手工制造的木船逐渐被现代化的机船所取代,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浙江玉环有这么一位老人,凭着自己的记忆和工匠精神,把对木船的留恋复刻进一个个精巧别致的船模里。看到这些船模,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远去的木船时代。
今年72岁的陈高海是坎门后沙的船模手艺人,在离后沙的入口处不远,就是他的船模工作室。“我原来是在造船厂修船、造船,因为这几年后沙改造,造船厂拆迁,才专门建了现在的船模工作室。”陈高海告诉记者。
其实,在船模工作室成立之前,陈高海已经做了10余年的船模。从2000年起,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琢磨制作船模。因为有多年的造船经验,陈高海做起船模得心应手。
从那以后他渐渐地迷上了做船模,开始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船模制作上。谈到船模文化的传承,陈高海说,现在还在做船模的基本都是他们这一代人,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为此,他也感到有些担忧和无奈,但对未来仍有一丝憧憬。
“现在没人想学这种老手艺了,我也只能趁自己现在体力还跟得上,能做就多做些,以后有机会在后沙的旅游区再办一个规模大一点的展览馆,让更多人欣赏到我们玉环的船模,了解我们海岛的渔民文化。”陈高海说。
本报记者 于诗奇 王夷
拍友 张思寒 赵梦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