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公告

浙江德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摘要)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行上下凝心聚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大零售”战略方向,围绕“增收入、降成本、控风险”的经营方针,推进集约化经营、扁平化运行、精细化管理、智能化建设、市场化改革,全面加快数字化现代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步伐。

  一、责任管理

  (一)公司简介

  截至2018年末,德清农商银行辖属支行(营业部)35家,分理处5家,从业员工人数615人。我行总资产达到356.04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278.5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89.26亿元,五级不良贷款余额1.27亿元,比年初下降0.13亿元,五级不良率0.67%,比年初下降0.26个百分点,实现各项收入17.28亿元,实际利润7.37亿元,全年上缴税金8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信息披露

  本行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工作,努力确保信息披露及时、公平、真实和完整。在信息披露时遵循孰高、孰严、孰多的原则以保证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2018年,本行根据信息披露政策制订并经董事会正式审议通过的《2017年度报告》和《2017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在《浙江日报》披露。本行根据监管要求,结合本行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实施关联交易依法审批,披露各项关联交易活动。本行建立了重大违规事项报告制度,要求辖内各级机构按照监管要求定期报送重大违规事项,并对违规事项整改进程进行持续监控。

  (三)年度荣誉

  荣登“第八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和“全国农村金融十佳科技创新机构”,荣获首届中国银行业微视频大赛最佳创意铜奖,湖州农信系统“2018’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新时期、新发展、新作为劳动竞赛活动三等奖,湖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移动支付推广应用先进单位,湖州市银行业2018年“银协杯”服务礼仪大赛二等奖,2018年度金融统计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荣获县级服务业“双星”企业、服务业(除房地产业)纳税前10名(第1名)、功勋企业,德清县“金融系统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2018年度浙江农信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

  二、经济责任

  (一)支持“三农”发展

  一是推进乡村振兴。与县农办联合印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协作关系日益紧密,通过信贷合作、项目合作、信息合作、慈善捐助等形式,不断深化服务乡村建设成效,注重支持集体经济发展,为全县九个相对薄弱村授信2000万元,至2018年末已发放贷款1023万元。二是推进全域美丽建设。紧跟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步伐,依托“和美家园”农房贷款,深度融入新农村建设工程;围绕德清县绿色旅游发展目标,创新推出“民宿乐”贷款,全力支持“农家乐”“洋家乐”等绿色旅游新业态;以“五水共治”为载体,以“河长制”为抓手,结合“清禾公益”,创新开发“绿币公益贷款”。2018年,共为全县治水人综合授信2亿元,让全民参与到治水中来,享受治水红利,至2018年末,已发放绿币贷款0.93亿元。三是深化“三位一体”改革。联合县供销社共同印发《深化“两山”信用服务,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工作实施意见》,创新推出两山系列贷款,以“两山扶农贷”“两山兴农贷”“两山兴业贷”支持现代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推动绿色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和科技高效农业的落地生根与发展壮大。至2018年末,为1129户农合联客户授信,做到授信、评级全覆盖,授信总额7.53亿元,用信余额4.22亿元。发放“农业产业链贷款”10笔,金额1000万元。四是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围绕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本行持续扩大农村抵押范围,发放农村土地流转承包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盘活了农村“沉睡的资产”。至2018年末,全行三权抵押贷款525户,金额2.31亿元。

  (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本行继续发挥县域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支持力度,贷款投放总量明显上升。至2018年末,本行各项贷款余额189.26亿元,比年初新增37.49亿元,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138.99亿元,占比73.44%。30万元(含)以下个人信用贷款户数占比达81.26%,余额占比66.42%。一是大力发展智慧小微,结合“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和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工作任务,制定“智慧小微”金融服务行动计划,以互联网思维革新管理手段、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二是不断完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机制,围绕小微企业客户资金需求短、频、急的融资特点,根据“一行一特色”要求,专人团队负责服务小微,同时创新“易贷通”小微企业循环贷线上产品,减化小微企业流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前共梳理小微企业名单323家,至2018年末,本行共发放小微企业循环贷63笔,金额7072万元;三是加强政银合作,整合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等多方资源,积极推广“中小企业保证保险贷款”“税银贷”等产品,构建风险共担、价值共享的服务体系。至2018年末,共发放税银贷5.49亿元。四是创新信贷产品,创新推出“农权贷”系列贷款、“民宿乐”贷款、商标权质押贷款、“源享贷”贷款、“安享乐”贷款和“红色动力”贷款等系列贷款产品,进一步发挥支农支小金融主力军,助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完善金融服务渠道。

  一是升级丰收驿站。在“丰收驿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消费及零售生态,发展跨界的社区综合服务,建立“丰收驿站”农村消费维权服务点、打造公共文化宣传阵地、打造农民健康管理站,至2018年末,丰收驿站128家,今年通过“丰收驿站”实现金融业务办理854741笔,金额9.38亿元。二是广拓自助服务渠道。在农村地区加大助农POS机、助农终端等机具布放;在城镇地区大力推进ATM机、自助银行布设,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实现分层服务。到2018年末,本行年电子银行替代率92.13%,比年初(89.26%)上升2.86个百分点;互联网业务渗透率为35.35%,比年初(27.37%)上升7.98个百分点。三是优化物理网点服务。加大智慧网点改建,今年科技支行、永安支行、中心路分理处、高桥分理处陆续搬进新网点,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舒适网点。利用数据挖掘与分析,为渠道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压缩柜面服务窗口,充实大堂服务人员,推进“存折换卡”工作,做好大堂业务分流与宣传引导。

  (四)加强金融创新能力

  创新金融产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创新思维加强自身的业务转型。一是创新存款理财。积极创新开发理财业务产品,目前已建立净值型理财、保本保收益、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开放式1个月、开放式7天、开放式1天等覆盖各类型的理财产品体系,主动对接资管新规,有效推进本行理财业务转型,至2018年,本行累计发行理财产品206期,金额70亿元。二是深化小银行平台开发,在人、财、物管理以及业务拓展、营销、维护、决策和风控等方面全面实现系统化、平台化运作,2018年小银行平台三期建设了16个平台模块,优化了7个系统,新建17个数据模型。

  三、社会责任

  (一)员工发展责任

  1.合理用工。本行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招收应届毕业生、社会招聘和同业引进等多种形式,积极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18年,本行累计向社会提供就业职位49个,员工薪酬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本行工会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出发,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向员工支付工资。本行员工享有国家、浙江省和本行规定的各项福利和休息、休假权利。

  2.员工培训。本行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今年以来我行共组织线下培训19期、2749人次,持续加强线上“掌上学”移动学习平台运行,组织各条线开发55门微课程,购置100多门的通用管理类微课程,今年学习次数17.63万次,人均学时4.89小时;强化内训师队伍建设;组织中高层读书班,邀请高校学者来我行讲课,组织中高层人员外出赴上海交大、清华等院校培训,进一步强化员工赋能教育体系建设。

  3.人才战略。强化奋斗型人才队伍保障,围绕“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提升计算机、法律、数学等急需专业人才引进,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员工运用大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研发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对信息科技、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分析应用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逐步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4.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活力农商 巾帼建功”为主题的女员工亲子活动和“我运动,我奋斗,我快乐”员工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活动;指导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划拨和指导使用工会经费,丰富员工业余生活;组织参加德清县职工篮球赛等活动。建立“婚、育、病、丧”员工关爱机制,组织困难员工调查摸底,落实工会资金、关爱计划、困难补助、补充医疗基金池调整等工作,组织节前家访、新春慰问。

  (二)金融教育责任

  本行制定《浙江德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2018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全面推进2018消保工作。一是多措并举,落实各项金融消费者保护宣传工作。以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菜场等形式,通过防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强化本行维护消费者权益主体责任。集中组织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活动,对银行理财业务纠纷、违法违规“校园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客户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创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二是修订完善消保考核办法,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根据《浙江德清农村商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对辖内40家支行进行了现场检查和书面反馈,根据检查结果要求严格落实“首诉责任制”和“三见面”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强金融维权服务站“一牌一本”建设,根据《浙江德清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维权服务站管理办法》,积极建设金融维权服务站,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登记簿,及时受理相关投诉、建议等。

  (三)爱心公益责任

  一是持续推行减费让利政策。对被评为“双强”党组织的称号的企业提供“红色动力”系列贷款产品,享受1年免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并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优惠与倾斜,同时推出“爱心卡”、青年创业贷款、贫困妇女贴息贷款、粮食贴息贷款等产品,对政策扶持内的小额贷款实行利率优惠,给予创业群体资金扶持,奠定创业基础。继续减免丰收卡开户费、工本费、年费等16项费用,努力让每一位德清人都有尊严的享受到基础金融服务。二是持续赞助公益事业。2018年以来与德清县清禾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开展合作,共建“农商清禾”公益品牌,2018年青禾公益捐赠100万元,2018年开展教育捐赠140万元,向幸福阜溪公益基金会捐赠10万元,向环卫工人服装捐赠25万元,与各社区结对,共建社区基础设施、养老服务等;同时,推出“丰收爱心卡贷款”“出生地助学贷款”等产品,用于帮助低保户、残疾人、困难学子等,2018年慈善类贷款发放近1亿元。三是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组织开展双千万结对帮扶献爱心活动,结合“走千访万”、党员固定活动日等活动,持续开展送爱心餐、爱心公益跑、送电影下乡、义务献血、垃圾分类、暖冬送衣等志愿服务活动。

  (四)合规经营责任

  一是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开发上线反洗钱辅助系统、声誉风险系统,优化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成功入选省农信联社试点联系行社。二是推进全面从严治行。开展合规宣传教育,完善检辅系统标准库,将检辅问题、处罚标准导入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加强合规、审计的检查问责机制,全年累计行政处分8人次、经济处罚478人次、处罚金额35.96万元。三是强化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平安护航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等工作,落实安防消防全面检查、安全工作暗访、实地场景测评等各项工作举措,组织安全知识测试、安全管理培训,强化各机构安防意识和责任。开展消防培训、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活动,深入开展心防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全行物防技防水平,实现全年安全经营。

  四、环境责任

  (一)绿色金融责任

  一是加强对科技环保型小企业帮扶力度。将科技金融重点发展项目与绿色金融服务相结合,重点支持科技型、环保型、成长型的小企业,推动“绿色智能制造”发展,至12月末,共发放科技型小企业贷款172户,金额16.20亿元。二是深度融入农村经济绿色升级。创新推出“排污权抵押贷款”,利用信贷杠杆,积极参与传统养殖户及化工类企业的综合治理与转型工作。严格控制并主动压缩、退出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工、纺织、印染等行业贷款。积极引导金融资源从“两高一剩”“低小散乱”等落后产能领域有序退出0.66亿元。至12月末,本行发放绿色信贷企业贷款41.02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规模的21.68%。

  (二)节约环保责任

  本行制定节约行为准则,向全体员工发出倡议,拍摄公益宣传片,张贴节能宣传语,将节能要求纳入文明服务规范检查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办公场所环境温度控制,在办公区域设置危险废物回收筒,集中收集处理废电池、电子废物、废油泥,减少环境污染。在员工中积极倡导省纸、省墨方法,建立内部OA办公系统网络,实现文件网上流传,节约人力和耗材。


浙江日报 公告 00013 浙江德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摘要)
2019-04-19 浙江日报2019-04-1900004 2 2019年04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