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展现工会组织的新作为
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宁波工会“三服务”在行动

  展现工会组织的新作为

  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宁波工会“三服务”在行动

  段琼蕾 王志勇 郁诗怡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营经济成了宁波经济的最大亮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力军,贡献了全市80%的税收、约6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出口额、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宁波民营企业一次次华丽转身和弯道超车,民营经济一次次扶摇直上、提质增效,广大民企职工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一道成长,其中也凝结了宁波市工会组织的一份付出。

  宁波市各级工会紧紧围绕服务职工发展这一核心要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加强民营企业工会建设,千方百计丰富民企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维护民营企业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努力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中,为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本月,宁波市总工会出台了《关于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 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从大力助推民营企业创新提质、切实稳定民营企业职工队伍、尽心竭力为民营企业减压降负、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5条实实在在的举措,条条都从当前民营企业的迫切需求出发,继续助力民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组建劳模工匠服务队 精准帮扶中小微民企

  “宁波从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大量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跟实体经济的融合,从怎么融到怎么改,产业转型过程中,有大量技术难点困扰着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微民营企业。”宁波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为此,去年12月,专门组建成立了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43支服务队汇聚了全市产业一线最为出色的能工巧匠。

  今年1月,宁波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首站来到宁波永灵航空科技有限公司,6名技师“会诊”后解决了如何提升C919大飞机发动机精密零件的加工工艺难题。接下来,服务队还将分批进民企、进社区、进学校,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帮扶、技术培训等公益活动。如果有相应的技术服务需求,企业可通过8718平台、甬工惠平台发布需求,由宁波市总工会对接相关“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提供公益性技术帮扶。

  除了定期组织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到一线服务外,宁波市总工会还采取举办“工匠沙龙”的方式,请来工匠担任主讲,今年首期活动上,全国劳模、浙江工匠陈俭峰就与30多位来自民营企业的一线职工进行了焊接领域的技术交流。体验完课程后,参加的职工纷纷感慨收获大,解决了技术难题,还学到了新技术。

  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职工技能快速提升,宁波各级工会组织搭建了“孵化发育、成长成才、创新实践、带徒传艺、集结聚力”五大创业创新平台,每年筹集1000余万元资金用于一线技术工人学历技能提升的教育培训补助,已组织近10万名职工参加技能培训,5万余人获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助推4342名职工提升学历。

  实施“港城工匠”培育计划,宁波市总工会每年计划从优秀一线职工中培育选拔50名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港城工匠”,目前宁波已诞生129名“港城工匠”,共有33人入围“浙江工匠”,位列全省第一,还推出了“港城工匠·智造未来”职工创新成果展。

  宁波市总工会还开展了“万名技师带高徒”活动,命名表彰“百对好师徒”,着力引导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首席工人、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做好“传、帮、带”工作,拓展了职工技能人才培育的新路子。此外,宁波各级工会以赛代训,不断促进职工立足岗位学技练艺,两年来举办职工技能精英赛群英赛300余项,涌现137名市级首席工人、323名技术能手;各种技能培训1227场,参与职工4.42万人,1550人取得职业技能证书。

  接下来,在大力助推民营企业创新提质工作上,宁波市各级工会组织将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广泛开展职工岗位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和深入实施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活动,包括如在新技术、新业态领域,探索符合民企技术业态特点的新工种项目技能竞赛;重点培育十大民营企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示范点;依托职工发展中心和五一培训学校,针对民企的需求,通过个性化定制和订单式送学服务,全年计划向民营企业送学百场等。

建设“小二级工会” 服务民企职工零距离

  2500余家,覆盖8万余家企事业单位,服务就近就便就亲……在宁波,随着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即“小二级”工会)建设的全面展开,原本游离于工会组织外的职工有了“娘家”。在探索“小二级”工会建设过程中,宁波工会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最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宁波特色,在全国、全省领先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破解“小二级”工会建会盲点时,宁波工会重点聚焦电子商务、物流货运、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等行业和领域及新社会组织,通过园区统筹、村社统筹、片区统筹、商圈统筹、行业统筹等模式,开展集中建会行动。以商圈领域为例,陆续在86个商圈建立工会联合会,覆盖职工60余万人。其中,新华联商厦工会联合会成为全国商业零售行业首家以导购员为主体的商场工会联合会。

  针对原有大量“小而散”的工会联合会,宁波工会实行撤、并、改,逐步推动联合会向规模化发展。规范联合会组织架构,普遍推行“1+N+X”模式,“1”即工会联合会,“N”即工会联合会下属单建工会,“X”即联合会下属联合基层工会。与此同时,通过新建、扩建、改建、联建、租赁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实体实地型联合会服务活动站,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联,为区域、行业内职工提供更优服务。

  “建起来”是宁波工会“小二级”工会发展的第一步,“转起来、活起来”是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宁波市总工会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的意见》,对评上星级工会的工会主席根据等级不同分别予以奖励补贴,最高一年可获5000元补贴。干事有奖励、经费有保障,2500余家“小二级”工会被激发出了巨大潜力。以让职工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例,随着宁波12个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的陆续建成,彻底打通送文化下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宁波各地“小二级”工会的全面覆盖,“工会就在身边”正成为越来越多职工的真实体验。在宁波江北,随着“车轮上的工会”——宁波江北区货运司机工会联合会的正式成立,江北区2万余名货运司机自此有了“娘家”,而与之相配套打造的江北区“货运司机之家”也成为司机们的温暖家园。“每次跑完车回来,都要到这里来坐一坐,和朋友们聊聊天,像回家一样。”如今,闲暇时间,来江北区货运司机之家已经成了货运司机陶春鑫的一种习惯。

  为了帮助稳定民企职工队伍,宁波还将继续加强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推动开业或设立一年内未建工会的百人以上企业组建率达100%,加快新领域新阶层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做好“活力基层工会”星级创建扩面提质工作,落实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补贴制度,加大对民企工会干部培训力度,每年开班2到3期专题培训班,切实提高基层工会干部能力素质。

市级调处工作室挂牌

打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本月初,10家宁波市级工会劳动关系调处工作室挂牌,具体包括余姚市马渚镇“阿良”工作室、奉化区西坞街道“老李”工作室、慈溪市周巷镇“周小丽”工作室等,主要是为发挥基层工会劳动争议预防化解调处法律服务等机制作用,妥善处理民企和职工的矛盾纠纷,打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这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阿良”工作室,在余姚市马渚镇,只要有了劳资纠纷,职工和企业负责人总会不约而同想起一个人——陈柱良。自2009年马渚镇总工会成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以来,有着较强法律知识基础和多年企业调解实践经验的陈柱良被聘为镇专职工会干部,专门从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阿良。

  调解中心刚起步时,阿良就接到了一个“烫手山芋”。一场并不复杂的劳资纠纷,由于双方的诉求差距太大,各自又不涉及违法行为,镇劳动监察等相关部门调停无果。工会调解中心自告奋勇揽下这桩差事,结果前前后后调解了20次,花了半年时间。阿良说,那真叫使出了浑身解数,才换来劳资双方在调解书上的那两个签名。

  不过也正是这次调解,最终劳资双方信服的结果,让人们看到了工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公平公正。渐渐地,企业发生了劳动争议,无论是职工还是企业主都放心交由工会处理,甚至镇劳动监察部门受理劳动争议后也会转到工会调解中心。这以后,“阿良工作室”应运而生。

  有了一棵树,还得造出一片林。马渚镇总工会曾在整理劳动争议案情中,发现一家轴承企业问题非常突出。2010年和2011年,这家公司发生的工伤事故分别达到了98起和102起。镇总工会领导随即上门,与企业负责人一起摆问题,找症结,拟定了设备改造、制度建设、员工培训等6条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还附加了一条建议:培育企业调解员。

  阿良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了老师,他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工作心得,编写了《阿良争议调解法》,里面既有法律法规的普及,也有实战运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把“公信”二字传递给了更多的基层工会工作者。如今在马渚,经阿良工作室培训后能自主开展调解的基层调解员已超30位,许多劳动争议就地消化,不再走出厂门。目前余姚“阿良工作室”的做法已在全省推广。

  过去两年各级工会接待职工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求助9216件、9673人次,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3102件,涉及金额3591.41万元。全市累计签订工资集体协议23360份,覆盖企业8.05万家。

  在努力构建民企和谐劳动关系上,今后3年宁波还将建成20家市级、50家县(市、区)级工会劳动关系调处工作室,各级工会组织将以“服务企业促发展、服务职工促和谐”为主题,组织劳动关系协调员、法律援助律师、工会法律志愿者走进1000家企业,组织50场集中公益法律讲座,积极化解民企劳动关系矛盾。

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

增强其幸福感满足感

  周四下午5点半下班,在宁波激智科技工作的毛一波急急赶往宁波市五一广场,她报名参加了茶艺课。6点半准时开课。平时就是茶艺爱好者的她,被宁波总工会的“公益乐学”茶艺课吸引,专业的老师,工作之余的授课时间,又是免费的,她和同事组团抢了名额来参加。目前每周在五一广场,都有10多场风格各异的培训,吸引数百人参与。

  作为“职工之家2.0版”和工人文化宫“升级版”的五一广场,在启动运营后的两年多时间,成为了职工文化的“中心舞台”,承办各类年会、知识竞赛、歌舞剧表演、运动赛事、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约472场,公益活动占比超过25%;排练厅中,旗袍秀、舞蹈等排练一个接着一个;羽毛球馆、篮球馆晚上和周末都是满满当当,网球馆、乒乓球馆也是人头攒动,暑期游泳培训班达到1000余人;定期推出的儿童剧公益演出、免费电影放映和运动场馆每周固定时间段免费向职工开放,更是擦亮了五一广场文体服务的金名片。

  如何让远离城区的职工,在单位附近就能“打打球、看看书、跳跳舞”?五年前,宁波市总工会牵头在12个区域企业功能区职工集聚地建设了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并精心打造形成12个职工文化圈,覆盖企业超过2000家,惠及职工近20万人,区域性职工活动中心已成了职工学习、演出、锻炼的好去处,加上不断投用的众多企业文体活动场所,宁波的半小时职工文化圈逐步形成。

  此外,宁波继续主动顺应“互联网+”新要求,积极将工会文体活动阵地延伸至网络,充分利用“甬工惠”公众微信号等载体开展各类职工文体活动,通过线上报名,线下实施,方便职工参与,仅以3月10日在奉化溪口举行的宁波市职工健步走活动为例,活动一上线就吸引了数千人报名。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展现工会组织的新作为
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19-04-16 浙江日报2019-04-1600004;浙江日报2019-04-1600006;浙江日报2019-04-1600011;浙江日报2019-04-1600015;浙江日报2019-04-1600005;浙江日报2019-04-1600012 2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