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观点

严禁考家长
教育更公平

  4月4日,省教育厅发布新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考核学科具体知识点”;严禁借招生之际以问卷等名目“考家长”;“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的招生时间段,与公办学校同期招生,积极推行同步招生、同步录取,制止招生‘抢跑’现象”。

  前几天,杭州发布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方案,此次省教育厅要求全省积极推行“同步招生、同步录取”,可视作对教育公平迈出的更大一步,也是对优质教育资源“单向流动”现象的有效阻止。这几年,随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相对独立与灵活的办学机制的形成,很快成为“一位难求”的“卖方市场”,民办义务教育高消费之外,各种“抢跑”与“掐尖”现象不容小觑。一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考了学生考家长,既考学识又查学历,既验家产又查职业。

  一边的“砝码”多了,公平就会倾斜。省教育厅提出积极推行“同步招生、同步录取”的要求,从更大范围、更高层级回应了社会诉求,也明确了政策趋势。这一步,至关重要。公办民办同招同录,由于中止了网开一面的“抢跑”机会,生源面前一律平等,这对于扩大公办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无疑有着积极作用,因而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2019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省教育厅追加限制,进一步提出了招生测评不得考核学科具体知识点、严禁借招生之际以问卷等名目“考家长”的具体要求,这不是凭空多加了一道“紧箍咒”,而是对教育法的严格落实与依法执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此前占尽政策给予的激励优势,在时间差上享尽了“抢跑”的种种好处,在招生优势方面穷尽“掐尖”手法,对学生与家长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掐”了孩子“掐”家长。孩子如果没有被录取,家长“压力山大”。

  我们也注意到,一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得风生水起,不光是因为本身的教育质量比较高,还有教育政策环境的因素。这一现象的形成,是与公办民办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政策设计密切关联的。因此,家长反应大,社会呼声高。

  省教育厅今年出台一系列新规,旨在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不论从理念上、法规依据上还是方法上,都有具体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与“有质量”是并列关系,没有公平,就不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民办义务教育作为社会需求,也是一种重要的办学方式。然而,不论办学机制有多少自主权、多少灵活性,高速发展的民办义务教育不能以伤害教育公平为代价。直面招生时段“抢跑”与生源“掐尖”,果断设限调控,不是要阻止民办义务教育的发展,而是要依法保证基本的教育公平。因此,对于这一系列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应保持一颗平常心。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4 严禁考家长
教育更公平
2019-04-08 9847945 2 2019年04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