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亲历

蚂蚁岛精神
支撑着我

  链接

  我是2017年3月8日到蚂蚁岛管委会工作的。

  对蚂蚁岛,我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蚂蚁岛与我成长的沈家门渔港隔海相望,自幼就听说过蚂蚁岛人艰苦奋斗创业的事迹,妇女们齐心协力筑海塘、建草绳船、开火囱船的故事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也深感敬佩。说陌生,是因为上岛前,我对蚂蚁岛的传奇故事还停留在“听说”层面,对蚂蚁岛新时代的发展情况了解也不多。

  作为管委会成立后的第一任书记,是“求稳守成”还是“艰苦创业”?是“点到为止”还是“勇争一流”?这是我上任时面临的第一个重大抉择。

  还记得到蚂蚁岛上任第一天,我来到三八海塘,望着大海思考了很久,一遍遍回味创业纪念室和人民公社旧址中陈列的蚂蚁岛前辈们的先进事迹。思考良久,我下定决心要带领全岛上下发扬蚂蚁岛精神,艰苦奋斗再创业。

  蚂蚁岛面积虽小,但日常治理中面临的“硬骨头”却一点都不少,比如虾皮加工技术提升改造、渔网乱堆放、私搭乱建等问题,在整治过程中,我听到了不少反对声音,也受到了不小阻力,通过日常的工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艰苦创业的不易。

  “骨头”难啃,归根到底是敢不敢的问题,每当我心有摇摆时,就会用老一辈蚂蚁岛人“敢啃骨头”的精神激励自己,可以说是蚂蚁岛精神支撑着我逐个破解难题,也让我变成了一个“敢拼敢闯敢坚持”的蚂蚁岛人。

  现在看到“虾皮之乡”践行生态之路的美丽蜕变,看到红色旅游带动岛上人气,看到村民们满意的笑容,我就更加意识到,蚂蚁岛精神其实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小岛的方方面面。

  这几年的历练,让我见证着蚂蚁岛的蜕变,也让我对蚂蚁岛精神的认知从“听说”变成了“亲历”,而这股子韧劲儿更是我得到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本报记者 郑元丹 黄宁璐 整理)


浙江日报 亲历 00008 蚂蚁岛精神
支撑着我
2019-04-03 浙江日报2019-04-0300011 2 2019年04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