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宁海启动“艺术家驻村行动”

艺术大咖激活乡村

  本报讯 (记者 陈醉 陆遥 通讯员 陈云松 蒋攀) 今年,多个精品艺术文化项目从宁海普普通通的小山村走来:年初,在深甽镇沙地自然村设计完成的雕塑小飞猪一只卖到2000元,被一抢而空;5月14日,中国第一代电影电视制片人鲁岐的音频首秀栏目“鲁爷说葛洪”即将在岔路镇湖头村开播;10月,参与全国儿童诗公开课决赛的12位名师将集聚力洋镇力洋村小学,现场角逐大奖……宁海小村频放文化艺术“大招”,得益于一群艺术大咖进驻山村。

  最近,宁海向全球发布一纸艺术家“招募令”,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正式启动“艺术家驻村行动”,以补贴经费、筹建工作室等相关政策,促成一批包括著名制片人鲁岐、全国儿童文学作家雪野等在内的优秀艺术家驻村结对共建,力争一村至少建一个“艺术大咖工作室”。

  目前,宁海已建成5个“艺术家驻村工作室”,预计年内结对艺术家50名以上,3年内结对村达到150个以上。

  宁海在全省较早启动了以管道线路改造、环境美化为基础的乡村建设。硬件强了,但下一步乡村振兴该如何深化提升?宁海以“艺术”破题,促进艺术与当地生产生活相融合,激活乡村资源。宁海县相关负责人说:“这是一个‘种子工程’,艺术家沉淀到村里,才能创作出符合乡村特点的产品;而村民浸润在艺术中,才能提升个体修养,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艺术驻村,乡村生活有了文化味。在力洋村,9岁的陈晓阳每周都要精心录制儿童诗音频,他的声音经由雪野的微信公众号,传递给全球20万粉丝,这是生活在小山村的孩子不曾想过的事。去年4月,雪野应邀成为宁海“驻村艺术家”,在力洋村筹建全国首个儿童诗研究中心,从此,这里940名农村孩子过上了诗意生活:他们一有空,便钻进雪野工作室,缠着他讲故事、读诗歌,家长们也慢慢开始讨论起该给孩子买哪些课外读物,阅读之风吹进小山村。

  艺术渗透乡村,更与乡村文明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湖头村是全国最大的葛洪后裔聚居地之一。今年,鲁岐进驻小村后,他着手整理、包装葛洪文化,提出拍摄电视剧《神医大道》,光剧本就已三易其稿,写了100多万字。他还请来一批文化界好友绘制葛洪连环画,制作葛洪音频故事等文创产品,小山村的文化因他们变得具象化,形成了产业。

  艺术驻村,乡村文化掘出金窝窝。沙地自然村一处废弃的石滩曾脏乱不堪,一位叫王琛的画家进驻村子后,投资建设艺术村,邀请全球艺术家入驻创作。去年,由王琛设计、雕塑艺术家张聪制作的雕塑小飞猪就在这里诞生,产品一经推出,便受消费者欢迎,销售额达七八十万元。预计3年内,宁海艺术家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将达50个以上。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艺术大咖激活乡村 2019-03-31 9780703 2 2019年03月3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