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人物

从星巴克门店管理者到现代菜农

徐滨斌:追寻食物本源

  【人物名片】

  徐滨斌,1986年生,酷爱研究植物和昆虫。2015年,他放弃星巴克区域经理的高薪职位,来到兰溪的小山村,走进田间地头,用最原始的方式种植蔬菜,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其实,选择当一名农创客,我深思熟虑了很久。

  我来自杭州富阳区,2008年毕业后,很顺利地进入知名企业星巴克,成了一名店铺运营者。大到店铺的管理,小到员工招募、培训,都由我一手操办。6年的扎实努力,赢得领导青睐,我也拿到了晋升区域经理的机会。

  当这个难得的机遇摆在面前时,我却一遍遍问自己:“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么?”

  6年后的今天,我已身在兰溪市黄店镇朱家村。每日清晨,唤醒我的,不是咖啡的浓香,而是清新的泥土气息。其中的故事,我细细说给你听。

  儿时记忆,在召唤

  事实上,进入星巴克的第3年,我就越来越觉得,一成不变的生活对我来说,实在太缺乏新鲜感了。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植物和昆虫,没事就往田野里跑,每当看到田间劳作的农民,都会驻足观望很久;捉来各种虫子,装满瓶瓶罐罐,没事就拿起来看看。后来,这两个兴趣一直占据了我绝大部分业余时间。说不出什么原因,就是喜欢。

  平日里,我也很注重饮食,哪怕是为了几根青菜,也会去不同的市场里挑很久。在杭州的星巴克工作时,尽管下班很晚,但我还是会精心挑选食材,做出一顿健康的晚餐犒劳自己。

  或许生在农村的缘故,我总觉得,市场里买来的蔬菜口感很差,安全性也不够好。“为何不当个农民,自己种出可靠美味的蔬菜呢?”一个念头在我脑子里萌发了。

  理想到现实的落地,并不顺遂。首先要闯的关,就在父母那里。毕竟我是一个大学生,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去当一个农民,他们能同意么?

  “离开奋斗这么多年的工作,你舍得么?”我爸问。“当农民种菜,会不会太辛苦啊?”我妈怀疑。

  其实,平时我就爱逛与农创相关的论坛,还加进很多微信群,结识了不少农创客朋友。尽管我介绍了不少成功案例,但爸妈始终将信将疑。再加上老家周边有水泥厂和制药厂,环境不够良好,不适宜种生态蔬菜。

  于是,我表面不提,但私下里一直在寻找机会。说来也巧,2015年,一位在桐庐做自然农耕的朋友听说我有办农场的想法,就找到我,说他要搬到别处去发展,问我有没有兴趣接手。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虚心求教,学种菜

  农场算是有了,但一切都是未知数。刚上手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学习怎么种菜。

  虽然喜欢,但毕竟是业余,真正操作起来,并没想象中那么简单。我脱掉正装皮鞋,换上粗布雨靴,走到田间地头,拜农民为师,学习怎样当农民、种蔬菜,跟他们打成一片。

  “你这个坑挖得太浅了,种子放进去活不了”“割菜要从根部,否则太浪费了”……他们耐心地传授我每个细节、经验。

  一段时间后,我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连当地农民都说我:“你这个大学生,除了鼻梁上的眼镜,几乎和地道农民没两样。”

  不过,作为“新农人”,我和他们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接触的圈子不同,我可以吸收很多新的种植方法,并找来一大堆书籍、视频,边学边种。前期实验阶段,按照教程,光卷心菜我就种了20多个品种。然后带着书本,一茬一茬地验收他们的品质。

  为种出理想的蔬菜,我还尝试种很多新品种。有时欢喜收获,有时也会颗粒无收。对我来说,这是一条前途未知的道路,惊喜和失望并存。

  不打农药,不锄草

  不过,好景不长。2017年,桐庐当地政府希望将整个村子开发做民宿。种种原因,我只好放弃了原先耕种的土地。

  2018年,经朋友介绍,我来到了兰溪市黄店镇朱家村。这里环境很好,周边又没工业污染,很适合种植原生态的蔬菜、粮食。后来听别人说,黄店镇还有着兰溪“后花园”的美称。两三次考察后,我就确定要留下来,还一口气租下17亩地,签订了10年租期。

  经过前期的尝试和探索,我总结出一套非常个人化的种植方式:不种杂交水稻,只种当季蔬菜;不设大棚,让蔬菜露天生长;不用动物有机肥,而用米糠、菜籽饼、牡蛎壳粉等制成的肥料;整个种植过程不用农药,遵循生态平衡发展。

  你看我的菜地,蔬菜之外,还有香料等陪种作物。有些蔬菜喜干,另一些就有除湿作用。混合种植可以相互弥补,达到生态平衡。

  同时,我也会把多余的番薯藤铺在新地里,它们会引来“松土高手”蚯蚓,把土壤变得更松软。在不遮挡作物阳光的前提下,我也不将杂草除干净,这样有利于青蛙生长,帮助除去害虫。

  自然农耕,前景好

  偌大的农场,一个人很难管理。我就在当地雇了六七个村民。一开始,他们对我的这些做法很不理解。

  “你这样纯属靠天吃饭,肯定是要亏本的。”村民朱永金给我打过一个比方,同样大小的一块地,按常规种法能产出200公斤稻谷,但按照我的方式,产量只有100公斤。

  产量不高,这我不否认。但我种的蔬菜均价在每斤20元左右,不低,也不愁卖。现在我已培养50多位固定客户,上海、杭州、无锡等地都有。有剩余的量,我就放在朋友圈销售,一般不超过10分钟,就会有买家订走。

  第一年正式经营,没有盈余,但基本做到收支平衡。这对从事自然农耕的农场来说,已是很难得的成绩了。

  看我做得有声有色,村民们对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去年,一直持反对态度的母亲也来到朱家村,协助我的事业。

  我始终觉得,现在的人对食品安全这么重视,我的农场经营模式肯定大有空间。另外,黄店镇党委政府也很支持我的创业,干部们经常主动上门服务。接下来,我会在这里办民宿,接待游客体验自然农耕生活。

  (本报记者 何贤君 杜羽丰 通讯员 成超 王寅锋 整理)


浙江日报 人物 00010 徐滨斌:追寻食物本源 2019-03-26 浙江日报2019-03-2600016;9716988 2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