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北建设教育优先
拱墅倾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李爱红 姜国祥 章文姬
拱
墅
大城北建设教育优先
倾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李爱红 姜国祥 章文姬
一场巨变正在杭州大城北这片热土上发生。
今年2月,杭州吹响大城北崛起的建设“集结号”,老工业区块开始向高品质城市副中心华丽变身。作为大城北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和核心区,拱墅区扛起实现崛起的大旗。
大城北崛起还看教育的崛起。城市实现有机更新的同时,百姓对更高品质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而教育是群众最为关心、最为现实、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拱墅区始终以“教育先行”的姿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有温度”的教育为理念引领持续发力,实施“名校引领计划”“名校培育计划”、启动北部教育提振新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倾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百姓心中美好教育的图景,正在运河两岸慢慢地铺陈开来。
关注学校内涵发展 办好每一所学校
“全力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力争让每一个小区都成为居民群众心目中的学区房。”这是拱墅区委、区政府定下的行动目标。让拱墅区老百姓感到欣喜的是,这一目标正逐步成为现实。
位于拱墅区祥符街道的文津小学和星澜小学,由名校卖鱼桥小学集团领办,自2013年、2015年投入使用后,很快成为杭城北部教育圈里的“小热门”。周边百姓都说,“以前想都不敢想,家门口能有那么好的名校资源。”
近年来,拱墅区坚持做好教育布局,特别是针对北部教育相对薄弱的短板,花大力气建设、引进、培育高品质学校。
2015年,拱墅区启动实施北部教育提振三年行动计划,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近上好学。三年来,北部地区先后开工建设学校20所,引进了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上海福山外国语、省教科院、杭十四中等本土乃至全国知名教育品牌。2018年,北部教育提振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承续薪火,在计划三年新开工学校32所、竣工31所之外,还将重点放在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团队。以三年为期,计划培育引进名校(园)长、名师100名,区级以上优秀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1000名,实施“校校有特级”工程。
拱墅区还依托高校资源办好优质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联手打造的九年一贯制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将于今年9月1日投用;与省教科院签署深层次合作协议,重点打造北部省教科院附小;与杭州师范大学共建杭州师范大学文晖教育集团,由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原校长担任集团理事长。依托区内优质学校托管公办新校:文澜中学托管公办文澜小学已于2015年投用,文澜二小也将于2020年竣工;育才中学托管育才京杭小学办学两年多来广受好评,而位于申花板块的育才登云小学将于2019年9月投用。
2018年,拱墅区又推出重磅行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后五年大力实施名校集团化品牌发展“双名计划”——“名校引领计划”和“名校培育计划”,首批选定“十大基础教育集团”,做精中小学十个“新好学校发展群”和学前教育“1+N”集群,提升区域教育综合实力,建设高水平现代化教育强区。
纵观“十大基础教育集团”名单,一个个实力雄厚:锦绣育才教育集团、文澜中学教育集团、大关中学教育集团、文晖中学教育集团、红缨学前教育集团等名校集团名列其中。首批“十大基础教育集团”以输出理念、文化、品牌为主,在品牌、管理、师资等方面,在成员学校之间开展多层次和全方位合作。
红缨学前教育集团一共7个成员学校(园区),其中两个园区是杭州市的特级园。目前使用中的四个园区,既有统一的红缨理念也有各自的特色,比如仓基园区个别化教学做得有特色,大关园区户外活动有优势,西岸园区随处可见游戏坊。最年轻的独立分园新城实验幼儿园,发展态势很好,受到康桥当地百姓的广泛好评。
“新好学校发展群”是拱墅区独创的“后集团化”共同体发展模式,目前通过校际间的双向选择共建了十个发展群,涵盖全区所有中小学,并在每个群设有一所“群主学校”。每个发展群分别与国内名校结对,外聘专家指导。“上德苑群”外聘专家是浙江大学教授、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站站长刘力,“北宸附中群”外聘专家是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还有如俞国娣、程红兵、刘京海等知名教育专家纷纷受聘成为区级导师。目前,“新好学校发展群”已陆续开展各类活动,将导师和经验“请进来”,同时积极“走出去”,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开拓视野。
主动为教师减负 呵护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所学校办得好坏、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师。然而,本该心无旁骛、一心教学的老师,许多时候却被各种填表、考评、比赛、评估等与教育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压得喘不过气。
林肖骏是杭州市文晖中学的教科室主任,作为一位年轻的中层干部,曾经的她除了要完成教学本职工作,还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整理材料和应对各种会议考核上。“有不少临时性的会议,我们经常疲于奔命。”
去年7月,拱墅区教育局勇敢向自身下刀,为消除管理中的形式主义,面向全区征集教师“瘦身”方案。各学校纷纷支招、制定适应自身情况的具体方案。2018年10月,区教育局正式推出六项行动:精简会议、任务筛选、简化考核、规范建群、电子政务、精准培训,以扎实举措主动为教师减负。
比如,规定学校给老师开会一个月不能超过1次,规定每个学校公务接待每个星期不超过2次,每次接待陪同老师不超过3个,规定每个班级只能有1个微信群,微信群里家长不需要聊天,只是接收通知,不许单独地表扬一个学生或批评一个学生等,实实在在减轻老师的负担。
林肖骏所在的文晖中学提到严格控制教师非教学性工作任务,对于门类繁多的进校园活动,教师有权拒绝参加。“老师觉得相关非业务的工作减少了,教学上的时间会更多,心可以静下来了,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就是心要静下来。”该校校长姚琪翔说。
这已不是拱墅区第一次为了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推出实效性举措。去年1月,拱墅区面向部分符合条件的教师推出青年教师公寓——配有独立卫生间、单独热水器、洗衣机和实木家具等的套间,每月租金只需200元到400元。“刚来学校就感受到了拱墅教育大家庭的温暖,教师公寓大大缓解了我们新教师在租房租金方面的压力。”卖鱼桥小学教师陈炯杰说。
此外,拱墅区还构建了教师梯级成长体系,帮助教师快速成长。根据班主任龄和专业管理能力,打造新锐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名班主任、功勋班主任四个层次;根据教龄和学科专业素养,在普通教师群体中划分新苗、新秀、绿荫、丹桂四个阶段;推进运河名师名校长工程,通过各种培训培养教师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建设干部培养体系,储备优秀干部人才。
同时,拱墅区还重点强化评优激励机制,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作为教师奖励资金,分类奖励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功勋班主任、运河名师、特级教师等;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作为政府教育质量奖,奖励办学成效突出的学校。对北部地域教师每人每月增加绩效奖400元,2015年起增加到每人每月600元,并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
做有温度的教育
培育运河边的幸福学子
建设、引进、培育高品质学校,呵护、培养、选拔优秀教师,拱墅区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给运河边的孩子筑一个面向未来的幸福童年。
做有温度的教育,是拱墅区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温度”,怎么理解?“温度是身心的体验感觉,在一定程度上重在意会难于言传,但是我们要用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让学生有成长的快乐、家长有满意的安心、教师有发展的幸福。”拱墅区教育局局长赵群筠说。
拱墅区提出的学生成长核心词,只有简单朴实的12个字:身心健康、正直善良、学有所长。“我们希望20年后,长大后的拱墅孩子都能有健康的身心,快乐善良的品质力量,并且能够在擅长的范围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赵群筠信心满满地说,“如果孩子们扎扎实实地具备了这三项素质,不论时代如何发展,这些运河边长大的孩子在未来社会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在做“有温度”的教育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拱墅区勇于探索,敢为人先。2017年9月,拱墅区全省首推小学延迟半小时上学,把上课时间从8点推迟到了8点30分,保障学生休息时间和早餐时间,让孩子的每一天都从“有温度”的早晨开始。
王先生儿子就读的大关苑一小,是最早试点的学校之一。推迟上学后,王先生就用多出来的半小时买早餐热牛奶,等儿子起床后,刚好可以吃个早饭再去学校,他说,“那感觉,全身都冒着热乎劲儿。”
2018年2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推迟上学,这一拱墅经验在全省推广。
随后,区教育局关注的目光又投向了学业压力较大的初中生群体。2018年1月,围绕着一句“为成长,不熬夜;晚十点,不作业”,一场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运动在拱墅初中全面铺开,全体教师作出郑重承诺:精心布置作业,认真批改辅导,使作业减量、提质、增效。
至今,“晚十点,不作业”已实施一年,效果如何?据了解,学生负担减轻的同时,却并未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2018年中考,拱墅的孩子们依然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区学生一级重高升学率58.9%,名列全市前茅,各门功课平均分均超过市平均分。2018年底,拱墅区教育局通过对全区11788名家长的调研发现,全区81.19%的学生可以做到晚上10点30分前睡觉,这一比例较实施前增加了18.19%。家长对这一政策的支持率达90.02%,上升了7.22%。“晚十点不作业”已经成为拱墅初中教师、家长的共识。
每所学校都成为家门口的名校,每位老师都有归属感和幸福感,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幸福的童年。这是拱墅区教育人的希冀,也许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但未来可期,倾力为百姓提供最好的教育,他们已经在路上。
(本版图片由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