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重构萧山印象·小城新事

文章导航

新街花木小镇 拥江启航

  新

  街

  花木小镇 拥江启航

  ◎沈华萍 金雪飞 张留

  这里,是被称之为萧山东大门的新街街道。2014年,新街撤镇设街。

  2016年,浙江吹响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号角。这对于新街街道来讲,无疑是一个向城市化迈进的大好机遇。新街的小城镇整治,注重的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改变,而且传承了文化的基因,为产业的发展打开了空间节点。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新街的变化,那便是“化茧成蝶”。

  源起花木 新街演绎绿色新城

  新街与花木的情缘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勤劳勇敢的新街人就开始从事花木产业,镇上也就慢慢形成了花木场和花市街,“新街”便由此得名。

  源起花木,富于花木,变于花木,“绿城新街”的新时代之变,也从花木开始。

  走在新街,就仿佛置身一个大型的植物园。在这里,院有花角、城有花海,就连路都是以花木命名。合欢路上是合欢,香樟路上是香樟,国槐路上种植的自然是国槐树。

  小城镇综合整治之前,新街集镇尤其是国槐路装苗车辆比较多,经过整治,现在不仅道路拓宽了、路面平整了、交通有序了,而且绿化也提升了、墙景也美化了,还配上了星级公厕。

  除了花木路,小镇的校园也弥漫着花木气息。新街小学,一所实至名归的花木学校。这里有花木博物馆、花木长廊、花木基地,学校还开发了花木课程,从小培养花木人。也正是花木,将菁菁校园与小城镇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新街,时而一花一景,时而一墙一品,花木连接着校园和小镇,也联系了小镇与市民的生活。戚枫路的绿色停车场就是取缔垃圾房补绿的点睛之笔;市场北路的绿植墙就是整治破墙开店之后的创意设计……为让市民有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让新街花木有一个全新的展示窗口,新街在小城镇整治中,高起点、大手笔实施了中心公园改造提升工程。

  现在的中心公园仿佛就是一个花果园,松迎八方客、秋实爷孙乐、江南榕树王、双木自成林、绿城花木卷……在这里晨练,在这里寻芳,在这里起舞!

  最靓丽的是公园夜景,当一花一木遇上五彩霓虹,亦景亦生活。行走在小镇,犹如徜徉在四季花城,岂不美哉、乐哉、悠哉、妙哉!

  新街新城,正随着小城镇的整治工作,呼啸而来!

  产业裂变 绿色发展添新引擎

  如今,在新街,宽敞的花木路,便捷的地铁线,现代化的小区,文明有礼的新市民,还有正在全面打造中的医疗健康产业、新型科技园区,将有力助推新街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小城镇发展要有活力、可持续,最根本还是发展产业。

  “散乱污”行业的整治、违建的拆除、环境的优化,为新街产业的发展打开了空间节点。

  当下,新街新兴产业新动能澎湃,以新街科创园为平台,正大力发展生物医疗产业。在科创园及周边区域,新街还在打造一个500亩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打造萧山“医谷”提供足够发展空间。

  传统的花木产业,也正在注入新的活力。新街花木城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一处亮点,通过转型升级,已然成为萧山新的城市景点。同时,新街继续延伸花木产业链,以城市化的视角重振花木产业,将打造出一条全新的花市街。

  “拆”和“治”,带来了“归”。随着城镇环境面貌的提升,新街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回归。一些热心的新街乡贤主动参与进来,助力新街发展。

  可以说,在小城镇整治中,新街把一份“花木情缘”镌刻进了自己的“绿城”里。

  这座“绿城”,让绿色成为发展新优势、富民新资本,绿色生态优势向民生优势、竞争优势转化。

  这座“绿城”,每一景都有文化,每一处都有故事,新兴产业在融合中提升,百姓生活在整治中改变。

  这座“绿城”,打造出绿色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构建起一个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花木小镇。


浙江日报 重构萧山印象·小城新事 00014 新街花木小镇 拥江启航 2019-03-18 浙江日报2019-03-1800011;浙江日报2019-03-1800014;浙江日报2019-03-1800015;浙江日报2019-03-1800016;浙江日报2019-03-1800008 2 2019年03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