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重构萧山印象

文章导航

小城新事多
颜值变动力

  小城新事多

  颜值变动力

  ◎张留 蔡卡特

  2018

  小城迎巨变 变出新萧山

  萧山最南端的小镇,叫楼塔。从这里出发,一路向北,你会认识不一样的萧山。

  山水所前、宜居新城;绿城新街、花木小镇;南阳空港、潮都新城……走过这些共同列入省级样板行列的萧山镇街,你会发现,曾经困扰镇街发展的问题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生机勃发、赏心悦目的更美丽画卷。

  这种变化,起于何时?

  2016年下半年,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号角吹响。一千多平方公里的萧然大地,在短短三年间,重构出一座座风姿绰约的小城镇貌——

  走在新街,就仿佛置身一个大型的植物园。在这里,院有花角、城有花海,就连路都是以花木命名。

  来到南阳,借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南阳街道以建设潮都新城为目标,为小城镇的未来打下漂亮的潮文化底色。

  进入楼塔,你会看到百年老桥、潺潺清溪、老弄古巷、雕梁画栋……所到之处的人文环境、文化特色、城镇发展,会让你感叹就像进入时光机一般。

  停驻瓜沥,这座空港小城正完善智慧服务系统,小城里的每一个“家具”,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知道这个“城市家具”归谁管、怎么管。

  漫步所前,简欧与中式风格建筑自然过渡,千年古镇和杭州南大门形象凸显,“融入主城区,打好山水牌”的时代印记清晰可见。

  移步义桥,这个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正着力挖掘文化底蕴,用文化支撑起一座“三江新城”。

  行至浦阳,立足丰富的山水资源和人文底蕴,围绕“浦阳江畔桃花源”的目标,这里正加快打造江畔生态发展先行区。

  萧山小城多新事,得益于科学谋划、精准发力、举措创新。

  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以来,萧山区明确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做好“一镇一规划”、 优化“一镇一评审”、 彰显“一镇一特色”、 实施“一镇一指导”、 推广“一镇一聘用”,从区域角度重新审视镇街特色,紧密结合当地经济、人文、历史等实际开展整治,做到各有风情、各具特色。

  与此同时,萧山转变观念,由原先的“重建设轻管理”转为“建管并重”,由重“面子”向重“里子”转变,实现了小城镇颜值、气质的双提升。

  2019

  整治再升级 小城添动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今年,萧山各个小城镇不仅要全面巩固整治成果,更要在此基础上高质量融合打出“一二八”组合拳,助力萧山加快融入大杭州,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一个总牵引,就是以亚运筹备为总牵引;两大战略,即创新强区战略和环境立区战略;八大行动,即拥江发展行动、创新发展行动、美丽萧山行动、民生福祉行动、文化兴盛行动、改革攻坚行动、平安萧山行动、强基固本行动。

  通过全力打好“一二八”组合拳,萧山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以优异成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加快融入大杭州,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萧山将打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0升级版,让小城更像城,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对内统筹促进全面发展。

  按照实现环境美、功能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和治理美的要求,萧山将注重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镇。

  今年,萧山将推进“百路千里”道路美化工程,扮靓城市主动脉。加快市政设施、公园绿地、城市家具等有机更新,推进北山公园、南江公园等保护开发,提高口袋公园密度,让老百姓有更多休闲休憩场所。

  对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城镇功能落后、环境脏乱差、产业低散乱,是集镇乡村与城市的差距所在。在现有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之上,萧山将再次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坚持“宜居、宜业、宜文、宜游”兼具,“产、镇、人、文、治”并重,焕发小城镇在长效治理、功能提升、产业导入等方面的活力,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站在“后峰会,前亚运”风口,萧山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可以期待的是,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口,发起的一轮轮环境整治、一次次美丽升级、一步步转型跨越,将为萧山铺就绿色生态底色,更为全面提升萧山的城市品质和城市能级,贡献“小城力量”。


浙江日报 重构萧山印象 00013 小城新事多
颜值变动力
2019-03-18 浙江日报2019-03-1800008;浙江日报2019-03-1800010;浙江日报2019-03-1800011 2 2019年03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