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钱塘江

《潮起浙江》,一首时代的赞歌

  音乐的海洋里,应该涌动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歌。

  前不久,词作者杨晓光、曲作者朱培华先生应浙江省直机关工委之约,为全省机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晚会创作了主题歌曲《潮起浙江》,并在浙江人民大会堂首唱。歌曲紧扣时代脉搏,气势恢宏。现场气氛热烈激昂,歌者与听众热血沸腾,都认为这是讴歌改革开放的好歌,并由衷为浙江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随后,中共浙江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发文,倡议全省机关干部学唱《潮起浙江》这首歌曲。而后,省检察院、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合唱协会、杭州市民合唱学院等单位纷纷将其纳入各自年会歌单。

  杨晓光是机关工作人员,业余时间爱好创作正能量满满的作品;朱培华是旅欧企业家,也是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学生,从商之余不忘温习音乐之美。

  一首主旋律歌曲,是如何澎湃着浙人心潮,又因何博得各界好评?我在这对合作多年的“光华组合”的创作故事中寻找答案。

  水性

  “浙江”二字,字字带水。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绿水青山……这片泽国有一串串湿润的昵称。伴随密布的水网,水的气质,早就融进浙江的血脉基因。

  欣赏《潮起浙江》的MV,聆听音乐的语言。从歌名到歌词,从画面到旋律,歌曲都以“水”命名。

  几年前有一首省里的宣传曲,叫作《美丽浙江》。每当悠扬而柔美的女声响起,水性浙江的婉约和清丽,自然而然地幻化为听者脑海中的西湖、湖上的扁舟……一切意境,如梦似幻,宛若天堂。

  可这又是人间的天堂。

  改革开放,是浙江人发自内心的选择。美好生活,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杨晓光和朱培华想要歌颂别样的水性浙江。他们想,这必须是一首有骨骼的歌曲,一首能够体现新时代浙江精神的歌曲。一首一滴水可见乾坤的歌曲。

  人间的水,不只有甘露和琼浆。她的化身,还有波涛和巨浪。

  容我——一个音乐艺术的门外汉,斗胆把词和曲揉碎、捏开:

  水性浙江,要有她的磅礴。

  当呈示部亲切、舒缓的曲调滑过,进行曲雄劲刚健地登场了。北有黄河,浙有钱塘。朱培华从《黄河大合唱》中找到了灵感:歌词“潮起浙江”由男女声部轮唱、合唱。这律动仿佛暗流翻涌的水,又如奋起搏击的人。人与水在歌曲里糅合,相得益彰。

  水性浙江,也有她的执着。

  从起伏的丘陵地带蜿蜒而过,用历史的眼光看,浙水曲折的水道,始终有着“红船”与“八八战略”的牵引力量。“奋勇拼搏,敢想敢闯,勇立涛头,开放图强”——杨晓光将浙江精神凝练为四个四字词语。我们可从精气神里窥见意志背后的磨砺。

  水性浙江,更有她的奋勇,她的开阔。

  水的命运是在任何情况下流淌,不畏艰险,不畏道阻。浙江是资源小省,幸而向海而生。用勤劳和智慧、汗水和双手,浙人的目之所及跳脱足下一亩三分地,迎着海风和海浪,自豪地对世界高歌:“铸就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去创造新时代的荣光”,“向光辉彼岸扬帆远航”。

  朱培华说,最初自己被杨晓光的歌词所打动,是因为寥寥几行字竟然足够让他浮想联翩:水涛的大气,水路的跌宕,水性的内涵。然后,他作下曲子,给浙水的奔流打上音律和节拍。和着音符和拍子,歌者唱着浙江在不舍昼夜中的沉淀,也歌着浙人在岁月荏苒中的成长。

  共性

  “你们真是幸福的一代人啊!”笔者面前,杨晓光和朱培华眼中闪烁着的,是慈祥的长辈的目光,他们以过来人的口吻和我感慨。

  其实我也想说:我着实也羡慕你们!

  我三十而立。我这一代人,是被时光呵护的幸运儿。作为独生子女,我们独享父母宠爱;作为改革开放后的一代,我们简直是坐享其成。仰仗着大时代的进步,倚赖着父母前半生的打拼,从小就在蜜罐里浸着,所谓“不知疾苦”,也不为过。

  想起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一位国外记者对一位人到中年的采访对象真诚地表达:没有一代人能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更幸运,你们真正经历了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何感受都是主观的意识。唯有经验最是客观真实。我羡慕与时代一起经历跌宕的杨晓光和朱培华,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一群人。

  “感同身受”是只有局内人才能真切体会的情感。我也曾在海外生活。可那段求学的滋味,是怎么也比不上前辈们奋斗中的五味俱全。

  个人命运的轨迹,往往与国运相承相依。

  朱培华自1988年出国以来,在卢森堡、德国生活、工作了近30年。

  一个浙江歌舞团小有名气的青年作曲家远行海外,从跑堂、开餐馆开始,直到如今成为欧洲杭州总商会会长。而朱培华感受最深的是,国内外友人和他打招呼的方式,早已从“这里比中国好多了吧,你就别回去了”转变为“中国已经这么好了,你怎么还不回去”!

  杨晓光亦如是。身为机关工作者,他见证、参与了改革,深切体会到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向前;退休了,他四处周游、写书。因为生活,也因为工作,他歌颂美好,也不忘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苦难。

  时代也在历史的洪流中寻觅着同行者。杨晓光和朱培华的人生,是和改革开放互相拥抱、共同演进的。他们一同享有、打磨着共性。

  如果说,每首歌里都有一个故事,杨晓光和朱培华是极为合适的讲述人。他们也常常相互感叹,如果《潮起浙江》能够成功,那一定要感谢伟大的时代。

  以亲历者的身份,杨晓光和朱培华理直气壮地抒写赞歌。而我——一个年轻人,一个改革征程的获益人,更应深情款款地听赞歌、唱赞歌!

  感性

  毋庸置疑,《潮起浙江》是主旋律歌曲。它是时代的产物,也担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

  所有艺术主题中,主旋律作品怕是最难创作。成功者必须过政治关、个性关、艺术关。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如何让富有如此重要政治意义的歌曲博得广大听众的共鸣?从杨晓光和朱培华的经验谈中,我尝试体悟。

  “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我用列夫·托尔斯泰以他一生伟大的成就为我们总结的箴言作为楔子——如若为艺术的品性加上释意,感性一定是她最动人的定语。

  杨晓光从省直机关工委书记郑才法这边领到这篇“命题作文”时、朱培华在国外收到老朋友杨晓光的合作邀请时,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避免模式化的创作,是他们从以往的创作累积而来的经验。

  灵感,是艺术家的缪斯女神,是拨动心灵的那轻轻一下的钩弦。它不会枯竭,但是会转瞬即逝。

  杨晓光用感性的一颗心,去抓住生活细节处感动:写出《那一天我从云端飞过》的词,是因为他往新疆空中西行时,从晴朗的万里上空俯瞰九曲黄河、祁连雪峰、茫茫戈壁、巍巍昆仑,祖国的山河壮丽让他深深自豪。写出《你的那双眼睛》的词,是因为他偶见方志敏烈士被捕后即将面对死亡的照片。凝视方志敏刚毅坚定、凛然淡定的眼睛,他对烈士崇高的灵魂无比敬畏。写出《清气满钱塘》时,令他心头共鸣的,是纪检系统朋友的一句“防腐是为了救人命”的肺腑之言……

  科班出身的朱培华,没有将师长的教诲遗忘。他记得,他崇敬的施光南老师说过:好的音乐作品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生活贴得越近,作品就更容易成功。施光南还点拨他:“写的歌想要别人感动得掉泪,自己没有流两脸盆眼泪怎么行呢?”如此一来,自己的泪,成为朱培华音乐创作的试金石。

  歌者是首先被感动的听众,歌声才能透着涓涓的深情,在听众的耳畔悠扬。

  灵感是一瞬的,情感却可以绵延。那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一种跨越年龄、跨越职业、甚至跨越地域和国界也能听见的共鸣:即使没有完整的经历,年轻的80后90后,也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从《潮起浙江》的澎湃中,我得到了平静的归属感:能看见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好啊。能和所有人被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动,多好啊!

  ——我这样想。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9 《潮起浙江》,一首时代的赞歌 2019-03-15 9605316 2 2019年03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