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
营造潜心向学的科研环境
本报记者 陈宁
“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这几天,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些话,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备感振奋。
“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界的春天,当时所提倡的克难攻坚、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也正是新时代所需要的。”初春的北京,段树民委员与记者畅谈科研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您也一直非常关注高校科研人才的培养,您觉得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才能进一步让这支“最大规模”的队伍发挥好作用?
段树民:在我看来,人才培养的生态是很重要的。这些年,随着国内科研环境的改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格局应该趋于多元化,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撑也可以更灵活。
对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这背后必然需要一个稳定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比如对科研成果的判断、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对科研基金的申请等,都需要依靠行业领域专家,趋向标准化。
记者:您刚刚提到了人才培养的生态,您觉得浙江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段树民:高质量人才,是高质量科研的助推剂。我在浙江工作多年,明显感受到浙江越来越重视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成效逐渐显现,比如之江实验室的成立就是浙江加大科研投入的一个突破口。
这些年,浙江大学引进青年人才的人数之所以能够名列全国前茅,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得到了省里的支持。这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做法,应该进一步发扬。因为,科研人才期盼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能够发挥自由探索精神、释放更大创新潜能。
记者:除了以上这些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科研人员自身需要如何努力,才能对社会有益、对人类有帮助?
段树民:自身的努力非常重要。我常说,并不只有院士才能做大事,很多人坚守在普通岗位上也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事。
我学医出身,很多大学同学都常年坚守一线、治病救人、无私奉献。我觉得没有什么比挽救一个个生命更有成就感,他们付出的努力不比我少,对社会的贡献都比我更大。
我一直提倡科研人员要沉得下心、力戒浮躁之风。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里,一个课题持续5年甚至10年是非常正常的事,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哪怕承受了失败,也要有潜心向学的勇气和毅力。一名出色的科研人员需要有科研思维,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在坚持创新引领发展部分,讲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您怎么看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
段树民:大家对人工智能的期望都很高,因为它不仅仅是前沿科学,还将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转变。在未来,我们将看到人工智能自我学习进化,持续为生产生活提质增效,运算能力更加庞大,能耗却降低几个数量级,以及脑机融合赋予人类意念控制的“超能力”等种种场景。
借助这些技术,科学家已经触摸到新时代的脉动。在脑科学和类脑研究领域,我们与多个科技强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机遇窗口已经打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不少人工智能的名字中已经出现“大脑”两个字,但目前人工智能的工作模式主要基于大数据,人脑在判断、寻找一些规律的时候可以依据有限的信息作出非常高效准确的抉择,这是大脑经过亿万年进化后所拥有的能力,现在还没有找到计算方法让人工智能拥有这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