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人物

让甘薯好种又好卖

季志仙:最在乎老百姓的口碑

  刚刚过去的这个湿冷冬天,不知有多少人怀念过烤红薯暖胃暖心的滋味。

  “叮!”电烤箱发出清脆的提示音,浙江省农科院的甘薯专家季志仙研究员站起身,从烤箱里端出一盘热气腾腾的迷你红薯——个头小,能握在手心里;剥开皮,烤得熟透的橘红色薯肉鲜艳诱人;一口下去,绵软香甜。

  这种在办公室里稍作烘烤就能享用的迷你红薯,名叫“心香”,是季志仙多年选育的心血结晶。她把这个品种看作自己的宝贝孩子,欣慰地看着它茁壮成长,走向四海八方,成为农户和消费者赞不绝口的宠儿。

  就在“心香”带来的温暖甜美的气氛里,季志仙开始说起自己20多年与甘薯为伴的故事。

  “育种讲究一见钟情”

  季志仙办公室门后,挂着一件白大褂、一顶麦秸编的大草帽。这套行头,加上桶子、种刀,是她下田必需的装备。

  甘薯的田间工作大半在骄阳似火的夏天。选育“心香”的那些年,季志仙顶着盛夏最毒的日头,来到实验田里弯腰挖起一株株红薯,不一会儿就满身大汗。

  消费者喜欢“心香”小巧、烤得快、口感好。而对于种植的农民,它还有个前所未见的巨大优势:早熟。

  “传统的红薯5月种下,要到10月收获。而‘心香’7月就能收获,紧跟着可种第二茬。农民的收入就能翻番。”季志仙说。

  为了这多收的一茬,季志仙费尽心思,在上万份亲本资源组合中如大海捞针般筛选。省农科院的老前辈们留下了一份优良的母本材料:个头小、产量高、薯肉里纤维少……但它早收不好吃,做不到夏天收获,抗性也不理想。季志仙有针对性地寻找早熟的父本品种,再加以杂交改良。

  她一反常规,特意选在7月栽种,就是为了选出早熟性优异的品种。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每天必到田垄里查看长势,每隔10天就把红薯挨个儿挖出,查看个头,掰开来检查肉质,给它们拍照,然后放进小水桶里,带回实验室检测各项成分,记录数据仔细观察,寻找最完美的那个品系。

  “我一直相信,育种讲究一见钟情。你自己还心存犹疑的品种,怎么能推广给农民?”季志仙说,“我在那么多品系里看到未来的‘心香’时,心怦怦直跳,对自己说:就是它,错不了。”

  “心香”选育成型后,在杭州临安、衢州十里丰农场推广种植。临安天目山镇的农户几乎家家都种“心香”,靠这一个品种就实现了脱贫致富。该镇九里村的农户刘美凤打心眼里感激“‘心香’之母”,季志仙每到村里指导种植技术,她都争着拉季老师到家里吃饭。十里丰农场种“心香”打出品牌,订单纷至沓来,来观摩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在问,这位“季老师”是何方高人?农场领导表示也不认识,想来应该是位资历深厚的老专家。直到季志仙陪单位领导来农场指导,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心香”原来出自这位当时不到40岁的女科学家之手。

  “心香”通过浙江省审定、国家鉴定之后,还通过了广西、山东等省审定,目前在我国南北都有种植,其品质已与日本品种比肩,早熟性等指标已全面超越了日本、韩国的同类品种,并出口欧盟。

  “我很在乎老百姓的口碑”

  1995年,季志仙来到省农科院,跟随老一辈甘薯专家叶彦复研究员做育种工作。“在叶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淳朴而崇高的使命感。他总是说,我们的研究成果,老百姓说好,才是好。”她说。

  “心香”初问世时,曾遭遇质疑:7月份怎会有红薯?这能吃吗?销路打不开,季志仙急农民所急,甚至亲自到杭州的大超市里站柜台、做推荐。

  这位科学家对市场仿佛有天生的亲和力,在她推销下,“心香”很快引爆了市场。当时,红薯在一家超市一天的销量能达上千元,销售经理对她心悦诚服。省农博会上,“心香”柜台被前来抢购的消费者围得水泄不通,有关部门的领导想听她介绍都凑不进去。季志仙只好请大家登记签名,承诺人人有份,最后名字签了满满一页。销路畅通了,农户们就吃下了定心丸。

  她还为“心香”做包装设计。“你看现在市面上的小红薯都装在小网袋里,贴着树叶状的小标签,这最早都是我的发明。”她颇为得意地说。

  最近,她又研究出迷你红薯的一种新式加工技术:去皮烤熟后速冻包装,食用前只需快速加热,“这样吃起来更快,收购时不用考虑品相问题,能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做产业、抓市场,在季志仙看来,也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如何把迷你红薯的经济效益充分挖掘出来,做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些问题,农民可能没能力琢磨,我必须琢磨。”她说,做科研不只是做项目,成果研发出来,留在实验室、试验田里是不行的,一定要给农民带来实在的收益。

  “我很在乎老百姓的口碑。”季志仙说。

  农民和企业家也在乎她。2018年,季志仙生病住院治疗。嘉兴一位种“心香”起家的企业家,好几次带着水果来探望她;金华的一位合作社负责人,下田抓了泥鳅,送来“给季老师补补身子”。

  “用创新成果美化生活”

  多年来,季志仙交了很多农民和企业家朋友。她时刻捕捉着田野和市场的需求,从未停下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的脚步。

  浙江人的餐桌,炎夏缺少绿叶菜。季志仙联合其他科研机构共同选育了甘薯新品种“薯绿1号”,顶叶、叶脉、叶片、茎都是绿色的,能耐高温高湿、嫩茎芽可以炒着吃,气味清香,有一种滑糯的口感,回味微甜。如今在金华、丽水等许多地方,“薯绿1号”已经成了夏天的主打叶菜。

  近两年,她着手研究木薯。这种作物在浙江少见,在非洲却是上亿人口的主粮。木薯有毒,当地人传统的办法是将其在水中浸泡半个月,等毒素析出后再做简单加工食用。“方法太落后了,我下决心研制一种更便捷的制作脱毒木薯全粉的技术。”季志仙对记者说,“希望自己的创新成果,能让大家生活得更美好。”

  于是,她一头钻进实验室,白天做实验,夜里躺在床上还在思索技术问题。连着干了3个月,身体累病了,但技术开发取得了突破,可规模化生产脱毒木薯全粉。一位多年在坦桑尼亚发展的华侨企业家找到她合作,实验产品的毒性检测报告得到国际公益组织的关注,认为帮助非洲找到了一条解决粮食问题的全新路子。

  即便是已多年备受好评的“心香”,季志仙亦仍在解决农户和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甘薯连作会发生退化,易发病害,需要定期更换为提纯脱毒后的种薯种苗。不久前,季志仙和临安一家企业正式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实验室里制备的脱毒种薯种苗,交由企业大规模培养、销售。季志仙欣慰地说,如今“心香”还在广东湛江、西南大凉山区落地生根,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一件利器。

  用科研的脚步,不断捧出一缕缕“心香”,助人脱贫,助农创富。这就是季志仙,一位女科学家的情怀和担当。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7 季志仙:最在乎老百姓的口碑 2019-03-08 9600110 2 2019年03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