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更高标准推进政府改革
周盛 编辑 江于夫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系统部署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还本着执政为民的初心对政府自身改革进行了科学谋划,提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政府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勇于自我革命”,特别是要针对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的“四风”问题,“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报告还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等年度重点工作,明确了廉洁政府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为我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作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龙头和总抓手,“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进入从办事窗口集成延伸到整个政府组织体系变革、从审批权改革扩展到整个公权力系统优化的攻坚阶段,亟须站在更高的起点谋划改革,坚持更高的标准推进改革。当前,特别是要将廉洁政府的目标、理念和具体要求融入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各个环节,在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份的同时,努力成为全国各地建设廉洁政府的先行示范。
瞄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靶向治理
思危方能居安,直面问题方能稳步前行。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直言不讳地指出,政府工作存在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一些改革发展举措落实不到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重留痕轻实绩,加重基层负担。少数干部懒政怠政。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然多发”。这是对“四风”问题在政务领域新表现的深刻洞察。直面这些问题,报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坚决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通过压减和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开会和发文数量,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深入推进政府改革,首先要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认真查摆在改革方案设计环节是否存在不作调查、不经论证的“违规决策”乱作为,在落实上级决策环节是否存在照搬照抄、模式单一的“庸懒怠政”慢作为,在梳理事项清单和检查考评环节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数字游戏的“过度留痕”假作为,在改革难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是否存在不担当、不尽责的“失职失责”不作为。要在全面总结改革经验成效的同时,认真梳理前一阶段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将“过度留痕”“高频次督查检查”“走秀式调研”等突出问题纳入专项治理范畴。通过精准施策,靶向治理,让改革的谋划者和践行者把时间精力投入到破解改革难题、推进改革落地的实际工作中,为“一心一意谋改革,心无旁骛抓落实”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将减权限权进行到底,强化源头治理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变异,所以治理腐败就是治理权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审批权为例,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进一步限定了权力的边界,即“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也限定了权力运行的方式,即“简化流程和环节,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改革行动,不能让繁琐证明来回折腾企业和群众,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这样的减权限权,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是消除权力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的治本之策。
“最多跑一次”改革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基础上,以“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为抓手,确保“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实现了减权限权治权和优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实施两年多来,便民惠民的改革预期已基本实现,但作为撬动各领域改革的“最多跑一次”还一直在路上。减权是否彻底,限权是否到位,是下一阶段改革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要深化对“减事项”的认识。“减事项”不仅仅是既定范围内的整合归并和联动办理,而且要在综合考量法理基础、治理绩效和廉政风险等要素的基础上,把能给市场做的尽量还给市场,能由社会自治的尽量还给社会,切实收缩政府权力的边界,从源头上减少权力腐败的可能。
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探索智慧治理
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离不开完备的制度设计,也离不开现代技术的助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理念渗透到了权力运行的全流程:在审批环节,要“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使更多事项不见面办理”,通过减少审批主体与相对人的“非必要接触”阻断权力与利益的勾连;在监管环节,要“推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改革”“对监管者也要强监管、立规矩”,杜绝以选择性执法、任性执法制造权力寻租空间;在涉企收费环节,要在清理、取消、降低收费的同时,加快收费清单“一张网”建设,通过提高收费行为的透明度,让滥用收费权谋私利的腐败行为无处藏身。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增效的关键也是要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一体化数据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开放、分析技术的迭代升级不仅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破壁垒、疏堵点、优化办事体验的基础,也为实现权力监督制约“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新要求提供了可能。要在推进政务服务系统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将数字化的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同步“嵌入”进去——根据在线审批的全新流程,重新界定部门间的职责边界,变静态的部门分权为动态的过程分权,形成各部门既相互制约又高效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在推进全流程电子化的过程中,避免二次录入和事后录入,确保业务流与信息流实时同步,让电子留痕真正成为检测廉政风险、追溯失职责任的可靠线索;最后要通过“开放数据”打开权力黑箱,让数据技术为多元主体的监督体系赋能。
让企业群众评判绩效,夯实终端治理
政府工作的终极目标是“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因此人民才是政府绩效评价的最终主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引下,明确将群众获得感作为评判标准,工作的成效不在于政府做了什么,而在于群众得到了什么。具体到政务服务领域,就是要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这种源自电子商务领域的用户打分机制能够有效倒逼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公众对政府权力行为的监督提供了另一种实现方式。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内涵就是以群众感受为标准倒逼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特点就是坚持“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评判者、推动者。集中体现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开创了“星级服务”与“在线评价”的先河,已上线的网络平台和移动政务APP均将用户评价作为“标配”。未来,在大幅压减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检查考核事项的背景下,要进一步突出群众评价和专业第三方评价的价值,将评价的结果作为衡量权力运行绩效的重要指标,将群众的意见作为优化权力运行机制的重要依据,实时回应,理性采纳,以评促改,确保权力运行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轨道之上。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