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观点

创新驱动
一路高歌猛进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企业要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人大代表李书福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而政协委员南存辉在接受访谈的短短一个半小时中,提及“创新”达六七十次。

  如此密集地提及创新,浙江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可见一斑,这其实正是他们在日常企业管理中的所思所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民营企业中浓厚的创新氛围。作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李书福和南存辉对于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创新能力用钱是买不来的”“企业要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李书福眼中的创新更强调企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想要真正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必须有自己的撒手锏。而南存辉认为,最好的创新群体是科创型的小微企业,创新的想法加上良好的体制和资本市场,结果令人期待。从两位企业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领跑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速度与激情,更需要“不创新,毋宁死”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事实上,不仅仅是吉利、正泰这样的大型民企聚焦创新,创新同样是浙江众多中小企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高频词、关键词。在德国,中小企业有着“德国经济脊梁”的美誉。管理学上也有一个著名的“隐形冠军理论”,指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和经济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却籍籍无名的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保障就业、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需要培养“顶天立地”的大企业,还要助力“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毫无疑问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创新,已经成为浙江民营企业的基因,不断喷涌着源源不竭的动力。目前,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但是我们距离领先的省市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存在着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在民营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浙江企业如何保持创新优势?我们应该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加快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提高为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能力。

  上个月,吉利和高通联手发布将推出5G汽车,正是对创新孜孜以求的展现。也正因为不断创新,才有了今天的吉利。创新之路,是一条通往春天的路,相信走在这条路上的浙江企业将一路高歌勇往直前。


浙江日报 观点 00010 创新驱动
一路高歌猛进
2019-03-05 9589299 2 2019年03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