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花溪流长 魅力袁花

  花溪流长 魅力

  傅静之

  袁花镇,一座生长着武侠基因的小城。它是一首诗——老人记忆中的旧巷老井,年轻人眼中的休闲风光,都是诗里的美丽字符。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走进金庸故里,一个个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沐春雨的美丽乡村,化身千万都市人渴望来此休憩心灵的梦田,用生态美景、侠客文化,演绎着与众不同的袁花。

  新春伊始,袁花镇三喜临门——袁花镇成功入选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镇;夹山村成功入选2018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双丰村成功入选嘉兴市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产业振兴 果园飘香引客来

  党的十九大以来,浙江众多的美丽乡村,再次迈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如何在众多好山好水的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如何让美丽经济与当地的特色经济有机融合,避免同质化竞争?在打造文旅融合的同时,如何将造景与富农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进程中亟需破解的难题。

  而袁花通过打造“果园飘香富农路”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作为海宁市美丽乡村精品路线之一——“果园飘香富农路”的重要节点,在2016~2018年的3年时间里,袁花镇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00万元,精心打造这条景观路、精品路、致富路。这条精品线上不仅有闻名遐迩的万亩梨园、树莓种植基地,还有海宁为数不多的自然山体和湖面,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在去年嘉兴市美丽乡村精品线现场推介会上,这条精品线路最得人心,其综合评议排名嘉兴五县两区的首位。

  在梨园村,3000亩精品梨基地不仅带动了经济增收,也让“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丽风景,被众多游客的朋友圈“刷屏”。去年,嘉兴首个产业农合联——海宁市南方梨产业农合联在梨园村成立;该农合联不仅帮助当地梨农走访周边多个水果市场了解行情、积极拓展新客户,还帮助梨农们进行品质细分、打响“海昌”蜜梨品牌。

  红、橙、黄、黑、紫……当地的树莓基地,如今已成为一年四季的采摘胜地。树莓营养价值高,又可制成果脯、果酱、果酒、面膜……袁花镇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树莓品种,打造国内技术领先的培育基地,一方面朝着全国最大的设施黑莓生产基地进发。

  双丰村依托有历史韵味的油车堰,先后投入620万元打造入口休闲体验区、休闲步道、农产品体验采摘区、特色休闲公园、油车堰记忆馆等景观节点;同时,依托特色产业,融合古法榨油等传统农耕文化元素,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亲子等于一体的A级旅游景区村庄。

  在大力提升农业发展平台的同时,当地围绕大企业培育和招商引资,加大对于阳光科技小镇的投入,力求打造一个高端产业要素集聚、绿色文化生活示范、旅游功能完备的特色小镇,让美丽经济深深扎根美丽乡村,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中流砥柱。

文旅融合 神仙湖畔侠客行

  城中村的乱搭乱建少了,街边脏乱的外立面变了,摆满小摊的“咽喉路”打通了,雕花窗、木板隔扇、龙头阁、粉墙黛瓦、烟雨长廊……走进袁花镇,一个清新素雅、令人耳目一新的江南小镇浮现眼前;徜徉其间,仿佛金庸笔下的诗意江湖从未远去。

  袁花镇曾有“花溪十二景”的盛名,虽它们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中,但优美、舒适的生态居住环境,始终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庄康岭矿区是当地的一个老矿区,为保护有限的山地资源,近年来当地以自然生态修复为主、人为修复为辅,采用蓄水修复的方式对较深矿区进行了生态治理。经过多年的修复,如今一个总面积1975亩、蓄水量相当于两个西湖的“神仙湖”生态公园呼之欲出。该生态公园以古代中国山川地理为原型,以神仙湖为载体,将还原诸多古代侠义小说场景,并同步打造休闲广场、武侠文化展览馆、武侠体验馆、游憩小广场、沿湖小阁、渡口、樱花林、游步道、停车场等硬件设施。

  “神仙湖”之外,金庸故里还将全新打造文旅特色小镇——侠客小镇。在这里,武侠迷们可以全域、沉浸式的体验侠客文化;歌舞巨作、千人剧院、国内首个侠客闯关真人互动游戏体验营、金庸影视作品道具和体验秀、侠文化体验馆、侠隐文化主题酒店、“食客江湖”特色美食街区、影视基地等,让这座侠客小镇既保留江南传统建筑的婉约灵秀,又不失武侠小说的神秘气息,将成为继观潮节后海宁又一处旅游胜地。

强村富民

集体经济节节高

  长啸村71座大棚总投资890万元,出租后每年增加收入80万元;红新村用于桑黄生产的60亩大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0万元;2015年以来,在14个村利用村部和标准厂房建成1070kwp的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发电118万度,年均增收110万元。

  近年来,袁花镇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定了“1151”战略目标:14个村每村经营物业达1万平方米以上,14个村每村每年经营物业收入达100万元以上,5个村经营性物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1个村经营性物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同时,加快“两创”园区建设,全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项目,围绕工业园区和商贸物业发展,加快退散进集、退低进高,全力助推全镇阳光科技小镇和小城市两大建设,提升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各村已建或在建标准厂房24.5万平方米、商铺等三产用房超过3万平方米,出租后每年能增收5100万元。

  为帮助农民增收,当地在腾退低散乱企业的背景下,推出了“NI+菜园子”项目,利用村民房前屋后宅基地、自留地、山坡地等空地、荒地和农民空余时间,采用地方品种、露地自然生长方式进行蔬菜种植,宗旨就是让更多安全性好、品质高的蔬菜摆上城市居民的餐桌,实现农民增收。该项目自去年在夹山村等地开展试点以来,已有43家农户尝到甜头,亩均销售额达2500元,种植的青菜、大蒜、西蓝花等蔬菜的口感和品质广获好评。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花溪流长 魅力袁花 2019-02-25 浙江日报2019-02-2500024;浙江日报2019-02-2500027;浙江日报2019-02-2500030;浙江日报2019-02-2500034;浙江日报2019-02-2500032 2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